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范仲淹传
读者评分
5分

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文化大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8.8 (2.8折) ?
1星价 ¥12.5
2星价¥12.5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tw***(三星用户)

很是不错哦

范仲淹是中国政治家和文化人的典范,其政治意义更大,尤其值得研究。

2024-05-06 19:57:04
0 0
三千卷***(三星用户)

古代名人传记

2023-11-26 18:22:1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86658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06866583 ; 978-7-5068-6658-3

本书特色

《范仲淹传》采用近似直观讲述的方式,十分清晰地梳理描述和表现了范仲淹的曲折人的生经历,很有条理和见地地表达了范仲淹的社会见闻、感受和思想及其重大作为,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文化大家范仲淹的人生重要作为及其生活环境背景情形给予了客观生动的呈现。

内容简介

“千古人物”系列丛书,精选古今各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作为传主,所选书目亦皆名家力作。这里既有晏平四海的帝王将相,也有雍容风华的名士贤达;既有斗酒百篇的文学巨子,也有通天晓地的科学宗匠。读名家,识名人,微察世间通理,洞悉兴替大略。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范仲淹传》,由崔旭著。

目录

壹 发愤苦学
童年
初见姜遵
游学关中
划粥断齑
窖金捐寺
决意自立
睢阳书院
贰 登进士第
登进士第
自,互门户
复姓归宗
叁 初入仕途
河朔吟
一封自荐信
范公堤
为母守孝
执教兴学
药石之言
冒哀上书
三荐王洙
肆 倔强的谏官
秘阁校理
为民请命
七品右司谏
废后闹剧
朋党之争
三出专城
移知润州
伍 将军白发征夫泪
元昊称帝
三川口之战
攻守之争
好水川惨败
定川寨之战
军中有一范,敌人心胆寒
狄青的遭遇
陆 庆历风云
宋夏议和
中枢调整
条陈十事
先拿官制开刀
政敌的反攻
石介帮倒忙
再度守边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柒 烈士暮年
庆历“朋党”,惺惺相惜
自请解职,退居邓州
光耀千古《岳阳楼记》
移知杭州
徙知青州,发挥余热
推崇气节,手书《伯夷颂》
终老徐州
一生节俭,严于治家
设立义庄,惠及后人
诗文革新的先驱
附录
范仲淹年谱
展开全部

节选

《范仲淹传》:
  据说,仲淹曾随继父在池州(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的青阳长山读书数年。后人为纪念范仲淹,便将此山改名为“读山”。
  仲淹九岁那年,继父调任安乡,仲淹母子又随朱文翰西去上任,路过岳州时,他们游览了气势恢弘的岳阳楼,然后乘船穿过八百里洞庭湖到达西岸的安乡县。
  安乡,宋时归属澧州,虽为小郡,却三面皆湖,山清水秀。在县治鹤港之北,有一座道观名叫兴国观,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朱文翰便安置仲淹在这里读书。今天此地还保留有范仲淹读书遗迹,名为“书台夜雨”,是“安乡八景”之一。
  后来,朱文翰回到家乡长山,范仲淹又随之北上,在长山醴泉寺苦读。
  坎坷的身世,贫困的童年,颠沛流离的少年,使范仲淹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感受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同时由于他出身官宦家庭,虽幼年丧父,但毕竟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当时教育的普及程度来说,也算是幸运者了。
  咸平三年(1000年)早春,阴雨绵绵,乍暖还寒。整个长山县城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县城内外四处流传着辽兵进犯的消息。使得长山百姓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北宋初年正是辽国兵强马壮的鼎盛时期,没有幽云十六州作屏障,宋朝根本无险可守,这一直是宋朝的一块心病。太宗赵光义曾多次发大军北上,甚至攻到幽州城下,可惜次次兵败,高粱河之战后再也无力北伐。而辽国经常倚仗强大的骑兵南下骚扰,令边民苦不堪言。
  辽国对大宋觊觎已久,999年六七月问就已屯重兵于河北边境,当时宋廷也调集了重兵在河北设防。九月的时候,宋军与辽兵已在保州交战,宋军主将临阵惧战,为求自保,手握重兵而不迎战,致使宋军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敌军因此得以长驱直人,烧杀掳掠,不到半月便远袭至邢州、焰州一带。1000年正月,敌军又侵犯到瀛洲,突破高阳关,然后从德州、棣州渡过冰封的黄河,进犯淄州……现在敌军离长山已经不远了。
  范仲淹到了学宫以后,听到不少同学也在七嘴八舌地谈论辽兵进犯的事,甚至连先生都露出惊恐不安的神情。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到街上的人行色匆匆,人人脸色凝重,心事重重。街头巷尾四处传播着大宋军队不堪一击、溃不成军,凶残的辽兵四处烧杀掳掠的传言。
  整个长山县城笼罩在一片人人自危的极度恐慌之中,仿佛辽兵已经杀进城来。
  范仲淹虽然没见过辽兵,但从人们的描述中,他分明感受到了辽兵的凶残可怕,他心里也开始充满恐慌,心怦怦直跳。
  刚回到家,母亲就对他说:“赶快收拾东西,准备出去避难。”
  范仲淹问母亲:“去哪儿避难?”
  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辽兵马上就要杀进长山县城来了,我们跟族里的人到山里去避难。”
  “爹也一起去吗?”
  “爹还不能走。他是长山的父母官,还要组织民众抵抗辽兵。”
  第二天清晨,谢氏匆忙收拾了些衣物行李,带着范仲淹和朱文翰另外的儿子跟随朱氏族人一起向长山城外西南方向的山区逃去。
  逃难的人群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向城外逃去。一些官宦人家和大户人家还将财物装满马车、牛车,仆人们搀扶着各自的主人,成群结队地逃命。一时间,路上烟尘滚滚,熙熙攘攘。小孩子的哭闹声,牛马的嘶叫声,人们对辽兵的咒骂以及对宋军的抱怨声混杂在一起,弥漫在城内外的空气中,令人压抑、窒息。
  ……

作者简介

崔旭,女,黑龙江密山人,青年作家,图书编辑,擅长历史题材写作,著有《清宫秘史》《武则天秘史》《李世民》等。文风幽默,点评历史痛快淋漓,自成一格,并拥有大批“粉丝”。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