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149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8414994 ; 978-7-5184-1499-4

本书特色

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本书从木材的微观结构、化学组分及其特性出发,阐述了木材的脱木素化学原理,介绍了涉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木素、半纤维素等组分,蒸煮、漂白及废水中有机物,造纸过程水中DCS等的分离及分析方法,从高分子化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等几方面论述了木材制浆造纸过程中各体系的相互作用行为,*后阐释了白度逆转(返黄)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并从发色体形成机理及其动力学特征等方面对抑制返黄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书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可供从事制浆造纸和木材化学品研发应用的高效 校师生、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与教学 学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森林产品化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本书从木材的微观结构、化学组分及其特性出发,阐述了木材的脱木素化学原理,介绍了涉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木素、半纤维素等组分,蒸煮、漂白及废水中有机物,造纸过程水中DCS等的分离及分析方法,从高分子化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等几方面论述了木材制浆造纸过程中各体系的相互作用行为,*后阐释了白度逆转(返黄)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并从发色体形成机理及其动力学特征等方面对抑制返黄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森林产品化学》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可供从事制浆造纸和木材化学品研发应用的高效 校师生、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与教学 学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木材结构和化学组成 1.1 介绍 1.2 木材和纤维的基本结构 1.2.1宏观结构 1.2.2 细胞类型 1.2.3 细胞壁分层 1.2.4 应力木 1.3 化学组成和分布 1.3.1 总组成 1.3.2 木材成分的分布 1.3.3 木材的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第2章 木材脱木素基础化学 2.1介绍 2.2制浆方法 2.2.1概述 2.2.3亚硫酸盐法制浆 2.3氧碱脱木素 2.3.1概况 2.3.2基础化学 2.3.3纸浆成分的反应 2.4漂白 2.4.1原理和定义 2.4.2总反应 参考文献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引言与范围 3.2 不同的分析目标和方法 3.2.1 分析目标和计划 3.2.2 制浆造纸工业中的样品类型 3.2.3 离线和在线分析 3.2.4 标准方法和研究方法 3.3 常见色谱和光谱技术基础知识 3.3.1 液相色谱 3.3.2 气相色谱和质谱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4 红外(IR)和拉曼光谱法 3.3.5核磁共振波谱 3.3.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 3.3.7 用于无机物的仪器分析技术 3.4取样和样品贮存 3.5 样品准备 3.5.1干燥和碾磨 3.5.2水分测定 3.6木材和纸浆组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3.6.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3.6.2 木素 3.6.3 抽出物 3.6.4硫酸盐皂和塔罗油的分析 3.6.5 无机物 3.7木材、纸浆和纸的直接分析 3.7.1木材成分的光谱和色谱法测定 3.7.2官能团的测定 3.8表面成分的光谱测定 3.8.1化学分析电子光谱 3.8.2二次离子质谱(SIMS) 3.9纸张及纸板中非木质(非纤维)成分的分析 3.9.1乳胶及其他涂料成分 3.9.2淀粉 3.9.3 施胶剂 3.9.4 纤维素衍生物 3.9.5其他添加剂 3.10 沉积物及斑点分析 3.10.1 直接分析方法 3.10.2分级及分析 3.11硫酸盐浆厂溶液和废水分析 3.11.1硫酸盐蒸煮废液中的有机物 3.11.2 漂白废液和硫酸盐浆厂废水中的有机物 3.12 造纸厂过程水和废液分析 3.12.1 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分离 3.12.2一种实用的综合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分子 表面和胶体化学 4.1 林产品技术中的大分子和胶体化学 4.2 界面、大分子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4.2.1 界面张力 4.2.2 吸附 4.2.3 胶体 4.2.4 胶体系统的动态过程 4.2.5 制浆造纸中的胶体物 4.3 表面张力、表面黏附力和表面润湿性 4.3.1 表面张力的分子解释 4.3.2 固体的表面能 4.3.3 接触角、润湿、扩散 4.3.4 临界表面张力 4.3.5 黏附接合点的强度 4.3.6 分子间相互作用 4.3.7 表面的LW和AB性质的定量 4.3.8 杨-拉普拉斯公式 4.3.9 开尔文方程 4.4 吸附 4.4.1 表面浓度 4.4.2 吉布斯吸附方程 4.4.3 气—液界面的吸附 4.4.4 固—液界面的吸附 4.4.5 气—液界面的吸附 4.5表面活性剂 4.5.1 两亲性分子 4.5.2胶束 4.5.3影响胶束形成的因素 4.5.4 表面活性剂数量 4.5.5 胶束形成的动力学 4.5.6 溶解 4.5.7 致溶液晶 4.5.8 Krafft 边界 4.5.9 制浆造纸中的表面活性剂 4.5.10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4.6溶液中的聚合物 4.6.1 聚合物的化学结构 4.6.2 聚合物溶解度 4.6.3 聚合物溶解度的Flory-Huggins理论 4.6.4 聚电解质 4.7 聚合物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4.7.1 聚合物吸附的典型特点 4.8 疏液性胶体的稳定性 4.8.1 什么是胶体稳定性? 4.8.2 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4.8.3 液体中颗粒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4.8.4 静电稳定胶体 4.8.5 凝固动力学 4.8.6 电泳迁移率和Zeta电位 4.8.7 通过滴定测得的表面电荷 4.9 聚合物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4.9.1 综述 4.9.2 空间稳定性 4.9.3 聚合物作为絮凝剂 4.9.4 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返黄 5.1前言 5.2 返黄/变黄/变色的概念 5.2.1 发色基团的形成 5.2.3光吸收和光散射 5.2.4返黄值计算方法 5.2.5 评价光学性能变化的方法 5.3评价返黄/变黄的标准方法 5.4木材—制浆—造纸流程中的核心问题 5.4.1返黄问题的复杂性 5.4.2 终端产品 5.4.3 返黄问题的对策 5.5返黄行为与纸浆种类 5.5.1机械浆 5.5.2化学机械浆 5.5.3 化学浆 5.6 光化学与热返黄 5.6.1 光源 5.6.2 表面和整体特性 5.6.3光和热的共同影响 5.7氧气和湿度的影响 5.8返黄的影响因素:与成分相关的因素 5.8.1原料 5.8.2工艺用水 5.8.3 金属离子 5.8.4 pH 5.8.5 抽出物 5.8.6木素与残余木素 5.8.7 半纤维素 5.8.8纤维素 5.8.9造纸添加剂(助留剂、湿强剂等) 5.8.10 染料 5.8.11荧光增白剂(二次纤维、回收纸) 5.8.12涂料成分 5.9返黄的影响因素: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因素 5.9.1制浆方法 5.9.2酶处理 5.9.3磺化 5.9.4漂白 5.9.5碱处理和洗涤 5.9.6微生物污染 5.9.7 干燥 5.9.8储存和运输 5.10发色团形成的表征:动力学和机理 5.10.1发色基团的形成动力学 5.10.2光诱导返黄机理 5.10.3高得率浆的单波长照射 5.10.4纸浆和纸张的作用光谱 5.10.5木质纤维纸浆的光致变色循环 5.10.6纤维素纸浆的光致变色 5.10.7热诱导返黄机理 5.11返黄抑制 5.11.1 整体或表面处理? 5.11.2稳定方法 5.11.3机械浆 5.11.4化学浆 5.11.5表面处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文英[1] ,女,1965年11月出生,汉族,1994年由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高级工程师。该同志主要从事造纸工业环境保护与废纸再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几年她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