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的修辞-案件事实叙事研究](http://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405/7411760.jpg)
5分
包邮法庭上的修辞-案件事实叙事研究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ling2.png?id=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68558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5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06855853 ; 978-7-5068-5585-3
本书特色
刘燕*的《法庭上的修辞(案件事实叙事研究)( 精)/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讲述了:案件事实的形成,不仅是证据的产物,也是语言和修辞的建构产物。在法庭上,证据完成了提供案情信息、证明信息真实性的工作,但这些信息处在碎片化、非语言化的状态,直接拼凑之后并不能得到有法律意义的案件事实。因此,仍需依赖修辞和叙事等人类语言活动,将碎片化的案件信息组织成首尾完整、有主题、有情节的叙事化的事实文本,才能得出有效的判决。在证据信息的叙事化过程中,挑选裁剪、情节发挥、人物建构和解构等修辞策略,可能导致基于同样的证据建构出不同案件事实。法庭是各种叙事立场博弈的平台,公众也往往借用案件审理的平台去表达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对制度的诉求,善恶、自由、存在等话题都或隐或现地蕴含于叙事中。
内容简介
案件事实的形成,不仅是证据的产物,也是语言和修辞的建构产物。在法庭上,证据完成了提供案情信息、证明信息真实性的工作,但这些信息处在碎片化、非语言化的状态,直接拼凑之后并不能得到有法律意义的案件事实。因此,仍需依赖修辞和叙事等人类语言活动,将碎片化的案件信息组织成首尾完整、有主题、有情节的叙事化的事实文本,才能得出有效的判决。在证据信息的叙事化过程中,挑选裁剪、情节发挥、人物建构和解构等修辞策略,可能导致基于同样的证据建构出不同案件事实。法庭是各种叙事立场博弈的平台,公众也往往借用案件审理的平台去表达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对制度的诉求,善恶、自由、存在等话题都或隐或现地蕴含于叙事中。
目录
作者简介
刘燕 女,1981年生,中山大学法理学博士。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硕士、博士阶段师从刘星教授、从事法理学方面的学术研究。2009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7.8¥1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4.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22.6¥5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1.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1937-1949)(增订本)
¥41.4¥88.0 -
变化中的法律与社会
¥26.2¥72.0 -
刑法学讲义
¥34.3¥68.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民法典
¥20.7¥42.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1¥59.8 -
酷刑简史(图文版)
¥19.9¥59.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9.4¥28.0 -
圆圈正义
¥26.3¥46.0 -
中世纪晚期英国法中的最高权威
¥33.2¥46.0 -
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
¥22.1¥62.0 -
公司法的offer:邀请你来读点儿公司法
¥5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