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88516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7页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03885167 ; 978-7-5038-8516-7

本书特色

  李怒云、杨炎朝编译的《林业碳汇计量(修订 版)/碳汇中国系列丛书》是着重对林业碳汇进行技术 指导的基础指导手册,全面系统阐述了有关林业碳汇 计量的所有方法与技术,书中内容包括:绪论;全球 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减排;碳汇监测所需的行动方式 ,项目及计划;碳汇监测所需的碳库和测量设备;以 大陆为基础的碳汇测量项目等。本书为“碳汇中国” 系列丛书之一,旨在引起读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 ,引导读者积*参与到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来, 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内容简介

李怒云、杨炎朝编译的《林业碳汇计量(修订 版)/碳汇中国系列丛书》是着重对林业碳汇进行技术 指导的基础指导手册,全面系统阐述了有关林业碳汇 计量的所有方法与技术,书中内容包括:绪论;全球 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减排;碳汇监测所需的行动方式 ,项目及计划;碳汇监测所需的碳库和测量设备;以 大陆为基础的碳汇测量项目等。本书为“碳汇中国” 系列丛书之一,旨在引起读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 ,引导读者积极参与到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来, 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目录

序 编译者的话 前言 **章 绪论**节 土地利用部门二氧化碳排放与碳汇第二节 土地利用部门减缓机会与潜力第三节 气候变化的影响第四节 为什么要进行碳计量第五节 碳计量方法与指南条款第六节 本书的目的、组织和读者对象 第二章 全球碳循环、二氧化碳排放与减缓**节 碳储量与流动量第二节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三节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第四节 不同生物群落的植物和土壤内碳储量第五节 土地利用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第六节 土地利用部门减缓潜力第七节 结论 第三章 项目、规划的碳计量**节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第二节 气候变化减缓项目与规划的碳计量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计量第四节 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的碳计量第五节 森林、草原和农田开发规划与项目的碳计量第六节 结论 第四章 碳库与监测频率**节 碳库特征第二节 选择碳库的标准第三节 不同项目的主要碳库第四节 碳库监测频率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项目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碳计量**节 项目概念阶段第二节 项目建议书编写阶段第三节 项目评审、评估和批准阶段第四节 项目实施阶段第五节 项目监测阶段第六节 项目评价阶段第七节 碳减缓与不以碳汇为主要目的的土地开发项目第八节 结论 第六章 土地项目方法学**节 基线第二节 额外性第三节 持久性第四节 泄漏第五节 项目界限第六节 项目尺度第七节 结论 第七章 基线情景与项目情景碳计量**节 估算碳储量的广义途径第二节 基线情景碳计量第三节 项目情景下的碳计量第四节 方法总结 第八章 项目面积和边界的估算与监测**节 选择方法第二节 地表方法第三节 遥感方法第四节 估算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碳库计量方法**节 估算碳汇的方法第二节 估算碳库方法学的选择第三节 估算地上生物量方法第四节 估算地下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第五节 估算枯落物和枯死木生物量第六节 估算土壤有机碳 第十章 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节 选择土地利用类型和项目活动或植被类型第二节 定义项目边界与图示土地利用类型或项目面积第三节 项目区分层或划分土地利用类型第四节 应用样地方法估算地上生物量第五节 选择测量地上生物量碳库的适宜频率第六节 测量估算地上生物量碳库所需要的参数第七节 选择抽样方法与样地容量第八节 现场工作准备与信息记录第九节 抽样设计第十节 样地的位置与设计第十一节 指标参数的现场测量第十二节 记录和编辑数据第十三节 长期监测地上生物量第十四节 结论 第十一章 地下生物量估算方法**节 地下生物量第二节 挖掘根第三节 整体挖出深根第四节 土壤芯或非树木植被的土壤坑第五节 根冠比第六节 异速生长方程第七节 地下生物量的长期监测第八节 结论 第十二章 枯死木与枯落物估算方法**节 枯死木生物量第二节 枯落物生物量第三节 枯死木和枯落物的长期监测第四节 结论 第十三章 土壤有机碳估算方法**节 土地利用项目与温室气体清单中土壤碳计量第二节 土壤有机碳计量方法第三节 土壤碳计量程序第四节 结论 第十四章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节 在碳计量中的应用第二节 遥感数据第三节 估算生物量的方法第四节 不确定性和准确性第五节 遥感测量不同项目类型的可行性第六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第七节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第八节 结论 第十五章 预测和估算模型**节 预测和估算碳储量的模型及其应用第二节 模型需要的数据和程序第三节 结论 第十六章 国家层面温室气体清单**节 1996年IPcC指南条款修改稿第二节 IPCC 2003和2006指南条款第三节 土地利用类型碳计量方法第四节 IPCC 2003与2006清单指南条款第五节 IPCC 1996、2003和2006清单指南条款没有包含的内容第六节 碳计量方法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的应用第七节 估算碳排放和转移因子的方法第八节 估算和监测生物量贮存量和变化量第九节 估算与监测贮存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量第十节 LULUCF或AFOLU领域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报告第十一节 估算和降低不确定性第十二节 质量保证与控制第十三节 遥感技术在国家层面碳计量中的应用第十四节 结论 第十七章 估算碳储量和变化量**节 树木地上生物量第二节 非树木地上生物量第三节 地下生物量第四节 计算枯死木与枯落物生物量第五节 土壤有机碳第六节 估算不同碳库的公式第七节 数据资源第八节 结论 第十八章 不确定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节 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第二节 估算不确定性第三节 不确定性分析第四节 降低不确定性第五节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核证第六节 结论 第十九章 碳计量与气候变化**节 二氧化碳浓度与气候变化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三节 气候变化情景下预测碳汇变化的模型第四节 气候变化对碳计量的影响第五节 结论 第二十章 碳计量实践**节 碳汇计量方法第二节 碳计量实践第三节 生态服务市场的碳汇 词汇 致谢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