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评论集:我与新时期儿童文学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评论集:我与新时期儿童文学

1星价 ¥36.0 (7.2折)
2星价¥36.0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7954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4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39795485 ; 978-7-5397-9548-5

本书特色

★周晓先生数十年里关注儿童文学理论,在宏观领域及微观层面,均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建树;在为人为文方面,真诚坦率,针砭中示以温暖,坦诚中不乏深刻,既有江南情怀,更具北方胸襟,是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界的一员骁将和老将。 ——高洪波 ★对周晓先生的尊敬,不但是我、是你、是他——我们某一个人的,而应当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性的转折时期,他及时地出现了,仿佛是天意,命中注定。于是,他既站在儿童文学的前沿,又站在儿童文学的背后,很有力道地为新的思想、新的文学方向鼓与呼,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一些人就着他的扶力,一跃上了高地。今天的儿童文学之所以是这番格局,与他-一与他们几个人密切相关。 ——曹文轩 ★现在仍快乐安详地注视着儿童文学发展的周晓先生——他主持的《儿童文学选刊》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切切实实地松动了这块园地板结的土壤,使各种奇异的鲜花竞相开放,这是我所亲见的。 ——刘绪源 ★在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圈、理论圈、出版圈,周晓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独具慧眼,他的理论批评贴近创作实际,极富时代气息。当年,他像一面旗帜,利用《儿童文学选刊》这一阵地,组织和**着一大批文学青年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开辟了儿童文学的一片崭新的天地。周晓老师为儿童文学付出的努力,一直源远流长地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事业。 ——刘健屏 ★周晓先生的名字,是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呼唤和需要一种特殊的眼光、勇气和胆略时,周晓先生出现了。他以评论家和编辑家的双重身份,目光如炬,激情澎湃,坚韧执着,为“新时期”乃至世纪之交的我国儿童文学的观念突破和艺术革新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方卫平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中国当代文学生活中的一个剧变的时期,儿童文学在这一历史剧变面前其实是有一点麻木、迟钝,或是困惑的。在中国儿童文学拨乱反正、艺术变革的历史进程呼唤和需要一种新的眼光、勇气和胆略时,周晓先生带着他成人文学理论的专业学术背景出现了。他以评论家的身份,目光如炬,评点江山,激情澎湃,坚韧执着,为“新时期”乃至世纪之交的我国儿童文学的观念突破和艺术革新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二是“眼光与胆识”。  历史提供了机遇,怎样去把握这个机遇也许更为关键。周晓先生个人的眼光、他的审美趣味、他的文学判断力、他的文学理想,在这个时候就成了成就他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历史人物的内在原因。我们看到,周晓先生以他的批评智慧和评论眼光,用他珍贵的思想理念,不断地为当代儿童文学的观念突破、艺术拓展提供强大的**和支持。一段儿童文学发展能够*终呈现为那样一种历史面貌,除了时代的诸多原因外,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周晓先生的评论与推动工作也是有关系的。

目录

弄潮新时期
**辑 论辩与探索
儿童文学札记二题
儿童文学创作要有大的突破,
论辩品格、“左”的影响及其他
——对一种评论的再批评
起步与进展
——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片谈
教师作者与儿童文学
《弓》与《祭蛇》的启示
——读曹文轩、丁阿虎新作小记
儿童文学创作发展途径之我见
——从当前儿童小说创作谈提高儿童文学的文学素质问题
儿童文学的当代性
儿童小说的创新与探索
再谈儿童文学的当代性
上海儿童文学纵横谈
少年儿童小说与艺术形式创新漫议
——兼论张之路的近作
儿童文学的人生化趋向
——从少年小说看儿童文学发展的一种潮流
儿童文学与我的后半生
——《周晓评论选》代后记
《儿童文学选刊》十二年
编辑余墨:《儿童文学选刊》编者的话、编者按语掇拾
为了冲破传统的藩篱
——《儿童文学选刊》百期旧事杂忆
……
第二辑 创作风云扫描
第三辑 小说漫步
第四辑 散文、报告文学偶拾

退潮之后
展开全部

节选

  《我与新时期儿童文学》: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正以前所未有的使人鼓舞的势头破浪突进,然而儿童文学却似乎是“僻处一隅”,还显得不那么活跃,正如有的同志所说:“儿童文学领域中那种过于平静的状态,反而是叫人担心的。”  粉碎“四人帮”后,儿童文学界批判了从路线出发、“三突出”之类荒谬的文艺帮规对儿童文学的戕害,开始打破“四人帮”禁锢儿童文学创作的思想樊笼,儿童文学从濒于消亡中恢复了生机,创作队伍里出现了一批新作者,创作上出现了一批较好的作品,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有所丰富。可是,我认为,在儿童文学领域内,对林彪、“四人帮”一伙流毒的清算,对过去泛滥了许多年的“左”的倾向的探究,浅尝辄止,创作上则满足于恢复,这种精神状态是确实存在的。我以为,缺乏积极进取的革新精神,很难为儿童文学带来繁荣。  以创作而论,去年以来,儿童文学短篇小说虽然出现了一批新人新作,童话创作也比较活跃,这是可喜的现象。然而我感到,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是比较迟缓的。例如1978、1979年两次对首先脱颖而出、起了报春作用的优秀短篇小说的全国评奖,其中没有一篇儿童小说获奖。去年举行的二十五年来的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绝大多数是五十年代的作品.近三年来的一篇也未能人选。去年以来,成人文学中的中篇创作异军崛起,反响强烈的佳作竞相问世;这两年,儿童文学中长篇小说出版的数量可谓不少,但影响较大、受到孩子们和文学界热烈欢迎的作品,却不容易举得出来。  当前儿童文学发展不够快,原因在哪里?这里,我想从一部作品、一篇评论谈起。  在前年出版的多部儿童小说中,有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邱勋同志的长篇《山高水长》。过去我曾经读过同一作者写于五十年代末的儿童中篇小说《微山湖上》,及此后写的儿童散文《采访》等,那诱人的儿童情趣,朴素、明朗、活泼的文笔,作者那为少年儿童写作的纯真热诚和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艺术才能,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可是,这部《山高水长》却使我感到失望,作者固有的笔调看不到了,小读者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特点也所剩无几了;尤其是,小说对主要英雄人物做了远离生活的虚假雕琢和涂饰。当然,小说也并非无一可取,一些次要人物和一些生活侧面的表现,有不少来自生活的东西,艺术技巧也有其娴熟之处。从作品写作的时间看(小说的写作始于1974年,完成于1978年),也有可谅解的地方。但是,对于这部小说,我们不能不认真地看作是作者创作上的一个退步。从《微山湖上》到《山高水长》,其间是有经验教训可以汲取的。如果有评论者写出文章来,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无论对作者,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除旧布新,都将会是有益的。  ……

作者简介

  周晓,1933年2月生于上海,籍贯广东潮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从事文学理论编辑近十年,发表有随笔、杂文、书评数十篇。七十年代后期转入儿童文学界,1981年受命创办《儿童文学选刊》,历任副主编、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三十年间,编辑之余主要致力于理论批评的写作,出版有《儿童小说创作探索录》《少年小说论评》《少年文学与人生》及《周晓评论选》《周晓评论选续编》等,主编有《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儿童文学卷》、中国台北版三卷本《中国大陆少年小说选》(合编)等。曾被聘任为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第二届和第三届)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儿童文学奖评委。2011年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