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与鲁迅
1星价
¥43.1
(4.9折)
2星价¥43.1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4738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4,12,418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208147386 ; 978-7-208-14738-6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上篇为长篇史实考证《追踪“毛罗对话”的历史真相》,作者曾70余次赴各地自费调查考证,访问了尚未谢世的许多当事人,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档案,基本上廓清了一些传言。下篇为《*与鲁迅》,作者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从茫茫史海中寻觅了大量材料,传神纪实地钩沉了*与鲁迅彼此神交的心路历程和基本情况,由此印证*的“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这一历史结论。
内容简介
2003年1月22日至2017年2月6日,本书作者耗时14年,赴“毛罗对话”事发地上海寻踪调查考证,众多确凿资料表明:黄宗英2002年高调发布的《我亲聆*与罗稷南对话》,完全不符合历史真相。
目录
1975年,毛泽东盲写了一首诗 ………………………………………………… 1
信仰的力量———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感言 ……………… 1
自序:为历史做一份生动真实的证词…………………………………………… 1
上篇 追踪“毛罗对话”的历史真相
**章 “亲聆者”还有多人在世 ………………………………………………3
本书作者历经多年寻访证实:于黄宗英发表《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一文的2002年12月,还有其他九位历史现场见证人健在。这中间就有当初扶持黄宗英走红影坛的伯乐、著名电影导演陈鲤庭;以及被其呼之为大姐的亲密同事,著名戏剧、电影编剧王元美……
第二章 1957年7月7日晚:历史现场相与析……………………………… 10
出席座谈会一个小圆桌一个小圆桌地围坐的其他35位人士,是否如同黄宗英所说的那样:事先早早被告知当晚毛泽东接见?她亲口指证的那个“右下角一”真的是罗稷南吗?会后,因被毛泽东一个回答“吓得肚里娃娃儿险些蹦出来”的32岁孕妇黄宗英,是否真的如同她相隔45年后说的那样:请了“三四天”保胎假?她为什么只字不提毛泽东同她和赵丹之间的谈话内容?
第三章 2005年7月4日夜晚,天气实报 …………………………………… 56
此刻,已是“毛罗对话”的45年之后,是2002年7月4日的丑时。窗外雨声暴雷接连向我奔来,光的闪裂,雷的撞击,一切似乎被吞噬了。“也巧了,当年在上海新康花园写回忆阿丹的文章,入夜后也是风雨交加。这一次写文章回忆罗稷南,北京的7月4日晚上也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读了上述黄宗英对外一再强调的这个说法,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2002年7月4日晚间北京城区的真实气象,包括黄宗英特别强调的丑时,真的是这样令人揪心可怖吗?
第四章 毛泽东和蔼可亲:黄宗英等亲聆者说 ……………………………… 60
1957年7月12日出版的《文汇报》,用一个半版的篇幅,以《和毛主席一次亲切的会见》为题,刊登了包括黄宗英在内的13位人士的发言内容,黄宗英在发言中说道:我和赵丹在七?6?1七晚上见过毛主席后,第二天一清早,就把这件大喜事告诉了我们的孩子,孩子也高兴极了,问我们:“毛主席为什么找你们谈话啊,你们是劳动模范吗?”我们听了很惭愧,我们对孩子说:“我们不是,是毛主席要我们好好工作,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毛主席的召见,对我们将永远是*有力的鼓舞,*严格的督促。
第五章 1957年:赵丹先生属于左派阵营 …………………………………… 72
1957年的赵丹先生是一个背负着什么样命运的人?他的表现又如何?是否如黄宗英说的那样:1957年,赵丹一直陷身于新账旧账连着算的“风雨飘摇”中,不断地“挂钩上纲写检查”,如履薄冰,险些滑入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右派深渊……赵丹“与石挥他们合写的一篇文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篇文章?赵丹为什么能在反右斗争刚一收尾就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章 关于“毛罗对话”等情况的通报……………………………………… 86
“毛罗对话”的真实内容是什么?
1957年7月7日晚上,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咖啡厅座谈会上回答罗稷南的话,实际上,是其四个月前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同一话题多次讲话精神的重申。
第七章 与黄宗英商榷:此遗言,非彼遗言 …………………………………95
第八章 赵丹为什么未被获准出演周总理 ………………………………… 105
附录
参加1957年7月7日座谈会的各界人士简介 ……………………… 109
为历史瞬间留影的徐大刚先生 ………………………………………… 121
毛泽东与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 …………………………………………126
电影《武训传》批判始末 …………………………………………………132
本书作者质疑“毛罗对话”著述一览表 ………………………………… 136
民间流传的“毛罗对话”五个版本 ………………………………………139
下篇 “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章 “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145
说到毛泽东的心是与鲁迅的心相通的这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有一个人的观察、体会尤为深刻。他就是深得鲁迅呵护与扶持,因鲁迅为之撰序的小说《八月的乡村》一举成名的萧军。在1944年3月22日写于延安的日记中,萧军这样写道:“鲁迅———对于中国国民性认识底深刻性、韧性,战斗的精神,严肃性,深沉性,这和毛泽东底对中国社会、历史、政治人士的全面性……正是对照的。……鲁迅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正被毛泽东具体而实现了。他们底关系是宽与深,灵魂与肉体,一致的,相成的……”
第二章 在毛泽东和鲁迅之间架起桥梁 …………………………………… 167
冯雪峰抵达中央苏区时,适逢毛泽东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排挤,被排除在中央领导核心之外……冯雪峰的到来,令极具文人气质的毛泽东有了排遣心中郁闷的对象。毛泽东经常到冯雪峰的住处促膝长谈,话题*多,也是毛泽东*感兴趣的是鲁迅和鲁迅的作品。
一天,毛泽东又来到冯雪峰住处,开门见山,且十分风趣地提议道:“今晚我们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
冯雪峰自1933年12月抵达中央苏区,到1934年10月与毛泽东一起跟随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里,他在毛泽东和鲁迅之间架起了一座相知相通的桥梁。
第三章 诗心相通 出神入化 ……………………………………………… 178
正因为毛泽东从根本上读懂了鲁迅,所以,毛泽东1961年在为鲁迅八十周年诞辰作诗时,真切地回顾了30年代上海文化战线上左翼力量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之间展开的这段“刀光剑影任翔旋”的斗争史。当年的鲁迅,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实施的异常残酷的文化“围剿”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一代伟人的。鲁迅不仅推动了国统区左翼文学运动和中国文化革命的深入开展,还强有力地配合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湘赣闽、鄂豫皖农村根据地对蒋介石军事“围剿”的斗争。因此,作为同一年代顽强、英勇地反击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领导人,毛泽东的感受是十分深刻的,对鲁迅的诗作自然也能产生共鸣,因而赞赏有加。
第四章 与鲁迅书长相随 …………………………………………………… 198
毛泽东真正有意识地搜寻和阅读鲁迅的著作,是在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以后……设在延安的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图书馆,是全延安城唯一可以称得上是图书馆的地方。一天,闻讯而来的毛泽东在那里翻阅书籍时,突然发现有一批鲁迅著作的选本。喜出望外的毛泽东立马借走了三本回去仔细研读。几天后看完,他即让秘书退回,另外借了几本。到了第三次,他干脆让秘书把那里所有鲁迅著作的选本和单行本全部借了回来,供自己反复阅读。
一套由上海“复社”1938年出版的20卷《鲁迅全集》,后来被毛泽东完整无缺地从延安带到了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带进了中南海,直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在其所有卷集的篇章中,都留下了毛泽东阅读时留下的批注。
第五章 对“阿Q”的独特理解 ……………………………………………… 211
毛泽东在同人谈话或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引用鲁迅的早期名著《阿Q正传》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对《阿Q正传》及其《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毛泽东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其原因在于毛泽东对中国农民的本质有着入木三分的认识。
自1933年的井冈山时期起,毛泽东谈《阿Q正传》和阿Q,持续了三十三个年头。
第六章 “圣人”和他的学生们 ……………………………………………… 227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1937年10月19日于陕北公学《论鲁迅》鲁迅是中国的**等圣人,中国的**等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圣人的学生。———毛泽东:1971年11月20日于接见武汉地区党政领导人时的谈话
第七章 开启全面传承民族魂的崭新里程碑 ………………………………3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鲁迅精神弘扬与传承的力度。习近平同志的这个弘扬与传承,既承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学用结合融会贯通民族魂内涵的优良传统,又有着其独到的高屋建瓴的时代鲜明特征。习近平同志熟谙鲁迅著作,对鲁迅的一些观点与主张的评析恰到好处。在他所作的一系列相关重要讲话中,一再提及鲁迅并且将鲁迅精神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亦即中国梦的实现,当代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命运和风云际会的时代命运,有机,而又深深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这些有关鲁迅、鲁迅作品、鲁迅精神的阐释,亲切、随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如同和你面对面地聊家常一样: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且又紧密联系实际,一针见血,贬斥时弊。
第八章 爱屋及乌扬鲁迅 …………………………………………………… 323
战争年代,从延安到新四军及各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对投奔革命而来的鲁迅学生,以及与鲁迅有过交往的文化人士,无不满腔热忱地给予接待与厚爱。丁玲如此,萧军如此,黄源如此。连曾与鲁迅发生过激烈论战的成仿吾,以及遭到过鲁迅痛批,一时间“走投无路”的徐懋庸,也都受到了应有的礼遇及妥善安排。当年在延安,仅萧军一人就收到了毛泽东给他的10封亲笔信函,还进行了数十次谈话。尤令萧军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先后两次主动前往他的住处探望。
附录:文史界*早质疑“毛罗对话”的三篇评论(按发表先后顺序)
谢泳 辨析一个历史细节
———对“鲁迅如果活着会如何”的理解 ………………………… 381
陈晋 “鲁迅活着会怎样?”
———罗稷南1957年在上海和毛泽东“秘密对话”质疑 ……… 385
秋石 爱护鲁迅是我们共同的道义
———质疑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 397
后记:求是正未有穷期 ………………………………………………………… 410
信仰的力量———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感言 ……………… 1
自序:为历史做一份生动真实的证词…………………………………………… 1
上篇 追踪“毛罗对话”的历史真相
**章 “亲聆者”还有多人在世 ………………………………………………3
本书作者历经多年寻访证实:于黄宗英发表《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一文的2002年12月,还有其他九位历史现场见证人健在。这中间就有当初扶持黄宗英走红影坛的伯乐、著名电影导演陈鲤庭;以及被其呼之为大姐的亲密同事,著名戏剧、电影编剧王元美……
第二章 1957年7月7日晚:历史现场相与析……………………………… 10
出席座谈会一个小圆桌一个小圆桌地围坐的其他35位人士,是否如同黄宗英所说的那样:事先早早被告知当晚毛泽东接见?她亲口指证的那个“右下角一”真的是罗稷南吗?会后,因被毛泽东一个回答“吓得肚里娃娃儿险些蹦出来”的32岁孕妇黄宗英,是否真的如同她相隔45年后说的那样:请了“三四天”保胎假?她为什么只字不提毛泽东同她和赵丹之间的谈话内容?
第三章 2005年7月4日夜晚,天气实报 …………………………………… 56
此刻,已是“毛罗对话”的45年之后,是2002年7月4日的丑时。窗外雨声暴雷接连向我奔来,光的闪裂,雷的撞击,一切似乎被吞噬了。“也巧了,当年在上海新康花园写回忆阿丹的文章,入夜后也是风雨交加。这一次写文章回忆罗稷南,北京的7月4日晚上也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读了上述黄宗英对外一再强调的这个说法,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2002年7月4日晚间北京城区的真实气象,包括黄宗英特别强调的丑时,真的是这样令人揪心可怖吗?
第四章 毛泽东和蔼可亲:黄宗英等亲聆者说 ……………………………… 60
1957年7月12日出版的《文汇报》,用一个半版的篇幅,以《和毛主席一次亲切的会见》为题,刊登了包括黄宗英在内的13位人士的发言内容,黄宗英在发言中说道:我和赵丹在七?6?1七晚上见过毛主席后,第二天一清早,就把这件大喜事告诉了我们的孩子,孩子也高兴极了,问我们:“毛主席为什么找你们谈话啊,你们是劳动模范吗?”我们听了很惭愧,我们对孩子说:“我们不是,是毛主席要我们好好工作,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毛主席的召见,对我们将永远是*有力的鼓舞,*严格的督促。
第五章 1957年:赵丹先生属于左派阵营 …………………………………… 72
1957年的赵丹先生是一个背负着什么样命运的人?他的表现又如何?是否如黄宗英说的那样:1957年,赵丹一直陷身于新账旧账连着算的“风雨飘摇”中,不断地“挂钩上纲写检查”,如履薄冰,险些滑入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右派深渊……赵丹“与石挥他们合写的一篇文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篇文章?赵丹为什么能在反右斗争刚一收尾就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章 关于“毛罗对话”等情况的通报……………………………………… 86
“毛罗对话”的真实内容是什么?
1957年7月7日晚上,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咖啡厅座谈会上回答罗稷南的话,实际上,是其四个月前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同一话题多次讲话精神的重申。
第七章 与黄宗英商榷:此遗言,非彼遗言 …………………………………95
第八章 赵丹为什么未被获准出演周总理 ………………………………… 105
附录
参加1957年7月7日座谈会的各界人士简介 ……………………… 109
为历史瞬间留影的徐大刚先生 ………………………………………… 121
毛泽东与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 …………………………………………126
电影《武训传》批判始末 …………………………………………………132
本书作者质疑“毛罗对话”著述一览表 ………………………………… 136
民间流传的“毛罗对话”五个版本 ………………………………………139
下篇 “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章 “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145
说到毛泽东的心是与鲁迅的心相通的这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有一个人的观察、体会尤为深刻。他就是深得鲁迅呵护与扶持,因鲁迅为之撰序的小说《八月的乡村》一举成名的萧军。在1944年3月22日写于延安的日记中,萧军这样写道:“鲁迅———对于中国国民性认识底深刻性、韧性,战斗的精神,严肃性,深沉性,这和毛泽东底对中国社会、历史、政治人士的全面性……正是对照的。……鲁迅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正被毛泽东具体而实现了。他们底关系是宽与深,灵魂与肉体,一致的,相成的……”
第二章 在毛泽东和鲁迅之间架起桥梁 …………………………………… 167
冯雪峰抵达中央苏区时,适逢毛泽东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排挤,被排除在中央领导核心之外……冯雪峰的到来,令极具文人气质的毛泽东有了排遣心中郁闷的对象。毛泽东经常到冯雪峰的住处促膝长谈,话题*多,也是毛泽东*感兴趣的是鲁迅和鲁迅的作品。
一天,毛泽东又来到冯雪峰住处,开门见山,且十分风趣地提议道:“今晚我们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
冯雪峰自1933年12月抵达中央苏区,到1934年10月与毛泽东一起跟随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里,他在毛泽东和鲁迅之间架起了一座相知相通的桥梁。
第三章 诗心相通 出神入化 ……………………………………………… 178
正因为毛泽东从根本上读懂了鲁迅,所以,毛泽东1961年在为鲁迅八十周年诞辰作诗时,真切地回顾了30年代上海文化战线上左翼力量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之间展开的这段“刀光剑影任翔旋”的斗争史。当年的鲁迅,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实施的异常残酷的文化“围剿”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一代伟人的。鲁迅不仅推动了国统区左翼文学运动和中国文化革命的深入开展,还强有力地配合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湘赣闽、鄂豫皖农村根据地对蒋介石军事“围剿”的斗争。因此,作为同一年代顽强、英勇地反击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领导人,毛泽东的感受是十分深刻的,对鲁迅的诗作自然也能产生共鸣,因而赞赏有加。
第四章 与鲁迅书长相随 …………………………………………………… 198
毛泽东真正有意识地搜寻和阅读鲁迅的著作,是在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以后……设在延安的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图书馆,是全延安城唯一可以称得上是图书馆的地方。一天,闻讯而来的毛泽东在那里翻阅书籍时,突然发现有一批鲁迅著作的选本。喜出望外的毛泽东立马借走了三本回去仔细研读。几天后看完,他即让秘书退回,另外借了几本。到了第三次,他干脆让秘书把那里所有鲁迅著作的选本和单行本全部借了回来,供自己反复阅读。
一套由上海“复社”1938年出版的20卷《鲁迅全集》,后来被毛泽东完整无缺地从延安带到了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带进了中南海,直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在其所有卷集的篇章中,都留下了毛泽东阅读时留下的批注。
第五章 对“阿Q”的独特理解 ……………………………………………… 211
毛泽东在同人谈话或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引用鲁迅的早期名著《阿Q正传》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对《阿Q正传》及其《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毛泽东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其原因在于毛泽东对中国农民的本质有着入木三分的认识。
自1933年的井冈山时期起,毛泽东谈《阿Q正传》和阿Q,持续了三十三个年头。
第六章 “圣人”和他的学生们 ……………………………………………… 227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1937年10月19日于陕北公学《论鲁迅》鲁迅是中国的**等圣人,中国的**等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圣人的学生。———毛泽东:1971年11月20日于接见武汉地区党政领导人时的谈话
第七章 开启全面传承民族魂的崭新里程碑 ………………………………3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鲁迅精神弘扬与传承的力度。习近平同志的这个弘扬与传承,既承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学用结合融会贯通民族魂内涵的优良传统,又有着其独到的高屋建瓴的时代鲜明特征。习近平同志熟谙鲁迅著作,对鲁迅的一些观点与主张的评析恰到好处。在他所作的一系列相关重要讲话中,一再提及鲁迅并且将鲁迅精神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亦即中国梦的实现,当代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命运和风云际会的时代命运,有机,而又深深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这些有关鲁迅、鲁迅作品、鲁迅精神的阐释,亲切、随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如同和你面对面地聊家常一样: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且又紧密联系实际,一针见血,贬斥时弊。
第八章 爱屋及乌扬鲁迅 …………………………………………………… 323
战争年代,从延安到新四军及各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对投奔革命而来的鲁迅学生,以及与鲁迅有过交往的文化人士,无不满腔热忱地给予接待与厚爱。丁玲如此,萧军如此,黄源如此。连曾与鲁迅发生过激烈论战的成仿吾,以及遭到过鲁迅痛批,一时间“走投无路”的徐懋庸,也都受到了应有的礼遇及妥善安排。当年在延安,仅萧军一人就收到了毛泽东给他的10封亲笔信函,还进行了数十次谈话。尤令萧军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先后两次主动前往他的住处探望。
附录:文史界*早质疑“毛罗对话”的三篇评论(按发表先后顺序)
谢泳 辨析一个历史细节
———对“鲁迅如果活着会如何”的理解 ………………………… 381
陈晋 “鲁迅活着会怎样?”
———罗稷南1957年在上海和毛泽东“秘密对话”质疑 ……… 385
秋石 爱护鲁迅是我们共同的道义
———质疑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 397
后记:求是正未有穷期 ………………………………………………………… 41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秋石,原名贺金祥,鲁迅故里人,先后与三十余位鲁迅学生、左翼作家及延安文艺前辈交往相叙,业余从事左翼文学研究三十七年。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鲁迅研究中心暨绍兴鲁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以在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多领域坚持反历史虚无化著称的中国作协九大特邀代表。著有《聚讼纷纭说萧军》《我为鲁迅茅盾辩护》《两个倔强的灵魂》《呼兰河的女儿萧红》《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小说家的假期
¥21.8¥5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5¥29.8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7.8¥29.0 -
旷古完人 王安石
¥14.7¥42.0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1.3¥42.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6¥5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在彭德怀身边
¥6.6¥22.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鲁迅与那个时代的战争
¥14.4¥48.0 -
三毛传
¥8.0¥38.0 -
梁晓声自述
¥15.4¥48.0 -
陶渊明传论
¥9.6¥26.0 -
民国漫画风范
¥13.3¥39.0 -
两宋人物
¥9.8¥19.2 -
最后的军礼-忆孙立人将军
¥10.0¥28.5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2.0¥68.0 -
胡适:努力人生
¥12.2¥38.0 -
孙传芳-北洋铁翼
¥9.9¥29.8 -
李白传
¥1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