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840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32584048 ; 978-7-5325-8404-8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一部较为严肃的史学理论研究著作,分别从正史考论、来华传教士、报刊、新学书目、新史编撰等不同方面系统介绍探讨了晚清(1840—1911)时期中国史学批评的基本情况以及变化与发展,并由此导致的学术分野及演进大势。
内容简介
"批评"在中国学术史上古已有之,虽经晚清西学传入的冲击仍沿用至今。"批评"的核心内涵有四层意思:学术欣赏、鉴别高下、评论是非和辨析精微,既包括肯定性的赞誉,也包括否定性的批驳。其环节包括阅读、理解、分析、阐述、评价及其传播。从表面上看,"批评"只是对一人、一书、一学说的评价,但在大量的、纷繁的甚至激烈冲突的评论背后,实为观念、诉求与思潮的激荡与较量。 本书所探讨的"史学批评",是关于史家、史书、史学思想、史学现象、史学潮流、史学机制、史学宗旨与功能等问题的各种鉴赏与判断、评论与商榷。而史学批评史则是对批评家的有关言论和批评活动的总结、梳理、分析、阐述和再批评。
目录
绪 论 “批评”是一门学问
一 “批评”的含义
二 “批评”的功能
三 “史评”的独立
**章 晚清史学批评的学术分野与演进大势
一 乾嘉遗韵与域外回响
二 从式微到复兴
三 批评的转向与升华
第二章 正史考论与史学批评
一 正史考论及其批评史意义
二 正史考论中的史学批评内容
三 正史考论中的史学批评特点
第三章 来华传教士与史学批评
一 东史西传:对中国史学的理解与误解
二 西史东渐:开西方史学批评的先河
三 花之安在史学批评上的理论构建
第四章 近代报刊与史学批评
一 新型史学批评阵地
二 无史与有史之争
三 君史与民史之辩
四 陆绍明对旧史学的守护
第五章 新学书目提要与史学批评
一 书目作者群的思想倾向
二 书目批评中的政治诉求
三 书目批评中的学术考量
四 书目批评中的民族觉醒
第六章 新史编纂与史学批评
一 章太炎撰述《中国通史》引发的史学批评
二 梁启超史学批评观念下的人物传记编撰
三 中国史讲义、教科书与史学批评的互动
结 语 关于晚清史学话语体系嬗变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一 “批评”的含义
二 “批评”的功能
三 “史评”的独立
**章 晚清史学批评的学术分野与演进大势
一 乾嘉遗韵与域外回响
二 从式微到复兴
三 批评的转向与升华
第二章 正史考论与史学批评
一 正史考论及其批评史意义
二 正史考论中的史学批评内容
三 正史考论中的史学批评特点
第三章 来华传教士与史学批评
一 东史西传:对中国史学的理解与误解
二 西史东渐:开西方史学批评的先河
三 花之安在史学批评上的理论构建
第四章 近代报刊与史学批评
一 新型史学批评阵地
二 无史与有史之争
三 君史与民史之辩
四 陆绍明对旧史学的守护
第五章 新学书目提要与史学批评
一 书目作者群的思想倾向
二 书目批评中的政治诉求
三 书目批评中的学术考量
四 书目批评中的民族觉醒
第六章 新史编纂与史学批评
一 章太炎撰述《中国通史》引发的史学批评
二 梁启超史学批评观念下的人物传记编撰
三 中国史讲义、教科书与史学批评的互动
结 语 关于晚清史学话语体系嬗变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开军,男,1981年出生,安徽省宿州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教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史学批评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