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多维理路研究-制度.机制与路径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多维理路研究-制度.机制与路径

1星价 ¥58.9 (4.6折)
2星价¥58.9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754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9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520307543 ; 978-7-5203-0754-3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多维理路研究:制度、机制与路径》围绕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理论建构、历史进程、现实困境、国际比较、战略系统、制度体系、整合机制和推进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向世界讲述了经济绿色发展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提出了经济绿色发展的“中国行动”和“中国方案”。

目录

导论 开创经济绿色发展新时代
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理论源流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
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融人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认识误区与现实困境
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认识误区及批判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第四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国外实践与经验启示
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国外实践
第二节 国外实践对中国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战略框架与运行系统
节 “五位一体”总布局视域中的生态文明融人经济建设
第二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
第三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战略框架
第四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运行系统

第六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制度创新与机制整合
节 制度与机制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核心要件
第二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协同制度创新
第三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整合机制设计

第七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载体选择与推进路径
节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载体选择
第二节 规划推进路径——以功能区规划为例
第三节 产业推进路径——以农业现代化为例
第四节 空间推进路径——以新型城镇化为例

结语从理性到行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多维理路研究:制度、机制与路径》:
  四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市场与社会:一个初步框架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是一项巨系统工程,内容极其丰富,是一个覆盖、市场和社会多个层面,跨越微观、中观和宏观多个层次,涉及、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既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格局的布局,又有经济发展的规划、实施和监管;既是多元主体在交互作用中从利益分离到利益共享的过程,又是实现经济子系统与自然生态子系统从二元对立到协同发展的过程。因此,生态文明融人经济建设具有双重意涵:一是从横向主体来看,就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融入行为主体的决策、市场行为主体的经济决策、社会行为主体的公众参与等方面;二是从纵向过程来看,就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贯串到自然环境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再生产、决策制定与调适以及公众社会过程等环节。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维度,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都内在地包括“一市场一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要求从横向互动与纵向协同的维度构建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一市场一社会”分析框架。
  (一)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假设
  “一个主权国家的经济政策要承担政治和经济的双重使命,因而为制定出一个纯粹的经济政策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经济政策的窘境主要是由于对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的理解不同造成的。”①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经济议题具有不同目标和价值理解。因此,推进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必须在对多元行为主体的行为假设和价值判断基础上,深刻认识到行为主体的多元性及其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
  ,行为假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呈现的社会阶级对抗和社会利益冲突中建构国家理论模型,揭示了国家的产生、本质及其走向消亡的必然逻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决策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就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而言,尽管诸多利益群体已形成了利益固化藩篱,但仍然是基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战略需要而主导政策行为和政策制定,具有相对独立的。现阶段,中国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为,促进经济绿色转型。但对于已形成的多元社会阶层格局而言,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主体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影响经济社会战略抉择和走向。总体上,中国已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行政过程与社会过程有机结合的决策模式。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具有对社会进行有效治理的职能;但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虽在本质上与纯经济主体(如企业)具有较大不同.但仍可以将其视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性产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建设中心的主导下,行为模式有如下特征:一是,也要追求利益大化,实现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综合目标,只是在不同阶段其目标排序及其权重有所偏向;二是,人格化的具有有限理性和掌握不完全信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世界中,只能从有限信息中设计实施方案和优决策,可能会陷入“失灵”。
  ……

作者简介

翟坤周(1985-),四川旺苍人,四川大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西南科技大学“龙山学术人才”青年学者,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四川青少年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农业部“十三五”规划委托项目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1项;参与撰写专著4部;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改革》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索引。曾获四川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及四川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比赛三等奖等荣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