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读者评分
5分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1星价 ¥37.8 (7.0折)
2星价¥37.8 定价¥54.0
商品评论(2条)
学术票***(三星用户)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教会大学,曾经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12-10 17:54:02
0 0
ztw***(三星用户)

配货时间稍长,书籍全新塑封包装。

2023-04-28 14:34: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197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17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100119764 ; 978-7-100-11976-4

本书特色

《李济传》《发现李庄》作者岱峻再出发,细致而温情地讲述一段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从《李济传》到《发现李庄》,再到《民国衣冠》《风过华西坝》,作者岱峻一直坚持细碎处钩沉历史,在细节中触摸历史的方式,这一本《弦诵复骊歌》同样是严谨而不乏温情的笔调,讲述一段教会大学的学人往事。

内容简介

“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
战乱烽火下的弦歌不辍,薄暮余晖中的骊歌永别。

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发轫于民国初年,至1920年代中后期,渐成蓬勃之势,以燕京、辅仁等为代表的十数所教会大学散落于北京、上海、山东,与国立大学及其他私立大学交相辉映,成为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略的一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步伐加速,随即全国进入长达八年的抗战阶段,全国向大后方迁移,教会大学亦渐次迁移、聚集在成都华西坝等地筚路蓝缕复课兴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四年内战再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中国大陆实行高校改革,教会大学旋遭解散,西方各国传教人员及各方面专家尽数离境。作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中一种短暂存在而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机构,教会大学其历时不足半世纪,对近现代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却影响深远。因其“辉煌”,故有“弦诵”;叹其短暂,亦复“骊歌”。
作者岱峻将书写对象聚焦“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展示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会大学的几度折转经历,尤其是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这其中既包括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如人类学家李安宅、哲学家罗忠恕等)、以传教身份来华的海外学者(如农经学家卜凯、金陵大学教授芮陶庵等)、因卷入政治之争而经历曲折的媒体人(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新闻四杰”唐振常、严庆澍等)。
九篇文章,有特写也有群像,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犹如一部同气连声的短篇小说集,又似一本此起彼落的折子戏。

目录

烽火弦诵斜阳骊歌(代自序)
大地雄心:卜凯与赛珍珠及其弟子
锦官城送别
宿州洋夫妇
石头城劳燕分飞
中国土地利用调查
弟子们
大地徘徊的幽灵
顾颉刚、钱穆与齐鲁国学研究所
“有众一族,可以中兴”
崇义桥赖家园子
顾老板筚路蓝缕
瑜亮之憾
钱穆得其所哉
顾颉刚渝州受困
胡厚宣探骊得珠
曲终月在天
丹枫报秋意
长着青稞、飘着经幡的田野——战时成都的藏地研究
李安宅与华西边疆研究所
任乃强与康藏研究社
格萨尔——共同的研究课题
老树逢春吐芳华
罗忠恕:民间外交的布衣学者
搅动大洋暖流的一只蝴蝶
坝上的东西文化学社
再度西游:光荣与梦想
获新生昏镜重明
文章报国披肝胆笔削褒贬著春秋——记燕大新闻系暨大公报四杰
拔萃芳草地
不做罗亭,要做英沙罗夫
大公报:堂堂之鼓,正正之旗
远望红旗心潮难平
风正时济待扬帆
在这个沸腾的时代
以笔为枪,转战香港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我在“远东*好的牙医学院”——医学家王翰章口述史
家乡沦陷远去成都
插读齐鲁转学牙科
林则与华西牙医学院
一棵稻穗逐渐饱满
特殊的牙病患者
只是当时已惘然
象牙罐,紫檀盖,里面坐了棵小白菜——革故鼎新的吴贻芳
内心要有光
**小姐与**夫人
开明领袖保守校长
吴贻芳意欲何为?
夕阳山外山
一种不舒服的虫子
1948:齐鲁大学再度南迁记
萍飘蓬转命运多舛
背运校长吴克明
离开济南再度播迁
弦诵云栖寺
在福州的医学院
*是橙黄橘绿时
他者的文化乡愁——芮氏三父子的未了情
患难与共
*后的圣餐
中西方文化的摆渡人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顾颉刚、钱穆与齐鲁国学研究所(节选)
办国学所,只有几位当事者的热情,主管部门多不支持。1940 年 9 月 9 日,史社系主任张维华向顾颉刚转达,教育部批复齐大“设研 究所事缓议”,理由是经费匮缺,房舍图书全是借华大的,故“抗战 期内,充实内部,不图扩张”。顾颉刚则表示,“予决不灰心,要做 好事,未免不盘根错节者也。” 教育部“缓议”并非停办,况且他 们不管经费。
另一“老板”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简称“哈 燕社”)的态度却成败攸关。哈燕社于 1928 年在哈佛大学成立,在北 平燕大设立办事处。依据美国铝业大王查尔斯·马丁·霍尔遗愿,决 定拿一笔钱,为在华的基督教大学提供汉学研究经费,齐鲁国学所即 其中的受益者。此时,哈燕社社长叶理绥(Serge Elisséeff) 认为, 齐大办国学所是好高骛远,应该按计划先办好本科教育。自 1939 年 12 月起,叶理绥在致齐大的信中,即对国学所有微词。1941 年 1 月 9 日, 张维华到赖家园子,出示哈燕社来信,要求顾颉刚解释 1939 年 4 月接 受哈燕社资助 2000 美元所担负的《尚书学》编刻课题的进展情况,信 末追问:“交稿抑或退钱?” 1942 年 12 月 4 日叶理绥致信刘世传, 指示齐大“除非专修课程组织完善,教学质量崇高”,否则“不应从 事研究工作”,而“违反本社董事会政策及未和本社商量就组织的国 学研究所开支太大”,已“大大的越出教务费用所占的比例......”

作者简介

岱峻,本名陈代俊,原籍四川资阳,现定居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执业媒体,业余文学创作,曾获全国及四川省多项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转入民国学术史及学人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民国衣冠》《李济传》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