×
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融资规则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求证

包邮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融资规则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求证

¥37.0 (7.4折) ?
1星价 ¥37.0
2星价¥37.0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4404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13044042 ; 978-7-5130-4404-2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为七章:**章为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为典当概念的探源及界定,从典当概念的传承,探寻典当在现代的创新与发展。第三章为北京市典当业融资服务发展现状综述。对典当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北京典当行业的发展特征。第四章概括分析北京市典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了其背后的成因。第五章对北京市典当交易纠纷及适用的上位法规则分析。对收集的案例进行了类型化归纳,评析法院判决及现行规则存在的问题。第六章针对北京市典当监管的现状、实效,结合现行典当业监管规则进行了剖析。第七章为典当融资立法的逻辑证成与完善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前我国典当行业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新颖性的一部著作,对立法、司法、教学、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引领和参考作用。

目录

序 3
内容提要 5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价值 3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一)研究思路 4
(二)研究方法 5
三、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5
(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7
(三)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0
**章 典当的性质及典当行的法律地位 11序 3 内容提要 5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价值 3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一)研究思路 4 (二)研究方法 5 三、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5 (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7 (三)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0 **章 典当的性质及典当行的法律地位 11 **节 典当的界定及其法律性质 11 一、典当概念的界定 11 二、典当行名称的解读 13 三、典当法律性质的确定 15 第二节 域外典当行业发展及其立法概况 17 一、美国典当行业发展及其立法概况 17 二、英国典当行业发展及其立法概况 18 三、日本典当行业发展及其立法概况 18 四、我国港澳台地区典当行业发展及其立法概况 20 第三节 我国典当行业的法律地位 21 一、典当行业法律地位的变迁 22 二、我国典当的现实功能及其嬗变 23 三、立法与现实对法律地位认识的疏离 24 四、科学合理确定典当行的法律地位 25 本章小结 27 第二章 典当业融资服务现状、问题及成因 28 **节 北京典当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28 一、2010-2015年北京典当业发展概况 29 二、北京典当业融资服务的主要特征 33 第二节 北京市典当融资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8 一、同质化经营缺少竞争优势 38 二、连锁经营责任不清存在潜在风险 39 三、恶性竞争可能损害行业环境 39 四、典当行自身融资受限成为瓶颈 40 五、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41 六、行业协会监管手段不足难收实效 41 第三节 北京市典当融资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 42 一、专门法律的缺失与部门规章的疏漏 42 二、规范监管为主与促进发展失衡的立法理念 43 三、游移的法律定位与屡遭打压的经济政策 44 四、灰色产业的道德弱势与放松监管的政治心理 45 本章小结 46 第三章 典当行市场准入规则及其适用 47 **节 典当行的股东资格问题 48 一、典当行股东的法定人数问题 48 二、典当行股东的身份和信用问题 49 第二节 典当行的资本制度问题 50 一、注册资本*低数额问题 51 二、股东的出资形式问题 52 第三节 典当行经营范围的确定问题 53 一、问题的提出 53 二、典当行业经营范围的历史变迁与实际适用 54 三、典当行业经营范围扩展的法理基础与基本趋势 57 四、负面清单法治理念下典当行经营范围的适度扩展 59 结语 63 本章小结 63 第四章 典当交易规则及其适用 64 **节 典当合同的认定问题 65 一、典当合同的特点 65 二、典当合同定性实例分析 73 三、典当合同的认定标准 78 第二节 典当合同的效力问题 80 一、不具备典当行资质的典当合同的效力 81 二、超越法定经营范围的典当合同的效力 81 三、当物未办理登记的典当合同的效力 84 四、第三人提供当物的典当合同的效力 87 五、第三人支付当金的典当合同的效力 88 六、以买卖合同形式发放借款的典当合同的效力 90 七、典当行误收赃物的效力问题 94 第三节 典当合同的履行问题 95 一、案情及审理结果简介 96 二、认定构成绝当的条件 99 三、绝当后流质契约的适用 101 四、绝当后典当息费的收取及计算标准 105 五、绝当后当事人的违约形态及责任承担 107 第四节 典当案件审理中的商法思维 109 一、商法思维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110 二、商法思维指导下典当案件的司法裁判 110 本章小结 114 第五章 典当融资监管规则评析及完善 116 **节 监管内容及实施方法概况 116 一、重申监管主体与加强监管责任 116 二、提高准入门槛与细化调控标准 116 三、加强日常经营管理与严格资金监控 117 四、以安全换效率指导下严控融资渠道 118 五、实行年审管理与加强过程考核 118 六、专章概括规定退出监管 119 七、非现场监管为主的多种监管 119 第二节 监管内容及实效之评析 121 一、监管责任的规定是否有违背法理之嫌 121 二、准入条件的设定与相关立法是否协调一致 122 三、违规的股权典当是否存在认定难题 123 四、典当行自身融资的诸多限制是否合理 124 五、退出程序多重疏漏是否考虑到典当行的特殊问题 126 六、严厉监管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定的监管目标 127 第三节 典当融资行业监管规则的完善 128 一、立足行业发展现实确定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128 二、根据典当业发展规模趋势确立监管理念和原则 130 三、依据典当业风险程度确立监管方法和范围 132 四、扶持发展中介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监管职能 135 本章小结 136 第六章 典当行业未来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138 **节 典当行业竞争法律问题初探 138 一、问题的提出 138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中典当行自降息费行为的性质认定 139 三、反垄断法视野中典当行自降息费行为的性质认定 141 四、典当行业协会在维护竞争秩序方面的功能 144 五、“互联网 ”时代典当行业向何处去: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 145 第二节 典当行与网贷平台合作模式的法律规制 146 一、问题的提出 146 二、典当行与网贷平台合作模式的本质及其风险 147 三、典当行与P2P网贷平台合作模式的合法性探微 149 四、典当行与网贷平台合作模式的风险控制 153 五、结论 156 第三节 典当行市场退出的几个问题初探 157 一、问题的提出 157 二、典当行退出制度概述 157 三、典当行破产的法律适用 161 四、典当行破产界限的确立 162 五、典当行破产的申请权配置 164 六、典当行破产程序中的债务人财产界定 166 七、典当行破产清算程序中的清偿顺序 171 结语 173 本章小结 173 第七章 中国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行业法律规则的完善 175 **节 典当行业应纳入普惠金融组织体系 175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及中国现阶段特点 175 二、现阶段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176 三、典当行业纳入普惠金融组织体系的理论依据 177 第二节 中国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行业法律规则的完善 178 一、中国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交易规则的完善 178 二、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监管规则的完善 180 三、普惠金融理念下典当行业促进规则的建立 182 本章小结 183 结 语 185 附录一 调研资料 186 附件1:典当业主管部门调研提纲 186 附件2:行业协会调研提纲 187 附件3:典当行调查问卷 188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191 附件4:法院典型案例 196 附录二:典当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资料 204 《典当管理办法》(2005) 205 《典当行业监管规定》(2012) 213 《典当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11) 218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2015) 225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 23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金融机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 242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典当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0年) 246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小额贷款公司、 248 担保公司、典当行商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13年) 248 参考书目 250 前期发表相关成果 255 后记 256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娅丽,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法律系副主任。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漆多俊教授、冯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民商法。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法学评论》、《法学杂志》、《经济法论丛》、《河北法学》、《社会科学家》、《中南大学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