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
- ISBN:978756756257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7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67562578 ; 978-7-5675-6257-8
本书特色
经过多次再版,中国语境下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必读之作!
新修订版,从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出发,对知识分子角色演变及其现代职能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商品化—职业化的浪潮冲击后,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即将面临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第三个浪头——如果说,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的话,那么,逐步取代人类大部分脑力劳动的人工智能装置,将会对知识分子群体带来一系列挑战:
——“知识分子”过时了吗?
——是否到了重新定义知识分子的时刻?
——知识分子与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使命何在?
面对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一书,以“劳动”概念入手,既从横向上进行了跨学科的考察,又在纵向上追溯了从古代的“巫”到今日的“学院人”这一知识分子流变脉络,突破了知识分子作为“脑力劳动者”这一传统定义,从而揭开其更为重要的内涵:知识分子是具有人文意义态度立场的精神群体。因此,在当今的中国智识语境下,知识分子不仅不是一个业已过时的群体,其职责也不止于守护并阐释意义,还肩负着创造意义的任务!
内容简介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基于劳动哲学对知识分子的起源演变及其现代职能提供了新的理论。劳动的谋生与自由二重性对立统一机制是人类从猿进化为人并支配全部文明的基本结构。本书的主题内容是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这一社会学课题,被深度化为哲学人类学研究,而构成这一研究的核心却是远远超出知识分子特定课题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凭借劳动的涵义与意义二重性结构,此书对从日常动作到专业技术、从无语沉默到逻辑概念思维乃至人工智能制造的人类行为进行了普遍阐释。
前言
2017年修订版绪言
承蒙彭文曼女士一再建议与督促,《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以修订版交付上海“六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此书1996年初版迄今逾20年,历经四个出版社不断被要求修订出版;出乎意外的是,今日已是学界中坚的一批北大、中国社科院、复旦、人大、台大中年学者在与我初次见面时几乎都告诉我曾精读或讨论过此书;此书的核心概念“意义—涵义”甚至被厦门大学几位教授引入法理学展开讨论;特别是曾启蒙我进入学术的已逾80岁的赵宋光老师,2014年告诉我他“一直在看这本书”,并结合此书第二章提出三个命题与我“辩论”……上述情况使此书凸显为一个独立于我的思想客体。
此书的影响力直接缘自知识分子主题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史地位,导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一节叙述了这段思想史。1978年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消极(弱化)意识形态与积极经济变革相结合为特色,务实治国的新意识形态不再关注精神意义。然而,“后文革”的中国精神状态却是:
否定文革,不仅是政治转折,而且是亿万人十年社会心理大转折。狂热的革命人生观与世界观顿时失效,但文革所培养的极度意义化的奇特生活方式(全社会职业革命化)却酿造了巨大的社会心理能量。这一社会心理曾拥有“无神论宗教”的狂热、崇拜、仪式化与组织化等全部元素。当这一社会心理失去目标后,无意义的生活立刻产生精神危机。标志性事件即是以“潘晓”化名引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大讨论。1980年发生的这一思想史事件,完全没有故事情节与特殊背景,平淡无奇的一封倾诉人生苦闷的读者来信,在短短的半年中竟激起了六万多封信的回音共鸣,规模影响之大,使执政党总书记胡耀邦、意识形态权威胡乔木、中宣部长王任重亦介入讨论。这一事件重要的不是其纷纭驳杂的具体观点,而是其信仰层次与全社会规模。它适足表明中国后文革信仰危机的深广度与力度。(尤西林:《当代汉语神学的思想史渊源》,香港:《基督教文化评论》2014年秋季卷。)
80年代上半叶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讨论承担了革命意识形态变革重建的工作,与之呼应的“美学热”以及文化讨论,均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思潮承载了“后文革”的信仰诉求。这一潮流在80年代中期被遏制,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性质的否定使意识形态继“文革”之后进一步失去精神感召中心地位。与之形成对比,中西文化学术的大规模传播启蒙至80年代后期,现代化的知识系统与现代性的人文科学价值公理已构成中国新的广义意识形态,它超出了执政党的经济改革定位及其意义解释,由此势必从实践角度呼唤承担这一新意识形态的知识阶层。“知识分子”观念从而在全新意义上被关注与讨论。1988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年”。“后文革”知识精英的信仰追求已趋向定位于“人文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感透露出浓郁的信仰性乃至教团气质。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80年代末叶反腐败运动,从而成为规范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知识分子”介入实践。90年代初开始强化的产权改革,在将新中国的全民资产主权分化为社会学涵义的等级阶层的同时,在人文科学层面则形成了以金钱为象征的唯利益驱动机制。由此形成了现当代中国人以“文革”为界限的不同精神偏向:此前被鼓动的仇恨与此后被张扬的贪婪。这一格局使知识分子对以经济行为为代表的人的谋生意义的人文阐释与结合法学政治学的社会科学实践介入均空前严重了。21世纪以来,大学这一知识分子基地的体制化强化,则使知识分子自身严重分化与被限定,从而发生了知识分子生存样态多样化的正当性乃至关于“犬儒”的思想史争论。
上述社会史及其思想史所包含的问题至今横亘为真实且关键的问题。贴近并依托上述社会与思想问题史的《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一书的生命力庶几在此。
但是,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分子”已成流行话语,此类名义下回应甚至“回答”上述问题的话语夥矣!而为何其中许多被讥为“心灵鸡汤”?撇过问题意识的深浅度以及贴近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真切度,聚焦滔滔感想并揭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深层结构,人文话语的生命力终须学理支撑。此书的主题内容是人文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这一社会学课题,被深度化为哲学人类学研究,而构成这一研究的核心却是远超出知识分子特定课题意义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它已进入卢卡奇所说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层面。
正是“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与涵义的抽象,使知识分子这一经验社会学对象获得了尽可能抵达的深度。
在电子化的今天,“劳动”一词似乎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概念了。但我们还能有其他更合适的概念概括人类形形色色的活动特性吗?阿伦特依据希腊奴隶劳动原型贬低劳动,这一原型被扩展为人类所有为谋生而重复的活动,特别是维持日常消费性吃喝拉撒的家务活动被称为劳动(Labor),它是无意义的消极受动行为。人类积极特质的行为则被称作“行动”(action)。行动是劳动之外的行为。这个概念令我们首先会联想到那些挺身而出打破局面的特立人物。但与这些行为相比,人类*大量行为仍然是阿伦特蔑视的劳动。某些古典生活态度,如禅宗“运水搬柴,无非妙道”,则肯定那些平庸无奇的日常生活的意义。然而,禅宗因此却可能将生活一锅煮而将实在的差异性劳动一厢情愿地匀质化了。马克思清醒地判定劳动维持人类新陈代谢的永恒自然属性,但劳动的这一自然受动性在马克思自然王国逐渐缩小的理想愿景中却意味着一种纯然消极的性质,这同他早年与斯密等论战的“美的规律”的劳动理想隐隐构成了两极对立。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一书即是面对上述思想史问题的思考。它基于劳动二重性结构这一真实人类学形态,特别思考了迄今仍然为谋生赚钱而活动的人类绝大多数行为的意义。
此书“劳动二重性”并非《资本论》商品生产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而是指劳动这一人类学行为具有永恒的谋生与自由双重性。劳动的谋生工具性直接来自《资本论》关于作为生命体的人必须与自然变换物质新陈代谢的思想,劳动的自由性集中体现于青年马克思同斯密、李嘉图的论辩中,却又在后期逆转并呈现复杂的分裂关系。正是分梳这一复杂关系的困境促使我反向采取了劳动二重性的综合立场,也成为人文知识分子特质及其与世界关系的哲学人类学根据。但是,信息化与电子化时代的劳动形态演变要求将肢体动作与工具及其劳动意识扩展,这促使我将劳动二重性语言学与符号学化,并基于汉语概念获得了劳动的涵义(meaning)与意义(significance)二重性这一普遍形态。凭借劳动的涵义与意义二重性结构,此书对从日常动作到专业技术、从无语沉默到逻辑概念思维乃至人工智能制造的人类行为进行了普遍阐释。
由于劳动二重性涵盖了人类全部行为,而对*高尚行为意义的谋生涵义渊源与*卑俗谋生涵义的自由意义各自均有的劳动二重性结构的揭示,使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一种挑战:它既非一个世界也非两个世界,而是既是一个世界又是两个世界的结构性本体。
劳动二重性以对立统一矛盾体回应着柏拉图与基督教以来的西方两个分裂世界的紧张关系,以及西周以后中国以一个世界消弭两个世界所包含的紧张关系。这一理论甚至回应着全部思想史:劳动二重性使人摆脱了非神即兽的虚假选择。永恒而正当的劳动谋生性并不耻于自然受动性,但需要劳动自由意义的转化提升以保持人类的超越性。这一“原罪”式生存使劳动二重性既不沉浸于欲望涵义驱动的劳动占有—消费的各类世俗主义中,也不会自我超拔为工团主义或无产阶级名义下的劳动神圣意识形态;劳动自由意义的超越以转化谋生劳动涵义为依赖性前提,因而劳动二重性不会如奧古斯丁那样蔑视人生为客旅或道家与印度佛教那样以否弃现实社会关系实现自由(解脱);劳动二重性又以其人类学根基行为形态的真实存在不同于抽象为各种名言概念的思辨哲学,即使黑格尔式的思辨体系很大程度上表述出劳动二重性的逻辑形式,但劳动二重性本身就“是”(Being)生存状态与历史运动的辩证法;甚至在劳动二重性看来,禅宗式“搬水运柴”,也因其未区别劳动的受动性与自由性的差异阶梯而将劳动匀质化浪漫化了。参阅本书附论《百姓日用是否即道》。也可参考马克思晚年对空想社会主义劳动哲学—美学的批评。但马克思基本视劳动受动性的“必然王国”为消极存在体,因而其自由与必然关系不同于本书的劳动二重性,而其面向未来的现代性进步超越,却与“当下即得”的禅宗形成某种互补,其间亦见出中西差别(参阅拙著《心体与时间》第十一章关于牟宗三与康德的对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为世俗主义精神平衡消费品的“心灵鸡汤”,为何多要引用佛道类出世与处世铭言,由于其精神超越并不基于对受动性劳动的“物性”对立统一关系,因而其主观超脱即使启迪个体调整私人态度,却无力介入与转化刚性严酷的生存真实对立面(从一项繁冗工程到社会制度变革),当这类美文格言完成其正当短暂的心灵修养或抚慰功能后,便成为清灵的小品。
20年来的学术专业化进展已使此书的具体学术史引据显得简陋。但其核心学理依然具有植根现代性特别是植根当代中国的思想生命力。就学术类型及其方法而言,此书初版即定位于以现代思想史对话人性永恒母题的人文科学而非新陈代谢的专业知识史。人工智能空前凸显的“人—机”之辨,使这一定位获得了不仅居于当代而且指向未来的关键意义。真思想者是以各自母语思想着同样深度的问题。“母语”作为生存方式植根于生活世界及其真问题。这近于阳明贬斥“口耳相传之学”而自述良知说乃百死千难中得来。我之所以仍然同意修订再版,不仅是基于此书的课题依然现实重大,而且基于劳动二重性及其涵义与意义的学理一直置身于当代深度学术对话中。此书初版的阐释背景指向中国唯经济发展的新意识形态,因而以人文立场批评将动作与意识分裂的马克思主义第二国际学派与国内李泽厚—赵宋光实践哲学、将皮亚杰建构认识论行为主义操作主义化、工具本体与情本体的分裂,以及偏向认知规律的康德马堡学派到分析哲学及其当代科技主义的偏向。10年前增订版时的时代背景却是权贵资本主义对改革的利益主宰,20年前初版时的人文阐释中心遂移向社会科学的政治学法学批判,由此突出了此书后三章即人文知识分子与权力、意识形态、公共团体的关系。此次修订版注意到了阿伦特复兴古希腊“Praxis”与“poiesis”相区别的新实践哲学,指出其基于希腊城邦制的奴隶与自由民经验以“action”(行动)贬抑“labor”(劳动)的基础狭隘性,以及追随其后的当代新实践哲学以“实践”伦理吞没“劳动”自然本体的问题。同样指出了阿伦特到哈贝马斯将康德反思判断与审美共通感政治学化并想象为对话共同体的浪漫主义。而与此相反的关注方向却是:精神信仰与法制保护双重缺失条件下的生存竞争如何使劳动的谋生一维原始化,并激发出笼罩中国的悍戾之气。与此相关,新修订版批评将社会科学范畴的现代化平等移用于人文科学精神领域的民粹主义与启蒙主义的混合意识形态,指出在平庸化乃至世俗堕落与升华人格两极之间的精神品级差异存在;形成有别于权威意识形态的现代性精神品级的提升示范结构,将是现代化转型中国精神重建的重大课题,并从这一角度结合劳动二重性审视了百年中国民众革命的社会学构成及其派别分野的精神意义背景。这些思想辩论,实质使劳动二重性理论进入了正在生成中的动荡的当代中国思想史,从而使这一理论与思想史双方都增加了激活的能量。
新修订版在回应新的思想潮流的同时,发展着劳动二重性的涵义与意义。由此指向“六点”向我邀约多年的一本劳动与现代性著作。此次修订,已向这一著作有重要推进并扩展了篇幅。
愿在此引用拙著《人文科学导论》后记中的话回答与此书有缘的所有同道者:“感谢那些对我著作中的思想产生共鸣的中青年精神同道,特别是以四川大学为主体的‘成都地区高校面向21世纪学术月会’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对拙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的两次专题研讨会,我视此种纯粹精神境界的共鸣为人生*高的回报,并将永远记得那些使我获得升华的诚挚来信。”
目录
一、知识分子观念的历史演变 / 3
(一)脑体分工的巫术文化背景 / 3
(二)科技专家:近现代知识分子观念 / 5
(三)对知识分子观念的多重当代挑战 / 8
二、知识分子观念的当代阐释 / 25
(一)作为西方“知识分子”原型的俄国“интеллигинция” / 25
(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 / 29
三、人文科学与人文知识分子 / 37
(一)古典人文学科的历史演化 / 38
(二)人文科学统摄人文学科的现代性意义 / 40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内涵 / 43
**章 世界与意义
一、劳动与世界 / 47
二、劳动二重性 / 55
三、技术:希望与危险 / 63
(一)技术理性及其批判 / 63
(二)技术的艺术境界 / 66
四、意义与涵义 / 69
(一)含义世界 / 69
(二)意义与涵义 / 70
第二章 意义与阐释
一、符号命名与劳动建构 / 83
二、分离(Kekhorismene)与沉思:脑体分工的人文意义 / 86
三、意义与阐释 / 91
四、文化与意义世界 / 101
五、作为社会分工的意义阐释 / 104
第三章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演化
一、巫:知识分子的原型 / 108
二、巫术解体与知识分子演化谱系 / 120
第四章 意义与权力——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一)
一、巫王分合的逻辑意义 / 130
二、意义空间:有别于国家的“天下”社会 / 134
(一)问题:“天下”的语义 / 135
(二)作为专有名词的“天下”古义 / 136
(三)先秦儒学的阐释与“天下”社会观的建立 / 138
(四)与君主专制“国家”对峙的“天下” / 146
(五)“天下”与“国家”:中西比较与现代批判 / 155
三、介入权力:革命家与公务员 / 162
第五章 意义与意识形态——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二)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175
二、权力与教化:政教合一 / 179
(一)政教合一的两个方向 / 179
(二)政教合一与专制主义 / 182
(三)激扬真理与爱之教化 / 185
三、政教分离及其现代遗产 / 192
四、人文意义与近现代世界 / 199
(一)理性道德与经济制度 / 201
(二)文化理想主义:文明的价值规范 / 204
第六章 出世与入世:人文知识分子的生存张力——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三)
一、人文知识分子人格的特殊性 / 208
二、人文知识分子人格命运的悲剧性 / 209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困境 / 212
四、人文知识分子与民间百姓 / 215
五、隐逸的人文意义 / 222
结 语
附论1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 233
附论2百姓日用是否即道?——关于中国世俗主义传统的检讨 / 250
附论3关怀公共精神的“积极自由”行动者——鲁迅与现代知识分子角色 / 263
附 录
2008年台湾繁体版前言 / 275
2006年增订版引言 / 278
1996年初版序 / 285
后记 / 288
节选
劳动二重性(节选)
……
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劳动只有在彻底摆脱了自然生存限定的纯粹自由状态中才是真正的劳动(“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这一思想处于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观对立的另一极。后者囿于雇佣劳动的经验而强调劳动的被迫受动性,“在劳动时,就必然牺牲等量的安乐、自由和幸福。” “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仅有的车轮。”但在马克思后期批评傅立叶将劳动游戏化时,他已意识到了劳动不可净化的受动性。劳动的必然性与自由性之间的两极对峙在《资本论》中终于凝聚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劳动二重性矛盾体:
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8-929页。)
在这段文字的开始,马克思几乎是重复地坚持了他20多年前在巴黎手稿中关于真正的自由性的劳动与自然受动性的对立,但在接续的论述中他又肯定了劳动作为必然的自然受动性的限定性是一切人类社会时代无可逃避的永恒特性;继而他又强调了自由的理想(彼岸)性,但接着又承认劳动“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他第三次强调那个彼岸的自由王国,又第三次返回此岸的必然王国的基础。
这段论述中有两处是可以商榷的:一是文中以人类团结地结束阶级斗争、将自然置于人类“共同控制之下”作为自由王国的现实基点。这里只关注到了人际压迫的不自由,却忽略了人对自然单向度控制掠夺的不自由。环境生态问题那时尚不可能成为马克思思想中的重大课题,它只是在一个世纪后才被海德格尔充分思考。其二是,“工作日的缩短”是否劳动自由的根本条件?一方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固然会随着技术进步而缩短,但它所承担的自然限定性却不可能消失;另一方面,将劳动自由寄身于“工作日”之外的“自由时间”,这种净化了的自由观念应当说是对马克思早年已确立的劳动本体论的倒退。
总之,一种集自由与必然于一体的辩证矛盾的劳动二重性本体论在马克思那里虽已有了基本轮廓,但仍包含着不确定的复杂内容。
但一个至关重要的基本框架可以明确地肯定下来:劳动既是人类生存欲望需求支配下的自然限定性的谋生活动,同时也是超越出这一谋生性而解放自然万物与人自身的自由活动。这就是本书所称的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表明,劳动作为人类性本体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劳动的自由尺度是在必然限定下的谋生基础上生长与超越发展起来的。工具技术的万能无限性趋向,是以谋生欲求为发动契机的,这也就是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所肯定的“恶”欲的历史杠杆作用。正是凭借这种工具技术所包容蕴含丰富的因果联系,人才卓尔特立于自然界、才得以实践地改变万物。但人作为哺乳动物的自然需求,始终是技术工具操作无法净化的基因成分。
然而,迄今我们仍未充分地回答启蒙进步论与技术主义者以技术发展为基点的人性论。就劳动二重性自身而言,我们固然可以如海德格尔那样描述一种超出人类自私欲望的神圣劳动,可是,这种神圣的劳动是如何生成的呢?如果承认劳动的自然欲望支配性的源初地位,那么,真正棘手而重大的问题是:这种劳动的谋生性是如何转化为劳动的自由性呢?此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史实是,这种自由、神圣的劳动至今还是一株笼罩着理想色彩的幼芽,与之相比,谋生劳动即使在*为现代的文明社会中也是有根柢的基本力量。
劳动二重性及其辩证关系从而成为劳动本体观的基石。
在劳动二重性的思想史上,黑格尔的奴隶劳动与技术工具转化为自由本体的卓越辩证观终究湮没于无人称总体理念历史。历史总体的自由精神并不属于个体意识。所以,当马克思说“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时,这种总体性精神劳动却恰恰排除了个体劳动者的精神意识。矛盾体的劳动单一化为无差异对立的同一性本体,第二国际学派基于这种黑格尔总体主义而将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为排除了个体意志自由的历史宿命论。但在排除掉劳动的自由超越意识的唯生产力本体中,劳动的自然性(即人类自我中心状态的效用观)成为唯一的价值尺度。这一以“贪婪”为特征的劳动意识是唯一的个体意识,它被纳入黑格尔总体主义辩证法而自辩为“恶欲动力”。这其实自始即是启蒙现代性的难题。康德同意卢梭的历史神-哲学命题:“大自然的历史是由善而开始的,因为它是上帝的创作;自由的历史则是由恶而开始的,因为它是人的创作。”这一历史神学被斯密转化为“看不见的手”的劳动国民经济学。马克思则同时保持了黑格尔劳动原型的物质规范与劳动的自由意识,因而成为劳动二重性*重要的思想资源。
对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生活亦即马克思所批判的雇佣“异化劳动”与极权主义关系的思考,却刺激阿伦特(Hannah Arendt)走向分割劳动二重性的另一极端。个体意志自由成为走出谋生劳动的行动。她基于希腊城邦奴隶劳动与自由民交往的古典对立原型经验,而贬低“劳动”(Labor)并与自由性“行动”(action)对立。同时复兴古希腊与“生产”(Poiesis)区别的“实践”(Praxis)伦理性质,从而在当代形成了以伦理实践贬抑谋生劳动的思潮。这种对劳动二重性的割裂也是对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劳动辩证关系的阉割
作者简介
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代表作有《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科学导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心体与时间:20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等。
-
谈修养
¥9.0¥20.0 -
沉思录
¥21.9¥49.8 -
第一哲学沉思录
¥16.8¥56.0 -
次第花开: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
¥17.1¥39.8 -
《老子》注评
¥3.9¥11.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0.4¥68.0 -
列宁全集4
¥4.4¥9.7 -
昨日书林:道教史
¥9.9¥33.0 -
传习录
¥16.5¥55.0 -
中国哲学小史
¥18.4¥49.8 -
谈美
¥4.3¥10.0 -
人生的智慧
¥15.5¥39.8 -
周易相学精粹
¥15.9¥42.9 -
萨特的世纪
¥28.4¥79.0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21.1¥49.0 -
会通中印西
¥14.1¥32.0 -
了凡四训
¥15.7¥49.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20.9¥58.0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6.3¥39.8 -
大家小书 佛教基本知识
¥16.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