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热工模型及其控制

包邮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热工模型及其控制

¥27.2 (7.6折) ?
1星价 ¥27.2
2星价¥27.2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522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17052241 ; 978-7-5170-5224-1

本书特色

伏军、龚金科、鄂加强*的这本《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热工模型及其控制》以降低柴油机排气中的微粒污染、降低柴油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为目的,结合理论与实验分析,对微粒捕集器及其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在降低柴油机排气污染上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喷油助燃装置热工参数对再生过程的影响、喷油助燃再生微粒捕集器入口临界温度模型、微粒捕集器背压采集系统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喷油助燃再生背压阀值MAP、喷油助燃再生喷油量与补气量优化控制模型以及喷油助燃再生控制系统的研究等内容。
本书可供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机械工程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各高等院校以上相关领域的教师、研究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降低柴油机排气中的微粒污染、降低柴油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为目的,结合理论与实验,对研究微粒捕集器及其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在降低柴油机排气污染上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喷油助燃装置热工参数对再生过程的影响、喷油助燃再生微粒捕集器入口临界条件温度模型、微粒捕集器背压采集系统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喷油助燃再生背压阀值MAP、喷油助燃再生喷油量与补气量优化控制模型以及喷油助燃再生控制系统等内容。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1 概述1.1.1 项目背景1.1.2 微粒的生成机理与危害1.2 柴油车排放法规的发展1.2.1 国外排放法规1.2.2 国内排放法规1.3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1.3.1 燃料技术1.3.2 机内净化技术1.3.3 后处理技术1.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技术1.4.1 过滤体材料1.4.2 过滤体再生1.5 喷油助燃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1.6 项目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6.1 项目来源1.6.2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参考文献 第2章 喷油助燃装置热工参数对再生过程的影响2.1 再生过程数学模型2.1.1 模型假设2.1.2 再生模型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2.3 再生模型耦合求解2.3.1 速度场/压力场耦合求解2.3.2 温度场/微粒浓度场耦合求解2.4 模型参数及初始/边界值2.5 计算结果分析2.5.1 油气配比的影响2.5.2 喷油压力的影响2.5.3 喷油率的影响2.5.4 补气量的影响2.6 其他因素对再生过程的影响2.6.1 初始微粒沉积量的影响2.6.2 排气流量的影响2.7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3章 喷油助燃再生微粒捕集器入口临界温度模型3.1 过滤体入口单孔道再生模型的简化3.2 过滤体入口废气临界温度模型3.3 模型验证3.3.1 试验设计3.3.2 结果分析3.4 入口1临界废气温度影响因素分析3.4.1 过滤体孔道壁厚的影响3.4.2 过滤体孔道初始微粒层厚度的影响3.4.3 过滤体过滤面积的影响3.4.4 排气氧浓度的影响3.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4章 微粒捕集器背压采集系统动态响应数学模型4.1 动态测试响应精度理论4.2 测压系统动态响应与精度模型4.3 模型简化4.3.1 传递函数4.3.2 过滤体背压数学模型4.4 背压信号采集系统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4.5 模型验证4.5.1 干净过滤体背压对比4.5.2 不完全干净过滤体的背压4.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5章 喷油助燃再生背压阈值MAP5.1 再生时机的判断5.1.1 几种判断方法的对比5.1.2 再生时机的确定5.2 试验设计5.2.1 试验方法5.2.2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5.3 DPF对柴油机油耗经济性的影响5.3.1 AVL BOOST仿真软件5.3.2 计算模型5.3.3 结果验证5.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背压阈值MAP的建立5.4.1 装有干净DPF柴油机的工作油耗5.4.2 DPF再生排气背压阈值MAP5.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6章 喷油助燃再生喷油量与补气量优化控制模型6.1 喷油助燃过程热平衡方程6.2 喷油量优化控制模型的建立6.3 喷油量/补气量模型的改进6.4 喷油量/补气量优化算法6.5 喷油量/补气量优化控制结果分析6.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7章 喷油助燃再生控制系统的研究7.1 再生控制7.1.1 控制策略7.1.2 特点分析7.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7.2.1 系统电源7.2.2 控制单片机7.2.3 V/F变化器7.2.4 传感器外围电路7.2.5 数据存储芯片24C02C7.2.6 外围控制电路7.2.7 不掉电时钟DS13027.2.8 再生过程数据显示7.2.9 多路模拟开关7.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7.4 应用研究7.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8章 总结与展望8.1 总结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喷油助燃再生系统主控制程序流程图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伏军(1979.09-),男,汉族,湖南岳阳湘阴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第二届邵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小型风冷柴油机性能提高及优化”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核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小型风冷柴油机性能提高技术。近5年,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EI收录21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获授权2项;主编和参编教材各1部;社会兼职有第三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车辆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邵阳市第五届专家服务组成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