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全四册)-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版

中国哲学史-(全四册)-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版

1星价 ¥882.0 (7.0折)
2星价¥882.0 定价¥12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653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76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301265352 ; 978-7-301-26535-2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所著的**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现代中国影响**的哲学史名著。冯先生自谓就内容而言,此书有两点发先人之所未发,而后来也不能改变的:一是将先秦名家分为合同异、离坚白两派,二是区分了二程思想的不同。实际上,如陈来教授所言,书中例如孔子的正名主义,墨子的功利主义,孟子的理想主义,老庄的楚人精神,法家的三种派别,王充自然主义,《论衡》的唯物主义,以及程朱异同,朱王异同,佛教的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等诸多观点与提法,亦皆属创见。

该书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的时代。它是**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阐释中国哲学思想之实,使中国传统哲学成为现代学科。该书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亦成为学术界的定论。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该书让自己找回内心的平静。

内容简介

冯友兰先生所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写于上世纪30年代,是**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代表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水平。陈寅恪谓其"取材严谨,持论精严,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冯友兰先生发先人之所未发,"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许多创见已成为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定论。《中国哲学史》被冯友兰先生的美国学生卜德译成英文,成为现今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

《中国哲学史》不仅是过去的历史的叙述,而是未来的哲学的营养。这部中国哲学史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推出《中国哲学史》宣纸线装珍藏版,既是对冯友兰先生学术成就的礼赞,也是对研究和喜欢冯先生著作读者的感恩回馈。

目录

自序(一) 一
自序(二) 三
自序(三) 四
新序(一) 五
新序(二) 七
**篇 子学时代
**章 绪论 三
一 哲学之内容 三
二 哲学之方法 五
三 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六
四 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七
五 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八
六 哲学之统一 一〇
七 哲学与哲学家 一二自序(一) 一
自序(二) 三
自序(三) 四
新序(一) 五
新序(二) 七
**篇 子学时代
**章 绪论 三
一 哲学之内容 三
二 哲学之方法 五
三 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六
四 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七
五 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八
六 哲学之统一 一〇
七 哲学与哲学家 一二
八 历史与哲学史 一三
九 历史与写的历史 一四
十 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一七
十一 历史是进步的 一七
十二 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一九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二一
一 子学时代之开始 二一
二 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二二
三 子学时代之终结 二八
四 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三〇
五 古代著述体裁 三一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三四
一 鬼神 三四
二 术数 三七
三 天 四〇
四 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四二
五 人之发现 四三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五〇
一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五一
二 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五九
三 正名主义 六三
四 孔子以述为作 六七
五 直、仁、忠、恕 七〇
六 义利及性 七六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七九
一 关于墨子之考证 七九
二 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八二
三 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八三
四 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八五
五 何为人民之大利 八八
六 兼 爱 九二
七 宗教的制裁 九六
八 政治的制裁 九九
九 余 论 一〇二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〇四
一 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一〇四
二 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一〇六
三 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一〇八
四 性 善 一一四
五 孟子反功利 一二一
六 天、性及浩然之气 一二二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二五
一 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一二六
二 陈仲子 一三四
三 许行、陈相 一三五
四 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一三六
五 尹文、宋 一三八
六 彭蒙、田骈、慎到 一四四
七 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一五〇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五八
一 老聃与李耳 一五八
二 老学与庄学 一六〇
三 楚人精神 一六二
四 道、德 一六四
五 对于事物之观察 一六七
六 处世之方 一七〇
七 政治及社会哲学 一七三
八 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一**
九 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一七七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一八〇
一 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一八〇
二 惠施与庄子 一八三
三 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一八五
四 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一八九
五 公孙龙之"白马论" 一九一
六 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一九三
七 公孙龙之"坚白论" 一九四
八 公孙龙之"指物论" 一九六
九 公孙龙之"通变论" 一九八
十 "合同异"与"离坚白" 二〇一
十一 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二〇二
十二 感觉与理智 二〇七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二〇八
一 庄子与楚人精神 二〇八
二 道、德、天 二〇九
三 变之哲学 二一二
四 何为幸福 二一三
五 自由与平等 二一六
六 死与不死 二二〇
七 纯粹经验之世界 二二四
八 **的逍遥 二二七
九 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二二八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二三〇
一 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二三〇
二 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二三二
三 论知识 二三六
四 论"辩" 二四三
五 墨经中"同异之辩" 二四八
六 墨经中"坚白之辩" 二五二
七 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二五七
八 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二五九
九 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二六二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二六七
一 荀子之为学 二六七
二 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二六八
三 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二六九
四 天及性 二七二
五 荀子之心理学 二**
六 社会国家之起源 二七九
七 礼论、乐论 二八一
八 王 霸 二八二
九 正 名 二八五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二九三
一 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二九三
二 法家之历史观 二九六
三 法家之三派 二九七
四 三派与韩非 二九九
五 法之重要 二九九
六 正名实 三〇二
七 严赏罚 三〇三
八 性 恶 三〇五
九 无 为 三〇七
十 法家与当时贵族 三一一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三一三
一 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三一三
二 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三一七
三 关于丧礼之理论 三一九
四 关于祭礼之理论 三二四
五 关于婚礼之理论 三二八
六 关于孝之理论 三三一
七 大学 三三四
八 中庸 三四一
九 礼运 三四七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三四九
一 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三四九
二 八卦及阴阳 三五一
三 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三五六
四 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三五七
五 易象与人事 三五九
六 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三六四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三六八
一 儒家之六艺论 三六八
二 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三七〇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章 泛论经学时代 三**
第二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三七九
一 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 三七九
二 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三八〇
三 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三八二
四 元、天、阴阳、五行 三八三
五 四时 三八六
六 人副天数 三九〇
七 性情 三九二
八 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三九五
九 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三九九
十 灾异 四〇四
十一 历史哲学 四〇六
十二 春秋大义 四一〇
第三章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四一七
一 纬与谶 四一七
二 所谓象数之学 四一八
三 阴阳之数 四二一
四 八卦方位 四二三
五 卦气 四二五
六 孟喜、京房 四二七
七 音律配卦 四三〇
八 其他纬书 四三二
九 阴阳家与科学 四三六
第四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四三七
一 "古学"与刘歆 四三七
二 扬雄 四三八
(一)太玄 四四〇
(二)法言 四四四
三 王充 四四七
(一)自然主义 四四八
(二)对于当时一般人见解之批评 四四九
(三)王充对于历史之见解 四五二
(四)方法论 四五三
(五)性说 四五四
(六)对于命运之见解 四五五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学上 四五八
一 玄学家与孔子 四五八
二 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 四五九
三 阮籍、嵇康、刘伶 四六七
四 列子中之唯物论及机械论 四七一
五 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四七三
第五章 南北朝之新道家上 四八一
一 玄学与孔子 四八一
二 名 理 四八六
三 王 弼 四八七
(一)"无" 四八八
(二)义、理 四九〇
(三)圣人之情 四九三
四 列子中之唯物论及机械论 四九四
五 列子·杨朱篇中之快乐主义 四九七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学下 五〇四
一 向秀与郭象 五〇四
二 "独化" 五〇五
三 宇宙间事物之关系 五〇八
四 天然及人事之变化 五〇九
五 "无为" 五一一
六 "圣智" 五一四
七 "逍遥" 五一七
八 "齐物" 五一九
九 "至人" 五二三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五二六
一 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 五二六
二 佛家与道家 五二七
三 "六家七宗" 五二九
四 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 五三七
五 僧肇之不真空义 五三九
六 僧肇之物不迁义 五四〇
七 僧肇所说之圣人 五四二
八 僧肇之般若无知义 五四三
九 道生之顿悟成佛义 五四五
十 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 五五二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上 五五八
一 吉藏之二谛义 五五八
二 玄奘之成唯识论 五六一
(一)唯识教双离空有 五六一
(二)识之四分 五六二
(三)**能变即阿赖耶识 五六三
(四)第二能变末那识及第三能变前六识 五六七
(五)一切唯识 五七〇
(六)三性、三无性、真如 五七七
(七)转识成智 五七九
三 法藏之金师子章 五八二
(一)"明缘起" 五八三
(二)"辨色空" 五八四
(三)"约三性" 五八五
(四)"显无相" 五八五
(五)"说无生" 五八五
(六)"论五教" 五八六
(七)"勒十玄" 五八八
(八)"括六相" 五九一
(九)"成菩提" 五九二
(十)"入涅槃" 五九三
(十一)主观的唯心论与客观的唯心论 五九四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五九五
一 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五九五
(一)真如、如来藏 五九五
(二)三性 五九七
(三)共相识与不共相识 六〇〇
(四)万法互摄 六〇一
(五)止观 六〇三
(六)诸佛染性 六〇五
(七)觉与不觉 六〇六
(八)天台宗与唯识宗及华严宗之比较 六〇八
(九)湛然"无情有性"之说 六〇八
二 慧能、神会、宗密 六一〇
(一)慧能、神会与禅宗 六一〇
(二)无念 六一一
(三)对于无念之另外解释 六一三
(四)宗密所述禅宗七家 六一六
(五)宗密和会"宗""教" 六二三
(六)宗密所述之五教 六二五
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 六三一
一 韩 愈 六三二
二 李 翱 六三四
三 道学与佛学 六三九
四 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六四〇
五 道教中之科学精神 六四三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节 六四五
一 周濂溪 六四五
(一)太极图说 六四五
(二)太极图说与通书 六四七
二 邵康节 六五二
(一)太极与八卦 六五三
(二)先天图及其他图 六五六
(三)特殊的事物之发生 六五八
(四)人与圣人 六五九
(五)世界年表 六六一
(六)政治哲学 六六五
第十二章 张横渠及二程 六六七
一 张横渠 六六七
(一)气 六六七
(二)宇宙间事物所遵循之规律 六六九
(三)宇宙间之几种普遍的现象 六七〇
(四)横渠所说之天文地理 六七二
(五)性说 六七三
(六)天人合一 六**
(七)对于"二氏"之批评 六七八
二 程明道与程伊川 六七九
(一)天理 六八〇
(二)对于佛氏之批评 六八五
(三)形上、形下 六八六
(四)气 六八八
(五)性 六八九
(六)阴阳、善恶之消长 六九一
(七)明道所说之修养方法 六九三
(八)伊川所说之修养方法 六九七

第十三章 朱子 七〇〇
一 理、太极 七〇〇
二 气 七〇六
三 天地人物之生成 七〇九
四 人物之性 七一二
五 道德及修养之方 七一六
六 政治哲学 七一九
七 对于佛家之评论 七二二
第十四章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七二五
一 陆象山 七二五
二 杨慈湖 七二九
三 朱陆异同 七三三
四 朱子以后之理学 七三八
五 陈白沙与湛甘泉 七三八
六 王阳明 七四〇
(一)大学问 七四一
(二)知行合一 七四三
(三)朱王异同 七四四
(四)对于"二氏"之批评 七四八
(五)爱之差等 七四九
(六)恶之起源 **〇
(七)动静合一 **三
(八)阳明心学所引起之反动 **四
七 王龙溪及王心斋 **六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学之继续 七六〇
一 汉学与宋学 七六〇
二 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 七六一
(一)理、气 七六三
(二)性、形 七六七
三 戴东原 七七二
(一)道、理 七七二
(二)性、才 七七六
(三)求理之方法 七八〇
(四)恶之起源 七八二
(五)东原与荀子 七八三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经学 七八六
一 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七八六
二 康有为 七八七
(一)孔子立教改制 七八七
(二)大同书 七九一
三 谭嗣同 七九五
(一)仁与"以太" 七九五
(二)有无与生灭 七九六
(三)大同之治 七九八
(四)论教主 八〇〇
四 廖 平 八〇一
(一)经学一变 八〇二
(二)经学二变 八〇三
(三)经学三变 八〇四
(四)经学四变 八〇七
(五)经学五变 八〇八
五 经学时代之结束 八〇九
附 录
审查报告一(陈寅恪) 八一一
审查报告二(金岳霖) 八一三
审查报告三(陈寅恪) 八一八
审查意见(国立编译馆) 八二一
三松堂断忆(冯钟璞) 八二五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友兰,中国20世纪哲人、杰出的思想家、学术大师。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