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775560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37755603 ; 978-7-5377-5560-3

本书特色

《三部六病初级教程》适用于对三部六病学术初步了解以后,进一步探讨三部六病学术的理法方药体系的中西医学生和临床工作者。本教程深入浅出地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哲学、体质气质学、疾病控制学等相关内容尝试性地探讨中医现代化的路径。试图走出一条既非传统的、也非现代的,既非西医的、又非中医的,但却是中国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新中医体系。
三部六病初级教程共分三部六病纲要和三部六病导论两部分。
三部六病纲要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章 思辨框架。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三个系统构成,它们是表、里、枢,合称三部。三部为病,则表部形成表阳病,表阴病;里部形成里阳病,里阴病;枢部形成枢阳病,枢阴病,合称六病。
第二章 整体内涵。构成人的两类物质,一是动态性的气血,一类是静态性的框架,两类物质动静相依,体用互补,共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运动和生理功能。其整体协同性表现在如下八个方面:气血的统一性、生态的自组性、层次的有序性、结构的功能性、动态的平衡性、形神的一致性、天人的合一性、意志的主导性。《三部六病初级教程》适用于对三部六病学术初步了解以后,进一步探讨三部六病学术的理法方药体系的中西医学生和临床工作者。本教程深入浅出地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哲学、体质气质学、疾病控制学等相关内容尝试性地探讨中医现代化的路径。试图走出一条既非传统的、也非现代的,既非西医的、又非中医的,但却是中国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新中医体系。 三部六病初级教程共分三部六病纲要和三部六病导论两部分。 三部六病纲要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章 思辨框架。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三个系统构成,它们是表、里、枢,合称三部。三部为病,则表部形成表阳病,表阴病;里部形成里阳病,里阴病;枢部形成枢阳病,枢阴病,合称六病。 第二章 整体内涵。构成人的两类物质,一是动态性的气血,一类是静态性的框架,两类物质动静相依,体用互补,共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运动和生理功能。其整体协同性表现在如下八个方面:气血的统一性、生态的自组性、层次的有序性、结构的功能性、动态的平衡性、形神的一致性、天人的合一性、意志的主导性。 第三章 理性规范。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分为整体辨证、系统辨证和局部辨证三大体系。证的研究包括:证有四性、病有四类、脉有四象;辨证的规范化包括:辨病位(三部、四腔、局部),辨病性(寒、热、虚、实,气、血、精、液,增生、萎缩);论治的规律化包括:纠偏疗法和协调疗法。纠偏有六病纠偏、气血纠偏、局部组织器官纠偏,协调有三部和解、整体协调、局部调理。治疗有辨证定方、辨态定方、辨病定方。

内容简介

本教程深入浅出地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哲学、体质气质学、疾病控制学等相关内容尝试性地探讨中医现代化的路径。试图走出一条既非传统的、也非现代的,既非西医的、又非中医的,但却是中国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新中医体系。适用于对三部六病学术初步了解以后,进一步探讨三部六病学术的理法方药体系的中西医学生和临床工作者

目录

三部六病纲要 **章 思辨框架 **节 三部的划分 第二节 六病的产生 第二章 整体内涵 第三章 理性规范 **节 证的研究 第二节 辨证的规范化 第三节 论治的规律化 三部六病导论 **章 易理篇 **节 《周易》与象数 第二节 《周易》与历法 第三节 《周易》的哲理 第四节 古天文历法对中医思辨框架的影响 第五节 《周易》对《伤寒论》的影响 第六节 释名 第二章 生理篇 **节 人体生命的形式 第二节 人体结构的划分 第三节 三部系统的统一性 第四节 经脉学说的理论渊源 第五节 五行学说与脏象学说的缺陷 第六节 六时与人体生理 第七节 体质与气质 第三章 病理篇 **节 病因及入侵途径 第二节 病机病理 第三节 三部开合枢功能失常 第四节 整体气血升降失衡与局部组织结构障碍 第四章 辨证篇 **节 辨病与辨证 第二节 取证 第三节 辨证 第四节 三部六病的辨证体系 第五节 整体气血辨证体系 第六节 局部框架辨证体系(略) 第五章 论治篇 **节 论治原则 第二节 纠偏疗法 第三节 纠偏疗法常用方法 第四节 纠偏疗法在三部中的应用 第五节 整体与局部纠偏疗法的应用 第六节 协调疗法 第六章 方药篇 **节 药能 第二节 组方 第三节 方剂的归类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文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风湿免疫病、肿瘤病、老年病,对心身疾病尤为独到。 现任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生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会社区卫生分会会长。 曾获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届名医”、山西省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等荣誉。 担任山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医组成员。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山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编学术著作11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研制开发了六类制剂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