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文学出版社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荷花淀

人民文学出版社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荷花淀

1星价 ¥25.4 (6.5折)
2星价¥25.4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37732
  • 装帧:6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020137732 ; 978-7-02-013773-2

本书特色

荷花淀/孙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版/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新课标推荐必读/版本完善,编校精良,助力成长。 ★《亚洲周刊》评选亚洲*佳100位作家之一——孙犁★ 茅盾、贾平凹、铁凝、孙郁等推崇备至的文学大师。 ★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 其多篇文章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教辅、考试篇目。 ★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本书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是专为中学生朋友们课内外阅读准备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1.《荷花淀》为孙犁先生的代表作,作品发表后在当时的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不久形成了一个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的文学流派。而孙犁先生的作品在当代仍然影响深远,贾平凹、铁凝、孙郁等当代大家都对其作品推崇赞誉有加。 2.本版既收录如《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多篇已入选初中教材教辅的常规经典佳作,同时也特别精选了孙犁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比如新时期后创作的《乡里旧闻》《云斋琐谈》等,从小说和散文两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孙犁先生的创作态势。 3.本版特以《孙犁全集》为参考版本,忠实于孙犁先生创作的原貌,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孙犁先生清丽明畅的“诗体小说”特质以及其通达淡泊的文体风格。 4.本版特别为中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导读到位,知识点提示翔实,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5.名社名品,郑重推荐。我们主张,学生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版本问题,我社为老字号出版社,是国内文学、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我社版本,是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选择的。 作家评价世上*难得的就是清正。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贾平凹:《孙犁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3期他一直淡薄名利,自寻寂寞,深居简出,粗茶淡饭,或者还给人以孤傲的印象。但在我的感觉里,或许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如同他文章的清新秀丽与突然的冷峻睿智并存。倘若我们读过他为《孙犁文集》所写的前言,便会真切地知道他对自己有着多少不满。因此我更愿意揣测,在他“孤傲”的背后始终埋藏着一个大家真正的谦逊。没有这份谦逊,他又怎能甘用一生的时间来苛刻地磨砺他所有的篇章呢。 ——铁凝:《怀念孙犁先生》,《人民文学》2002年第11期他是一位追求纯正艺术趣味的传统型文人。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作品评价: 孙犁有他自己一贯的风格。《风云初记》等作品,显示了他的发展的痕迹。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可以自信,我在写作这篇作品时的思想、感情,和我所处的时代,或人民对作者的要求,不会有任何不符拍节之处,完全是一致的。 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 ——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晚华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与赵树理以现实主义精神着重表现农民心理思想改造的艰难历程不同,孙犁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并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孙犁的文章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乃凡人的歌吟,与我们距离很近。文章无定格,而他的随意而谈的文体,对我而言,真的是写作的入门向导。 ——孙郁:《布衣孙犁》,2011年7月24日《北京晚报》

内容简介

《荷花淀(经典名著口碑版本)》精选孙犁文学作品数十篇,他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深情赞颂接受了革命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新型农民,特别是那些既有革命热情又富于美好人性的乡村女子,如秀梅、水生嫂、吴召儿、浅花……在萧条粗砺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别具一种阴柔妩媚的幽美。

目录

目 次 导读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 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 “藏” 丈夫 光荣 纪念 嘱咐 吴召儿 琴和箫 小胜儿 山地回忆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相片 采蒲台的苇 安新看卖席记 黄鹂——病期琐事 石子——病期琐事 服装的故事 童年漫忆 吃粥有感 《红楼梦》杂说 书的梦 夜思 读萧红作品记 乡里旧闻 报纸的故事 亡人逸事 芸斋琐谈 母亲的记忆 青春余梦 老家 告别——新年试笔 残瓷人 知识链接
展开全部

节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44年赴延安,1949年以后主编《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嘱咐》、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等。身后有《孙犁全集》十一卷面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