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43800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4页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504380098 ; 978-7-5043-8009-8
内容简介
电视综艺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电视节目中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并且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电视综艺真正发展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却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电视事业的大发展而经历了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因此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程进行从纵向到横向的梳理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试图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从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沿革的角度对电视综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在每一个阶段里,从横向的角度对电视综艺的发展概况、发展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厘清每一阶段电视综艺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变迁变革。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对电视综艺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去找到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以及能够解开这些困境的办法。
目录
**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界定:电视艺术、电视文艺、电视娱乐、电视综艺的变迁与沿革
二、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之“电视综艺”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路径与方法
**章 准备期(1958~1989年)
**节 中国电视文艺的萌芽与诞生(1958~1965年)
一、直播时代的早期电视文艺
二、三次“笑的晚会”开启的电视文艺本体化探索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电视文艺(1966~1976年)
一、“文革”节目占领荧屏,电视文艺事业陷入停滞
二、制播技术得到发展,为复苏奠定基础
第三节 电视文艺的复苏与生长(1977~1989年)
一、电视文艺栏目的恢复与创办
二、“春晚”模式成80年代电视文艺经典代表
三、文艺竞赛类节目兴起,成早期益智游戏节目雏形
四、文艺栏目多样化发展与综艺娱乐类栏目初探索
第二章 起步期(1990-1996年)
**节 电视综艺形态与观念的孕育成型
一、“综艺”概念正式形成
二、央视成电视综艺探索主阵地,内容形态的探索扩大化
第二节 娱乐属性强化,内生与外部互动生长
一、娱乐属性强化,审美属性多元探索
二、商业属性得到开发,品牌化成发展之道
三、内生性与外部互动下的综艺成长路径
第三节 电视综艺的平民化和社会性探索
一、叙事方式和语态的平民化趋向
二、主题与内容的社会性追求
第三章 成长期(1997~2003年)
**节 综艺娱乐节目强势崛起
一、《快乐大本营》带动游戏类综艺节目兴盛荧屏
二、《玫瑰之约》将相亲交友搬上电视
三、《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游戏节目兴盛
四、真人秀节目初步探索
第二节 省级卫视娱乐化突围
一、省级频道上星。综艺节目成突围路径
二、港台、欧美电视娱乐的影响与互动
第三节 电视综艺市场化与制播分离探索
一、电视综艺制播模式探索发展,社会化公司出现崛起
二、电视综艺市场属性进一步增强,商品属性得到开发
第四章 发展期(2004-2011年)
**节 发展概况
一、素人选秀的兴盛与没落
二、“后选秀时代”的探索
三、相亲交友类节目崛起兴盛
第二节 发展特征
一、素人成绝对主角
二、真人秀泛化、故事化成综艺节目叙事核心
三、山寨与引进国外模式节目渐成趋势
四、商业化、大片化、主流化成趋势
五、大众文化强势崛起、精英文化失落让位
第三节 生态环境
一、卫视频道相继崛起、竞争开始成为主旋律
二、行政与政策调控成影响综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综艺节目市场、商业价值初步释放
第五章 爆发期(2012-2016年)
**节 发展概况
一、《中国好声音》带动歌唱类节目回潮
二、《爸爸去哪儿》带来韩式户外真人秀热效应
三、《奔跑吧兄弟》引发明星真人秀狂潮
四、题材、类别的特色化、多样化探索实践
第二节 发展特征
一、明星取代素人开始占领综艺荧屏
二、综艺节目数量激增、季播成发展趋势
三、大投入、大产出成标配、商业价值极大释放
四、制播分离成趋势、社会化公司崛起
五、引进模式被迅速消耗、原创和联合研发探索尝试
第三节 生态环境
一、竞争环境:内外夹击、综艺节目渐成竞争主体
二、政策环境: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走向
三、市场环境:资本进入、市场空间与风险并存
四、交流环境:从欧美到韩国、从开放到自主
第六章 困境与博弈:中国电视综艺的现实与未来
**节 原创乏力困境与解困
一、港台、欧美、韩日:电视综艺模仿与引进路线变迁
二、困境与解困:原创乏力亟待破局
第二节 同质化困境与解困
一、电视综艺陷同质化发展怪圈、同质化成长期摆脱不掉的泥淖
二、同质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同质化解困之道
第三节 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博弈
一、双重属性与多重博弈
二、博弈之下:良性市场生态与高效行政管理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第四节 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博弈
一、大众的崛起与精英的失落
二、博弈中的对抗、妥协与合作、共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节选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里,以“春晚”为代表的电视晚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80年代代表性的电视文艺样式,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极大欢迎。并且这种样态一直延续到今天,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体现出其生命力之强。在这一时期里,大量的带有娱乐化属性的电视竞赛类节目兴起。成为电视荧屏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80年代人们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后来的娱乐节目内容样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0年代,大量专门化的文艺栏目兴起。栏目化的传播方式形成了与观众的固定约会,文艺栏目内容五花八门,雅俗并进,为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纵观“文革”结束到整个80年代,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逐渐恢复并经历了一个逐渐开放的过程,而电视也随着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电视工作者在这一时期里进行了火热的创业和探索,电视内容本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长和发展,而且这种探索本身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与外部各种要素的对接和互动中完成的。80年代开始。电视成为人们社会文化和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里,虽然现代意义上的电视综艺并没有出现与大规模发展,但是在多方面的探索已经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准备,这也是90年代开始,电视综艺迅速出现和发展的原因所在。 一、电视文艺栏目的恢复与创办 1976年开始,“文革”接近尾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开始了恢复和发展。拨乱反正在很多领域展开,电视也不例外。在“文革”结束后。电视也在努力一点点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和样貌,改变“文革”时期电视文化荒漠化的状况。这时候,一批文艺节目得以恢复和创办,而电视也开始成为拨乱反正的先锋地。为被禁锢了十年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动力。 在这一时期里,在电视文艺领域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关注。首先是在1976年12月21日,《诗刊》编辑部主办了一场诗歌朗诵音乐会。北京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在这场音乐会上,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的许多文艺工作者都重新登场,许多在“文革”时期被迫害打压的文艺节目也在这场诗歌音乐会上重新与大众见面。这场诗歌朗诵音乐会意义重大,它被看作是掀开了文艺界拨乱反正的序幕。 紧接着。在1978年2月6日。北京电视台在十多年之后又再次举办了电视晚会——**次春节联欢晚会,许多文艺界著名人士都出席晚会并表演了节目,预示着大众文艺在电视上的进一步回归。 1977年,北京电视台文艺部创办《文化生活》专栏,1977年11月又创办了《外围文艺》栏目,对外国优秀文艺作品进行介绍,这两档文艺栏目的创办是电视文艺回归的重要标志。在多年之后人们在电视上又看到了属于正常审美范式的文艺节目。文艺节目也不再被当作是毒草而被束之高阁。打开了大众的眼界也修复着人们因“文革”而留下创伤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京电视台从1978年5月1日开播20年之际,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在这一时期里,电视传输的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电视传播的范围得到扩展,观众基础也不断扩大。 可以看到,在“文革”结束后的几年里,电视包括整个电视文艺都在经历一个恢复发展的过程。尽管步伐谨慎一步步在试探。但被“文革”摧残十年的电视文艺还是得到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这为整个80年代电视文艺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进入80年代。电视文艺整体上迎来一个发展的小高潮。以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艺晚会、电视栏目为代表的电视文艺样态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电视文艺本体的探索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198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举办,并且作为现代春晚的样态一直延续至今,此后,各类电视晚会层出不穷,不同部门、不同主题、不同对象的电视晚会纷纷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成为80年代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道独特景观。这种节目样态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在此时,也有大量电视文艺栏目开播,纵观80年代的电视文艺栏目,既有专题性的文艺栏目,也有综合性的文艺栏目。既有偏重鉴赏性和知识性的文艺专题,也有一部分以娱乐性为主的栏目,而除了中央电视台以外,地方电视台也在这一时期里自办了大量的文艺栏目。栏目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认。让电视文艺开始了固定化的播出样态,并且为其在节目样态上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
作者简介
罗姣姣,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曾在《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担任资深记者,后与团队共同创立自媒体《看电视》并担任主编。专注于综艺节目和影视文化研究,期间发表广播电视专业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发表广播电视行业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数百篇。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4.3¥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文言浅说
¥8.2¥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