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妙的丑陋

美妙的丑陋

1星价 ¥18.2 (3.8折)
2星价¥17.8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6799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0页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08679914 ; 978-7-5086-7991-4

本书特色

美乏善可陈,丑有无限可能。《美妙的丑陋》是一部深入探讨“丑”的文化史全新力作。

丑陋似乎可以修饰任何事物:丑陋的面孔,丑陋的歌声,丑陋的建筑,丑陋的味道,丑陋的作品……但它又不止于这些关联性,在与这些关联性的周旋中还带来了一些改变。

本书细数历史中被贴上“丑陋”标签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各自以不同的形式反抗社会定俗,挑战主流审美,突破偏见压力,为美与丑的灰色地带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本书还跨越不同的感官界限,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各方面追溯与丑陋有关的文化姿态,通过整合不同的丑陋感官体验,对丑陋进行了一次跨时空、跨领域的文化探索。
美乏善可陈,丑有无限可能。《美妙的丑陋》是一部深入探讨“丑”的文化史全新力作。 丑陋似乎可以修饰任何事物:丑陋的面孔,丑陋的歌声,丑陋的建筑,丑陋的味道,丑陋的作品……但它又不止于这些关联性,在与这些关联性的周旋中还带来了一些改变。 本书细数历史中被贴上“丑陋”标签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各自以不同的形式反抗社会定俗,挑战主流审美,突破偏见压力,为美与丑的灰色地带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本书还跨越不同的感官界限,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各方面追溯与丑陋有关的文化姿态,通过整合不同的丑陋感官体验,对丑陋进行了一次跨时空、跨领域的文化探索。

内容简介

★ 跳出传统美学批评,深入讨论“丑”的文化史,探索艾柯《丑的历史》不曾触及的“丑陋”真相。 ★ 从个体到群体,从感官到观念,从身体到文化,以崭新视角阐释“丑”的丰富内涵及文化意义。 ★ 66幅另类“丑图”,跨越文学、历史、音乐、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以开放包容的笔触描绘“丑”的历史谱系。

目录

前 言 美妙的丑陋:一个文化问题 **章 丑八怪:令人不适的异类 波吕斐摩斯:“人中怪物” 瑞格蕾女士:“她简直令人厌恶!” 外形怪异的老妇人:丑陋的公爵夫人 威廉•海伊:“从不曾是,也永不会是丑八怪俱乐部的一员” 茱莉亚•帕斯特拉娜:“世界上*丑的女人” 奥兰:故意变丑的女人 丑八怪:令人不适的群体 第二章 丑陋的群体:不服从分类 怪物与怪异性:丑陋边缘化 放逐者和外表标记:识别丑陋 粗野原始和维纳斯:侵略丑陋 破碎的面孔和堕落的身体:丑陋军事化 丑陋法和丑娃娃:为丑陋立法 丑陋聚集?丑陋群体商业化 第三章 丑陋的感官:跨越感知界限 丑陋的视觉:眼见即为实? 丑陋的声音:你能否闻我所闻? 丑陋的气味:鼻子失灵了吗? 丑陋的味道:人如其食? 丑陋的触觉:千万别碰? 第六感:感受即相信? 后 记 丑陋的我们:一次文化探索? 参考文献 术语表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亨德森不仅探索我们与身上“丑陋”(或“美丽”)标签之间的联系,还让我们反思自身的品味与恐惧,我们的社会习俗,以及对公正的日常观念。在我们这个充满偏见的时代,这种反思总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学评论》 继翁贝托•艾柯对丑的研究之后,亨德森提出,美乏善可陈,因为它的状态是闭合的、完结的,始终如一,而丑具有无限可能,无处不在,就像上帝一样。 ——《卫报》 “丑”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迫切的、强烈的、必要的提醒。它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美不仅仅是诱惑:它会伪装,会散发香味,会固化某些道德判断。有时候,展露所有裂痕的丑,是*接近真相的。 ——《纽约客》 亨德森对主题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使得本书成为对于艺术和人文学者都有价值的资源。对于新手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文本,因为它的写法充满思辨性和批判性。总之这是值得大力推荐的学术和艺术图书。 ——《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

作者简介

格雷琴·亨德森(Gretchen E. Henderson),生于旧金山。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密苏里大学博士。现为美国乔治敦大学讲师、加州大学助理研究员,并受多所院校邀请讲授创意写作课程。亨德森的学识研究跨越文学、艺术、音乐、残疾研究、性别研究等多个领域,目前已出版多部小说、诗歌、乐评以及文化史作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