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蛇传的现代诠释

包邮白蛇传的现代诠释

¥55.4 (5.6折) ?
1星价 ¥55.4
2星价¥55.4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114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20311489 ; 978-7-5203-1148-9

内容简介

白蛇传是中华民族的著名传说,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亮丽瑰宝。现代以来,不少作家屡屡以白蛇传为素材进行创作,产生了小说、戏曲、话剧、影视、现代舞等诸多样式的文艺作品,不仅形式丰富,而且表现精彩,影响巨大。本书采用互文性理论和文学社会学方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整合、分析了近百部白蛇传作品,提取其中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学术理论意义的问题。白蛇传的改写要有现代意识,改写的主题和流露的思想、情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符合人类文明的现代进程。悲剧性与大团圆是白蛇传改写中两种常见的情感基调,只要运用得当,都是可取的。形式的变化对于改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不同的体裁,对于白蛇传的发展、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白蛇传并非是僵死的,它尚存生命活力,这一原型等待着那些有创造力的文艺家来开掘。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章 白蛇传:从宋话本到民初小说

**节 发轫之作:《白蛇记》抑或《西湖三塔记》

第二节 基本定型: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三节 走向成熟:黄图珌、方成培、梦花馆主等人的作品

第四节 狗尾续貂:弹词《义妖传后集》、小说《后白蛇传》

第二章 黑暗中的启蒙霹雳: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

白蛇传改写

**节 爱情的伟大:向培良的诗剧《白蛇和许仙》

第二节 爱情的神:高长虹的话剧《白蛇》

第三节 女人?爱?苦痛:顾一樵的话剧《白娘娘》

小结 表现主义与白蛇传的启蒙色彩

第三章 去奇幻的“现实化”风格:世纪三四十年代的

白蛇传改写

**节 不问鬼神问科学:谢颂羔的小说《雷峰塔的传说》

第二节 囤积居奇的奸商:秋翁的小说《新白蛇传》

第三节 虚假的爱情与黑暗的世相:卫聚贤的

话剧《雷峰塔》

第四节 不完整的“异端”:刘念渠的剧本《白娘子》

第五节 烦恼人生:包天笑的小说《新白蛇传》

小结 “现实化”改写的得与失

第四章 政治枷锁下的公式化生产: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白蛇传改写

**节 从《金钵记》到《白蛇传》:田汉的白蛇传改写

第二节 反迷信与反暴政:徐菊华改编的京剧剧本

《白娘子》(草本)

第三节 改进的民众通俗读物:姚昕编撰的《白娘子》

第四节 女性的悲惨命运:何迟、林彦的《新白蛇传》

第五节 种性优越论的驳斥:丁西林的古典歌舞剧

《雷峰塔》

第六节 安得长风扫阴霾:川剧《白蛇传》

第七节 评剧、越剧等戏曲《白蛇传》

第八节 迎合中的悲剧意识:张恨水的小说《白蛇传》

第九节 积极回应“戏改”的小说:赵清阁的《白蛇传》

小结 政治意识形态造成改写的公式化弊端

第五章 众声喧哗:世纪年代以降我国港台地区及海外的

白蛇传改写

**节 祭坛上的呐喊:大荒的长诗《雷峰塔》

第二节 誉满全球的经典舞剧:林怀民的云门舞剧

《白蛇传》

第三节 民族传统与现代观念:刘以鬯的实验小说《蛇》

第四节 法与情的错误对决:李乔的小说《情天无恨》

第五节 “四角纠缠”与“文化大革命”批判:李碧华的

小说《青蛇》

第六节 小剧场的前卫之作:田启元的《白水》《水幽》

第七节 “人畜何处分?”:陈庆龙的小说《蛇的女儿》

第八节 复杂的情爱:严歌苓的《白蛇》与周蜜蜜的《蛇缠》

第九节 母子乱伦,悲剧抑或闹剧:赵雪君的京剧剧本

《祭塔》

小结 独出机杼是改写成功的**条件

第六章 百花齐放:世纪年代以降大陆的白蛇传改写

**节 “义贯长河”:萧赛的小说《青蛇传》

第二节 “岂能自顾贪情欢”:高舜英的京剧《青蛇传》

第三节 荒唐的“留根”:沈士钧的长篇小说《青蛇新传》

第四节 拘泥原貌的失败:孙蓉蓉的《白蛇传》、罗湘歌的

《白蛇》、吴锦的《白娘子新传》

第五节 人性的反思:芭蕉的《白蛇?青蛇》和包作军的

《后白蛇传》

第六节 放荡的书生许仙:邱振刚的小说《许仙日记》

第七节 人妖之别与人心之恶:罗怀臻的新编越剧

《许仙与白蛇》

第八节 身份认同?人性批判?历史反思:小说《人间》

小结 摆脱政治羁绊后的改写

第七章 有关传说改写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

**节 现代意识:传说复活的基点

第二节 悲剧与大团圆:改写的两种情感基调和模式

第三节 “有意味的形式”:改写的重要指南

第四节 穿越时空:白蛇传的永恒光彩

附录 本书主要研究的与白蛇传相关的作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白蛇传的现代诠释》:  另一个故事情节略有不同:凤翔节度使的侄子李琯,担任金吾参军,他出去游玩,在安化门外看见一辆华丽的白牛车,车子跟随着两个姿容美丽、穿白衣骑白马的女仆。李琯是贵家子弟,不知道检点、约束自己,跟随着车子一直来到奉诚园。一个女仆招他进入园中。黄昏后,一个十六七岁、艳若神仙的白衣女子与他相见。第二天回家后,李琯脑裂而亡。家人询问,奴仆讲述了事件经过。全家人都感到冤枉、害怕,马上命令仆人去头天晚上的住处查看,只见一株枯槐树中,有大蛇盘曲的痕迹,于是伐树,但没有发现大蛇,只有几条白色的小蛇,把它们杀掉后返回。  这两则故事与魏晋志怪小说无殊,以极为恐怖的情节来警告世人勿事冶游、贪恋美色。故事地点、时间、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与白蛇传无涉,仅有美女为白蛇所变这一点与白蛇传相似,故而不足以认定其为白蛇传的源头。戴不凡就驳斥了把《白蛇记》看作《白蛇传》胚胎的说法:“实际上,这篇唐人小说中除了一条能变美妇的白蛇精以外,和现在的‘白蛇传’很少相同。‘白蛇记’虽是一篇神怪小说,但却寓有叫人不可追求自由幸福之意。……要说‘白蛇记’与‘白蛇传’有什么瓜葛的话,那只有这一点:在思想内容上,后者恰好是对前者的一个否定。”  ……

作者简介

李斌(1979— ),男,山东济宁人,文学博士。2010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为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省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