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研究

1星价 ¥35.0 (7.0折)
2星价¥35.0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62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88页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16196274 ; 978-7-5161-9627-4

内容简介

本专著以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 兼及其政论创作, 借助文本分析、形上归纳等研究方法, 通过文本细读, 在对托尔斯泰小说中各类人物的生活样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深入考察了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的特质及其在小说中具体而微的审美意蕴。本书稿所运用的“自然”这一字眼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对作家思想及其笔下人物生命特征的一种概括。“按照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方式去生活”是为托尔斯泰自然生命观的核心内容。作家的这一观念与其对大自然的认识息息相关, 而其笔下的下层人民及正面的贵族女性形象往往呈现出一种自在自然的生命特征, 那些“思想”的人物即“忏悔贵族”则折射出一种自为自然的生命态度。

目录

绪论:缘起、意图和方法

**章 自然至善:列夫·托尔斯泰生命观的底色
**节 自然为本:生命存在的要义
第二节 自然至善:生命观的底色
第三节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与其小说创作

第二章 大自然形象与自然生命观
**节 大自然与生命的自然性
第二节 大自然与人物对生命的感悟
第三节 《哥萨克》与自然之子
第四节 活跃的生命:娜塔莎·罗斯托娃及其同貌人

第三章 农民形象与生命的自在自然
**节 《霍尔斯托梅尔》:农民自然生命的隐喻
第二节 农民形象与素朴的生命理想
第三节 农民形象与自然的生存方式
第四节 普拉东·卡拉塔耶夫的生命意蕴

第四章 贵族形象与生命的自为自然
**节 《家庭幸福》:生命向自然回归
第二节 《安娜·卡列宁娜》:对自然生命形态的崇尚
第三节 康斯坦丁·列文的生命求索
第四节 安娜·卡列宁娜的生命搏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一(主要人名)
索引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索引三(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研究》:  国内中西方哲学研究专家张世英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两种“为道”的传统:“一是道家的无道德意义的‘道’;一是儒家的有道德意义的‘道’”。这种观点颇有道理。总体上看,道家的人生观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自在自然,它认为自然在人的身上初始便是至善,所以在日常所应做的主要是顺其自然。而儒家所体现的则是一种自为自然,它并不否认人本身的善性,但更注重后天的教化和培养,以使这种善达到至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儒家平时所注重的是力为,这里面所体现的正是儒家的道德形而上的生命观,但可以看得出,儒家也并没有排斥,而是极为重视生命的自然性方面,这反映在其对生命境界追求的过程之中,也表现在对这一生命境界所追求的结果上。譬如孔子(前551-前479)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这种生命境界所应达到的目标的体现。当然,这里面的自然也恰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或许这两个方面也正反映了儒、道两家人世和出世的特点。  综观古今中外思想家及思想流派对于生命自然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处社会中,其身上的这种本性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来自社会文明对人的消极影响,所以,无论他们具体采取什么方式和手段去避免或者减少这种消极影响,但去除那些由习染而得的恶,保持内心善的本性澄明而不被遮蔽,大都是哲学史上的生命自然范畴的共性的追求和认识。  其实,虽然哲学史上关于生命的自然范畴的论说不乏深奥难懂之处,但就这一范畴所谈及的生命自然性的内涵本身而言,并不费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返璞归真、返元还本等在很大意义上所讲的就是与之相类似的问题,这些词语中的宾词所指的即是人之为人的本然的东西,由此我们也更加明确地看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均有一种生来即有的善的本性,同时身处社会中也面临保持和保全这种生命自然性而不致迷失自我的一种现实任务,因此,生命的自然性既体现为一种生命的品格和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为一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简要地考察历史上作为生命存在范畴的“自然”的发展、变迁及其内容的具体方面,我们或可以认识到,对于生命的自然范畴而言,它有着历史继承性,也就是它后来的出现往往是对前期这一思想的一种反拨和再发展;同时,这一范畴也具有跨民族的特征,它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那里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倡导和推重,从中可以看出,求真存善是人类净化自我的共性的愿望和要求。因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研究》所要谈及的列夫·托尔斯泰思想中的有关生命的自然观(不独表现在其政论作品中,而且也鲜明地体现在其小说中)并不是兀自出现、毫无来自的。实际上,他对生命自然性的认识既具有鲜明的个人独具的方面,而且同样也具有历史上这一范畴的共同特征,在下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

作者简介

  张兴宇,1974年生,山东郓城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和文学翻译。迄今参与撰写、翻译学术著作5部,在《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