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

1星价 ¥23.4 (6.0折)
2星价¥23.4 定价¥3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2220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1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101122206 ; 978-7-101-12220-6

内容简介

  在中国甘、青、宁的撒拉族、回族聚居区和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民间婚礼中,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有的舞种经久不衰,有的舞种悄然消失。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舞蹈历史现象。舞蹈历史兴衰的“谜底”是什么?
  本书以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婚礼中的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分析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回族的《宴席舞》和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由于这三种舞蹈分属于信仰同一宗教而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三个不同民族,因此本书主要借鉴比较研究和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同时采取归纳法和逻辑法,对比性地、综合地研究这三种婚俗民间舞蹈的异同,并试图在对比性的研究工作中得出对课题的回答。本书认为,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把三种婚俗舞蹈放在它们所依存的民族族源、历史发展背景、它们与伊斯兰审美观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民间婚俗中的礼仪作用等“生态”环境中,通过比较,找出历史兴衰的真正原因。
  全书分成四个部分:
  绪论,提出问题,并在展开研究和分析之前,回顾了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该课题的必要性和意义。
  *章,从三种婚俗民间舞蹈之名称流传、播布区域、舞蹈表演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介绍了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回族的《宴席舞》、新疆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的概况。
  第二章,对比性地展开研究,着重从三种婚俗舞蹈所依存的民族历史发展背景、它们与伊斯兰教教义之间的关系、它们在婚礼中的礼仪作用、它们所受到的伊斯兰教审美观的影响、三种婚俗舞蹈兴衰的自身原因等方面,分析了三者各自的异同,从而试图揭示它们在历史兴衰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和各自发展的内在动因。
  总结,简要地论述了笔者对于该课题的总结性的认识。

目录


前言

**章 在婚礼中起支撑作用的撒拉族《堆依奥依纳》
一、撒拉族传统婚俗习惯
二、《堆依奥依纳》舞蹈名称由来
三、舞蹈播布区域
四、表现形式
五、表现内容
六、服饰、道具

第二章 以婚礼宴席命名的回族《宴席舞》
一、回族传统婚俗习惯
二、《宴席舞》舞蹈名称由来
三、《宴席舞》的起源和流传
四、舞蹈播布区域
五、表现内容
六、表现形式
七、舞蹈动作特征
八、服饰

第三章 舞蹈与竞技融为一体的维吾尔族婚俗舞蹈《纳孜尔库姆》
一、维吾尔族传统婚俗习惯
二、舞蹈名称由来
三、舞蹈播布区域
四、表现内容
五、表现形式
六、舞蹈动作特征
七、道具、伴奏

第四章 三种婚俗舞蹈所依存的民族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
一、民族迁徙与族源
二、民族历史发展
三、自然环境

第五章 三种婚俗舞蹈所依存的伊斯兰教宗教环境
一、伊斯兰教在三个民族中的传播
二、伊斯兰教义的影响
三、伊斯兰教派的影响
四、伊斯兰教对美和艺术的基本态度
五、伊斯兰文化中的偶像崇拜问题

第六章 三种婚俗舞蹈异同的比较
一、舞蹈内容的比较
二、舞蹈动作、造型的比较
三、舞蹈队形构图的比较
四、舞蹈与表演的关系比较
五、传承方式和表演机制的比较
六、婚俗演变的比较
七、舞蹈现状的比较

第七章 三种婚俗舞蹈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民族历史因素
二、自然环境因素
三、宗教因素
四、舞蹈自身原因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盛德(又名胡赛尼),撒拉族,1959年12月生于青海循化。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舞蹈学)学位。现供职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于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非遗保护和管理研究。曾主持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西北民间舞蹈数据库”项目,出版《人神共舞》(合著)、《中国民舞》(合著)等专著;发表《论回族宴席舞的式微》《仪式与舞蹈》《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法初探》等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