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激趣 魅力课堂的内在动力

课堂激趣 魅力课堂的内在动力

1星价 ¥11.2 (3.2折)
2星价¥10.9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1032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519103224 ; 978-7-5191-0322-4

内容简介

  富有创造力的教师,能让技术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呈现一种美的教育智慧;能让专业性很强的教学贯穿一种类似游戏般自由自在的快乐精神;能让生活性很强的体态、口语和情感展现一种具有审美特性的魅力——他们课堂上的口头语言、课堂外的文字语言已上升为一种赏心悦目的教学艺术。  富有创造力的教师,绝不把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努力让学生用主动的精神、积极的情绪来参与教学活动,他们让学生做到了:在主动的参与中生长,在愉快的讨论中飞翔,在自主自立的发展中成熟——他们像苏步青的教育活动那样,以教出超过自己的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荣耀。  教师的职业美首先体现在他对美的课堂的创造上。换句话说,教师打造美的课堂是有绝招的。  真正美的课堂,应该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信息量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方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授课教师的语调、语速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并富有较强的感染力……这样的课堂的境界,我们虽然不能时时刻刻达到,但是时时刻刻心向往之。这是一个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具体体现。本丛书提出了各种课堂问题,比如:精彩课堂的有效捷径-一“课堂导学”如何开展;魅力课堂的内在动力——“课堂激趣”如何形成;高效课堂的思维激荡-一“课堂讨论”如何实施……这些课堂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相信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专业化的方法和技巧来创造美的课堂。

目录

导论 课堂激趣,智慧闪光 1

**章 制造悬念,创生智慧 27

第二章 精心导入,吸引注意 57

第三章 活动教学,寓教于乐 103

第四章 科学评价,鼓舞人心 147

第五章 鼓励比赛,激活思维 181

第六章 创设情境,追求形象 211

后记 真知总在砥砺后 240


展开全部

节选

  《课堂的秘密丛书·课堂激趣:魅力课堂的内在动力》:  **节 巧设疑问,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求异创新:巧设疑问的意义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千方百计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不受现有的常规思路约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意义的思维成果。  爱因斯坦指出:“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后天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巧妙地设计并适时地提出新颖别致的、能唤起学生共鸣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引导并培养学生在保持独立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求异,通过自己的探究与能力解决新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而且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教师只有善于巧设疑问、适时引导,方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探索、富于联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并*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四项原则:巧设疑问的注意事项  课堂教学是围绕某一特定教学内容而展开的,是为了达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目的。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释疑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需精心设置问题。具体来说,设疑应坚持实效、梯度、适时、角度这四个原则。  (一)实效原则  设疑的实效性是指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注意问题要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要求、紧扣教学内容而设置;二是所设置的问题要具体、清楚,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大而空,不能偏离学习目标,要有一定深度,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有兴趣解决问题;三是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超越学生的现有知识、思维的实际水平,要循序渐进,还要注重时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  (二)梯度原则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教9币在设置疑问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因材设疑、分层设疑、从浅到深、从简到难、梯度推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三)适时原则  设疑的适时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握时机,二是控制频率。问题提出所要达到的效果与提问时机有着直接的必然的关系。当学生求而未得,正苦思冥想时,也许教师-个适时的、启发式的问题就能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当学生正为自己解答了数学难题而高兴不已时,也许老师一个适时的、引导式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因尝试到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而欢呼雀跃。总之,什么样的问题应在什么时机提出,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讲究课堂的生成性,教师要因时提问,恰到好处,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我们还要控制好提问的频率,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一堂课下来,如果都是师生之间无须任何思考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着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着课本已有的答案,何谈学习效率呢?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课堂的生成,科学合理地安排并控制好提问的次数,做到适时适度。  ……

作者简介

  刘海涛,教授,曾任湛江师范学院副院长,现任湛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师,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曾在《文学评论》《文学欣赏》《中国大学教学》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任《语文世界》专栏作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