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日本教育工学本土化创新之路研究

日本教育工学本土化创新之路研究

1星价 ¥38.2 (4.9折)
2星价¥38.2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72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20307253 ; 978-7-5203-0725-3

本书特色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新兴学科,其中有很多新的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虽进行过多次解决但并未达成统一理解的问题,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解与探讨方式,而对日本教育工学(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考察不失为一种能重新认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一种手段,并且中日教育技术学科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而文化就是技术背后的那双无形之手。孙立会著的《日本教育工学本土化创新之路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在阅读大量日本教育工学相关文献基础上,访谈了当前比较活跃的十几位日本教育工学专家,参加了与日本教育工学相关的学术年会,对日本教育工学发展的历史、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实践领域等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关系*为重要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察,做出五个基本结论。

内容简介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新兴学科,其中有很多新的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虽进行过多次解决但并未达成统一理解的问题,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解与探讨方式,而对日本教育工学(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考察不失为一种能重新认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一种手段,并且中日教育技术学科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而文化就是技术背后的那双无形之手。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在阅读大量日本教育工学相关文献基础上,访谈了当前比较活跃的十几位日本教育工学专家,参加了与日本教育工学相关的学术年会,对日本教育工学发展的历史、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实践领域等与国内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关系*为重要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察,做出五个基本结论。

目录

绪论 教育技术学科的一种觉醒
一 教育技术学科之困境:一个永无止境追寻的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二 一种觉醒:回到原点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 学理追寻:理论与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线
四 转换思维:中曰比较的再尝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章 日本教育工学的历史研究
节 美国教育技术思想的引入
一 美国教育技术思想的时间流变
二 教育工学与AECT
三 教育工学思想的内化与延伸
第二节 教育工学之“工”
一 “工”与Technology
二 工之本身
三 土与《天工开物》
四 工与工学
第三节 教育工学的历史变迁
一 教育工学的孕育期
二 教育工学的初创期
三 教育工学的发展期
四 教育工学的转换期
五 教育工学的智能化时期
小结 历史的本真之意
第二章 日本教育工学的理论研究
节 教育工学的理论体系
一 基础理论
二 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教育工学与接近领域之关联
一 教育工学与教育学
二 教育工学与其他学问领域
第三节 教育工学的学术品格
一 教育工学的目标
二 教育工学的原理
三 教育工学的信仰
小结 理论本源性之追问
第三章 日本教育工学的方法研究
节 实践取向的教育工学方法论
一 教育工学研究的指向性
二 认识论与教育工学之方法
第二节 教育工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一 教育工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立会,男,廊坊师范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日本关西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一项,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电化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5篇以上,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方法、中日教育比较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