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

1星价 ¥32.4 (7.2折)
2星价¥32.4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448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67页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13644891 ; 978-7-5136-4489-1

本书特色

近代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国有企业是低效的,那么近代以来的工业化任务为什么是由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来完成的?发展战略转变的内生机制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作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证明了国有企业的动态效率,并从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优政府行为三个方面对近代以来的长期经济增长轨迹进行了解读,力图为中国近代以来的长期经济增长轨迹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证明了国有企业的动态效率, 并从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优政府三个方面对近代以来的长期经济增长轨迹进行了解读, 力图为中国近代以来的长期经济增长轨迹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

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框架 1.4本书的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 2.1引言 2.2发展战略 2.2.1重工业优先发展理论 2.2.2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2.2.3大国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 2.3产权结构的效率:以中国为例 2.3.1理论方面的解释 2.3.2实证方面的讨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例 2.3.3国有企业的宏观效率损失及其争辩 2.4结论性评述 3产权结构的微观动态效率及其临界条件 3.1引言 3.2文献述评、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说的提出 3.3估计方法、指标和数据选取 3.3.1估计方法: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3.3.2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3.4实证分析 3.4.1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3.4.2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3.4.3稳健性检验 3.5结论性评述 4产权结构的宏观动态效率Ⅰ:“增长溢出”效应及其临界条件 4.1引言 4.2理论模型 4.2.1模型假设 4.2.2模型求解 4.2.3一般均衡超边际分析 4.3实证检验 4.3.1数据和变量定义 4.3.2检验模型 4.3.3面板门限模型估计结果 4.3.4稳健性检验 4.4结论性评述 5产权结构的宏观动态效率Ⅱ:“金融溢出”效应及其临界条件 5.1引言 5.2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框架 5.3理论模型 5.3.1模型假设与现实经济环境描述 5.3.2模型求解 5.3.3一般均衡及超边际分析 5.4实证分析 5.4.1数据和变量定义 5.4.2检验模型 5.4.3面板门限模型估计结果 5.4.4稳健性检验 5.5结论性述评 6发展战略、产权结构与政府*优行为——对近代以来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轨迹的解读 6.1引言 6.2理论模型 6.2.1基准情况(NN):无外部性和软预算约束 6.2.2扩展情形I(NES):不存在外部性,存在软预算约束 6.2.3扩展情形II(ENS):存在外部性,但不存在软预算约束 6.2.4扩展情形III(ESR):存在外部性和软预算约束 6.3理解近代以来经济增长轨迹的理论框架 6.3.1近代(1840—1949年)的经济增长停滞阶段:错误的发展战略、产权结构的低效和政府的机会主义 6.3.2改革开放前30年(1949—1978年)的缓慢增长阶段:赶超战略、国有企业和政府的有效补贴 6.3.3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的高速增长阶段:比较优势战略、民营企业和中性政府 6.4结论 7发展战略、产权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以知识产权保护结构为例 7.1引言 7.2理论模型 7.2.1模型初始环境描述 7.2.2模型求解 7.2.3一般均衡超边际分析 7.3实证检验 7.3.1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 7.3.2检验模型 7.3.3面板门限模型估计结果 7.3.4稳健性检验 7.4结论性述评 8结论 8.1主要结论 8.2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第四章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的实现过程 附录B第七章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的实现过程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勇,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理经济与统计系讲师,《经济学季刊》《经济评论》《南方经济》等多家杂志社匿名审稿人,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经济评论》《南开经济研究》《南方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