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

1星价 ¥9.0 (3.2折)
2星价¥9.0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19003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6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51900317 ; 978-7-5519-0031-7

本书特色

民间传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是亿万人民口传心授的知识宝库,对普通民众具有不可替代的数育意义和娱乐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长久的影响力。由颜培金和丁宁编著的这本《民间传说》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少年去进一步认识、了解民间传说。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中国民间传说概说,中国民间传说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民间传说的价值与教育意义,中国民间传说的类别,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及其历史演变等。

内容简介

  民间传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是亿万人民口传心授的知识宝库,对普通民众具有不可替代的数育意义和娱乐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长久的影响力。《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少年去进一步认识、了解民间传说。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中国民间传说概说,中国民间传说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民间传说的价值与教育意义,中国民间传说的类别,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及其历史演变等。

目录

**章 中国民间传说概说
**节 民间传说的定义
一、民间传说的定义
二、广义民间传说
三、狭义民间传说
四、民间传说的“传说核”
第二节 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
一、口头性
二、集体性
三、传承性
四、变形性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艺术特征
一、民族与地域性
二、可信性
三、传奇性
四、解释性
第四节 民间传说有别于神话
一、民间传说与神话的联系
二、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第五节 民间传说不同于历史
一、民间传说是历史的一种反映
二、民间传说有别于历史
第六节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
二、民间传说有别于民间故事

第二章 中国民间传说的产生和发展
**节 神话的人性化解释
一、神话向民间传说的演变
二、西王母神话的演变
第二节 历史的世俗化演绎
一、历史的世俗化要求
二、从正史到民间“历史”
第三节 现实生活的传奇化
一、现实生活的传奇化要求
二、传说中的郑板桥形象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趣味化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二、关于“年”的传说
第五节 民间传说的现代化
一、民间传说的时传时新
二、周恩来总理的传说

第三章 中国民间传说的价值与教育意义
**节 民间传说的历史价值
一、填补历史空白
二、纠正历史谬误
第二节 民间传说的审美价值
一、表达善恶观念
二、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实用价值
一、构成地方文化平台
二、有关蓬莱的传说
第四节 民间传说的娱乐价值
一、文化艺术的丰富土壤
二、柳毅传书的传说
第五节 民间传说的教育意义
一、表现大众心理
二、弘扬传统观念

第四章 中国民间传说的类别
**节 中国民间人物传说
一、帝王将相传说
二、仙道宗教传说
三、神怪灵异传说
四、奇人英才传说
五、名医巧匠传说
第二节 中国民间史实传说
一、战争谋略传说
二、清官断案传说
三、文人智趣传说
四、行侠仗义传说
五、升官发财传说
第三节 中国民间风物传说
一、名山大川传说
二、人文景观传说
三、地方物产传说
四、动物植物传说
五、实用器物传说
第四节 中国民间风俗传说
一、节庆习俗传说
二、人生习俗传说
三、游艺习俗传说
四、民族民风传说
五、十二生肖传说

第五章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及其历史演变
**节 牛郎织女传说及其历史演变
一、牛郎织女的传说
二、牛郎织女传说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孟姜女传说及其历史演变
一、孟姜女的传说
二、孟姜女传说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及其历史演变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 白蛇与许仙传说及其历史演变
一、白蛇与许仙的传说
二、白蛇与许仙传说的历史演变

附录 中国神话中的诸神及其传说
展开全部

节选

  《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二、传说中的郑板桥形象  郑板桥是一位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惩恶扬善的文人父母官,他身上的这种文人气质与清正形象,就为民间传说的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郑板桥任职范县期间,鼓励生产,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由一名衙役陪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私访民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郑板桥来到集市上,铺好地摊,展纸泼墨,立时,围上来不少人观看。毕竟是穷乡僻壤,看的多,买的少。却见一位老汉,拿起一幅牛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看得眼角都湿润了。郑板桥以为碰到了知音,便问:“老兄,你喜欢这幅吗?给个价吧,多少都行。”  老汉说:“画得真像,像我家的那头牛。看着这牛画,我想到了我的卖牛钱。秋后,我核计着把牛卖掉,换点活钱,趁农闲季节做点小买卖,明春再买一头牛。那天卖牛卖了五贯钱,回到村头遇到了‘雁拔毛’,他说儿子结婚用钱,非借我那五贯钱不可,等儿子办完喜事收了礼账就还我。待他儿子婚事办完,我去要钱,他却翻脸不认账,向我要证人,要借条,两样都没有啊,我只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自认倒霉了。”说完,用手背擦了擦眼泪。  旁边一位青年忙对郑板桥解释,这老伯姓王,为人老实厚道,人称“王老实”。讹他钱的那人姓燕,为人奸滑,好沾便宜,是个雁过拔毛的主,所以外号叫作“雁拔毛”。其他人也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雁拔毛沾小便宜的一些传闻。  郑板桥听了众人的话,心里便有了主意。他对王老实说:“把我这牛画买了吧。别看现在是张画,这头牛会长,长到这张纸放不下它的时候,它就会从纸上跑下来变成活牛,而纸上又有了一头小牛,还会继续长,还会变成活牛,如此反复,不知会衍生多少头牛呢?我只要你一头牛钱。你若不信,我可以赊给你,待十天后牛变活了,再给我钱,如果牛不变活,我情愿白送你一头牛钱。”  王老实对卖画秀才的话并不真信,但是人家情愿赊给自己,变不成牛还倒贴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啊。所以,他就痛快地把牛画拿走了。  王老实买了一幅牛画的事传遍了三村五里,好热闹的人都到他家瞧稀奇。正如卖画秀才所讲的,这画上的牛一天比一天大,到了第十天上,那牛大得要撑破纸边了。第十一天,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来到了王老实家,一进院门,就见王老实正给一头又肥又大的黄牛喂料呢。再看屋里贴着的那张画,上面又有了一头小牛。正当人们纷纷称奇的时候,雁拔毛挤出人群,对王老实说:“王大哥,你既然有了牛,就把那幅牛画卖给我吧。”  王老实到底老实,他说:“行。卖画秀才赊给俺的,说是牛变活后给他送钱去,我还没去哩,你直接送去吧,让秀才给你写个收据,回来便给你那幅牛画。你到城里找那座*大的府门,门口有两只狮子,秀才姓傅叫谋关。”  雁拔毛来到县城,找到了县衙门——这是县城里*大的府门,向把门的问“傅谋关”,把门的听说找“父母官”,就领他去见郑板桥。郑板桥收了他的牛钱,给他写了收据,把他打发走了。雁拔毛还寻思:这秀才八成是个大官哩。  雁拔毛跟王老实要了那幅牛画,恭恭敬敬挂在了正堂。每天烧香上供,偏偏不见牛儿长。他去找王老实,王老实说:“你还是去找傅谋关吧,因为我没收你的钱。”  雁拔毛问:“傅谋关八成是个大官吧?”  “父母官,就是咱的县太爷啊!”  雁拔毛惊得出了一身虚汗,他哪敢去找县太爷算账啊?他嘴里喃喃道:“怪我没福,我没福,画中的牛在你家长,在我家不长,怪不得县太爷。”  原来,郑板桥那天从东乡赶集回来,又画了九张牛画,画面上的牛儿一幅比一幅大,晚上派衙役送到了王老实家里,嘱咐他每天在三更半夜更换一幅。第十天,郑板桥又拿出五贯钱让衙役去集上买了一头牛,趁夜黑人静送到了王老实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诱财迷心窍的雁拔毛上套。果然不出郑板桥所料,雁拔毛乖乖地送来了五贯钱,王老实被讹去的一头牛钱被讨了回来。  民间传说中,源于这种现实生活的传说数量*多,故事情节也*为鲜活、有趣,故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那些在民间较有影响的清官、巨富、文人雅士以及江湖游侠等,故事也无外乎惩恶扬善、发财寻宝、斗智斗趣等内容,宣扬了传统道德中的善恶观念与文人雅趣。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