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湘学.蜀学与区域学术文化

第三届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湘学.蜀学与区域学术文化

1星价 ¥56.2 (7.2折)
2星价¥56.2 定价¥7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7017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9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68701778 ; 978-7-5687-0177-8

内容简介

  《湘学、蜀学与区域学术文化:第三届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高层论坛文集》是第三届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高层论坛的论文集,收入论文40篇,围绕湘学、蜀学与区域学术文化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区域历史文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区域文化及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目录

儒学转型时期新心学的标志性文献
元代蜀学述论
蜀道文化综论
谢浞《春秋》学初探
早期巴蜀佛教的传人路线、人物和学派
杜甫与巴蜀新文学——以《草堂》和白屋诗为中心
试论两晋南北朝隋唐的巴蜀民族文化
论湘学及其学术谱系
论宋前湖湘学术中的重道传统
张栻《论语解》与湖湘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论嘉道以前的船山记忆与船山形象变迁——兼论**公共历史书写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郴州袁子让生平与家世及师友考证
试论王间运对吴之英的影响
湖湘文化与太平天国文化——从文化层面分析太平天国的失败
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研究
曾国藩的治家理念和思想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态度与立场
南学会之设及其精神遗产
南宋湖湘学派的西南基地
罗焌诸子学研究评析
黄兴与熊希龄的乡谊及其党见
陈运溶辑佚方法研究
论李石岑于柏格森直觉哲学之见解
甲午战争对晚清湖南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
胡林翼军事哲学思想略论
曾国藩创先弘毅精神与湖南东征局兴废
论宋教仁的学术思想与贡献
《金陵曾忠襄公祠记碑》及相关问题略考
太平天国时期清方民问崇拜的考察——以关帝与城隍为中心
关于淮扬文化的几点思考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
关于楚、赵剑文化比较
陈寅恪对立统一的历史文化观发微
建立岭南学的几点思考
浙学对湘学的三次冲击
自适国情与五权宪法:钱穆的民主观
《淮南子》与《法言》论“学”之同异
文化整合与《淮南子》的思想构成——兼论汉代淮南文化圈的兴衰问题
展开全部

节选

  《湘学、蜀学与区域学术文化:第三届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高层论坛文集》:  1.眉山刘氏父子  眉山刘氏父子指刘渊、刘彭寿。父刘渊,字学海,号象环,私谥永政先生,宋末出蜀,寓居衡阳,元初荐为永州路学正。子刘彭寿,字寿翁。其不废家学,弱冠即负才俊,辟衡山县教谕,起为教职。延祐开科,彭寿以家学《春秋》试举,乙卯登第,赐同进士出身,后历任将仕郎、桂阳路平阳县丞,岳州路行用库使,承务郎建德路淳安县尹等职。入仕前,刘氏父子皆授徒传业,从学者众。刘彭寿善于在教学中把握学术走向:“初科举未行,公教学者,必以五经四书为本,为文必先理趣而后词章。及科诏颁,悉如公所为教,故高弟冢嗣,以取科举名校文乡间,门生多擢高甲。”  刘氏家族家学渊源深厚,以治《春秋》学名世,刘渊曾“三领乡解,尝以《春秋》冠全蜀”。欧阳玄撰刘彭寿墓志云:“公(刘彭寿)为蜀名家,世明《春秋》之学,自曾祖演至子侣五世,一经相传,科第接武,家多著述。象环先生(刘渊)有《读易记》《易学须知》《春秋例义》《春秋续传记》《左传记事本末》《周正释经》《古今要略》等书,公所校雠,增附不少。其自为书有《四书提要》《春秋泽存》《春秋正经句释》《易诗说》,未脱稿。生平所著文集,门人方汇编之。”  刘氏父子的著述今均已亡佚,但有些学术主张仍可以探知一二。如《春秋》学方面,同为巴蜀学者,刘渊治《春秋》学与黄泽(后文将详细介绍)有不少相通之处。宋元以来,学者主张弃传从经,探求圣人本意,建立新义理体系。元代不少学者都有归纳三传义例探寻《春秋》大义的著作,如许谦《三传义例》、黄泽《三传义例考》等。从书名来看,刘渊的《春秋例义》也属于归纳《春秋》义例的著述,甚至成书时代较黄泽更早,但它的影响力比不上许谦、黄泽等人的著述,今已亡佚。元人研究《春秋》三传,于《左传》略多一些,这是因为,《春秋》经文简单,《左传》详于记事,是研究《春秋》不可或缺的史料文献。黄泽治《春秋》即主张回到三传,特别是《左传》中去,以求得对经义的正确理解。刘渊著《左传记事本末》,重在将《左传》提纲挈领,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关于《春秋》历法,宋以前学者多遵从杜预《春秋长历》,直到胡安国提出“夏时冠周月”说,引起学者对《春秋》正朔问题的热烈讨论,杨时、周孚等人对此提出反驳,坚持《春秋》用“周正”;朱熹、陈傅良等人赞成并发展“夏时冠周月”说;家铉翁等人则提出了“夏正”说。直到元代,这个问题仍是探讨的热点。刘渊专门著有《周正释经》,应该是对经文中“周正”说进行探讨,可惜内容也亡佚了。  《易》学方面,刘氏父子有《读易记》《易学须知》《易诗说》三种,今已无法考证其中的学术主张,但从书名推断,这三种书都应当是用于教学的普及性读物。  2.眉山虞氏  虞氏家族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的虞世南,六世传至虞殷,官蜀之隆州仁寿郡(今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因家焉,遂为蜀人。九世至虞允文,官至左丞相,封雍国公,谥忠肃。宋末传至虞汲。  虞汲(?-1318)“宋亡,侨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抚州市崇仁县),与吴澄为友,澄称其文清而醇。”虞汲夫人杨氏,亦出自蜀世家大族,其父杨文仲,官工部侍郎、国子祭酒,世以《春秋》名家。杨文仲守衡州、漳州,后流寓岭外,虞汲均随之同行。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历任国子助教、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等职,卒谥文靖。咸淳八年(1272),虞集出生于衡州,后随家人流离闽广。至元十六年(1279),其外祖父杨文仲追随宋帝,赴海以死,虞汲北还,归葬文仲于长沙,又五年,虞集随父母迁至江西崇仁,流亡路上,虞集由其母亲教授经文。虞集为学推崇程朱,维护理学道统,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经说》。虞集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每自署“西蜀虞集”,身为元代重臣,他不忘自己是宋代爱国名将虞允文的后代,在《家兄孟修父输赋南还》诗中写道:“我家蜀西忠孝门,无田无宅惟书存。”虞集还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纽璘后人告老还乡时,集中财产遍访江南,购置图书,得书三十万卷,运回四川,是为蜀地复兴学校之始,虞集作《送秘书也速答儿大监载书归成都》一诗盛赞这一功业。虞集虽然没有一部专门的经学著述传世,但在其撰写的诸多题跋、书信、传记中,可以发掘他的学术主张。《巴蜀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一文,即以虞集为元代巴蜀哲学的代表人物,并概括道:“虞集一方面崇道宗朱,表彰和传播巴蜀理学和魏了翁之学;另一面又不囿于朱陆之争,而重视心学,预示着学术发展的趋向。虞集还融通三教,博涉于百氏,这是他对宋元以来各派学说流传发展的总结和综合,也是对理学排他性流弊的批评,集中体现了元代学术所具有的融通、包容之特色。”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