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郑传寅卷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郑传寅卷

1星价 ¥69.1 (7.2折)
2星价¥69.1 定价¥9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7921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14,428页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534792106 ; 978-7-5347-9210-6

本书特色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郑传寅卷)》收录作者郑传寅发表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汕头大学学报》、《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中华戏曲》、《戏剧》、《江淮论坛》等刊物上的论文33篇,内容涵盖戏曲史、戏曲理论的诸多层面,如戏曲起源、戏曲何以晚出、戏曲何以勃兴于元、近代戏曲史的跨度及分期、戏曲与传统文化、戏曲与外来文化、戏曲形态、戏曲的文化品格等,均有较深入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发表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汕头大学学报》《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中华戏曲》《戏剧》《江淮论坛》等刊物上的论文33篇, 内容涵盖戏曲史、戏曲理论的诸多层面, 如戏曲起源、戏曲何以晚出、戏曲何以勃兴于元、近代戏曲史的跨度及分期、戏曲与传统文化、戏曲与外来文化、戏曲形态、戏曲的文化品格等, 均有较深入的论述, 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目录

前言
以梦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
一、因情成梦
二、因梦成戏
三、情痴而幻
四、戏与梦同
五、人生如梦
色彩习俗与戏曲舞台的色彩选择
一、戏曲舞台色彩选择的特点
二、戏曲舞台色彩的表现功能
三、戏曲舞台色彩表现功能的获得
隆礼贵义的伦理精神与古典戏曲的道德化倾向
一、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二、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三、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文化之谜:血污中的灿烂文明——试论戏曲勃兴于元代的原因
一、诸说献疑
二、我之浅见
悲喜沓见离合环生——古典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一、戏曲分类批评的几种主要方式
二、关于古典戏曲中有无悲剧的争论
三、西方戏剧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四、古典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兼评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经济决定论”
一、“经济决定论”的困境
二、“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
三、戏曲晚熟与传统文化生态
四、戏曲晚熟与文化平民化进程
中国古典悲剧二题
一、悲剧人物
二、悲剧快感
古典戏曲时空意识论
一、古典戏曲所表现的时空意识
二、古典戏曲所表现的时空关系
三、古典戏曲时空意识的形成
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
一、文学视野中的戏曲史
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与丰富性
三、戏剧情境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与独特性
四、诗性品格的弱化与丧失
论元人杂剧中的“贪淫破家”悲剧
一、“贪淫破家”悲剧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外文学对婚外情的不同态度
三、“贪淫破家”悲剧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
四、“贪淫破家”悲剧对人性弱点和纳妾制度的批判
戏曲程式的文化蕴涵与历史命运——兼论现代戏曲符号体系的建构
一、现代戏曲符号体系建构的滞后性
二、戏曲程式的本质特征
三、戏曲程式与“法式古人”的文化取向
四、戏曲程式的作用与“暂时”性
五、戏曲程式与戏曲特色的保持
《小孙屠》:元南戏中的“贪淫破家”悲剧
一、《小孙屠》的作者及其悲剧性
二、《小孙屠》对妓女制度的批判
三、《小孙屠》的婚姻家庭观
四、《小孙屠》对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揭露
《张千替杀妻》杂剧斛律
民俗与戏曲的俗文化品格
一、戏曲属于俗文化
二、戏曲对民俗的承载
三、民俗的地域差异与戏曲形态
四、戏曲对民俗活动的依赖
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古典戏曲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二、史官文化与古代戏曲的题材选择
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戏曲的渗透
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一、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节日娱乐与岁时宴集聚戏之俗
三、节日民俗环境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四、节日民俗与戏曲文化形态
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民俗学解读
一、通说质疑
二、传统思维模式与戏曲的圆满之美
三、循环发展观念与戏曲的圆满之美-
四、尚圆习俗与崇尚圆满的审美取向
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
一、装神弄鬼与戏曲表演
二、因果业报观念与戏曲结构模式
三、宗教幻想与戏曲情节的传奇性
四、形神二元论与戏曲的传神特色
西学、国学与20世纪的戏曲学
一、西学与20世纪的戏曲学
二、国学与20世纪的戏曲学
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以《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为例
一、《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之同
二、《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之异
古代戏曲中的宗教剧及其特点
一、古代戏曲中有宗教剧但不够“纯粹”
二、戏曲宗教剧不够“纯粹”的原因
中国与印度戏剧体例“逼肖”说质疑
一、中印戏剧体例“逼肖”说的提出
二、中印戏剧文体貌同而实异
三、结语
《牡丹亭》与宗教智慧
一、《牡丹亭》的剧情建构与宗教智慧
二、《牡丹亭》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宗教智慧
三、《牡丹亭》的艺术魅力与宗教智慧
新编昆剧《公孙子都》斜律
地方戏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以川剧高腔《欲海狂潮》为例
一、奥尼尔及其《榆树下的欲望》
二、改编之作《欲海狂潮》的贡献
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关于《欲海狂潮》的结尾
历史剧四题
一、历史剧概念的传人
二、戏曲历史剧在世界剧坛上的地位
三、对改革开放30年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总体估价
四、关于戏曲历史剧的研究
元代宗教剧的蕴涵及游戏品格
一、元代宗教剧的蕴涵
二、元代宗教剧的游戏品格
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论地方戏的特质及其未来之走势
一、地方戏众多是戏曲的独有景观
二、戏曲“地方化”发展模式的生成
三、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是戏曲的重要特征
四、“地方化”与戏曲的生命力
五、地方戏“趋同”没有出路
“跨文化京剧”的历程与困境
一、“跨文化京剧”剧目考索
二、“跨文化京剧”的历程
三、“跨文化京剧”的困境
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
一、藏传佛教在元佛教剧中缺位
二、元代佛教剧主要描写禅宗生活
近代戏曲史的跨度及其分期问题
一、关于近代戏曲史的跨度
二、关于近代戏曲史的分期
三、结语
论戏曲形态的多样性
一、古典戏曲与现代戏曲
二、南方戏曲与北方戏曲
三、汉族戏曲与少数民族戏曲
论近代戏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一、近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二、近代戏曲的主要特点
展开全部

节选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郑传寅卷)》:  二、“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  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有别于思维的“终极存在物”——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一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精神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特征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思维与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关系的一个深刻发现。但是,早在马克思主义者发现这一原理之初,就有人对此作了片面的,有时甚至是绝对化的理解。例如,有人把经济基础单纯视为僵死的物质,忽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体意义;有的把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理解成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消极被动地反映前者的简单对应关系,以为某种经济状况必然导致某种精神现象,某种精神现象只能与某种经济状况相伴随;有的把经济因素视为决定精神现象的唯一因素,忽视参与交互作用的其他诸多中间因素的影响。针对把唯物主义狭隘地理解成唯物质论的倾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存在“不平衡关系”的重要理论。马克思指出,艺术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不成比例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又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②恩格斯(FriedrichEngels)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③恩格斯还以大量事实说明,把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同文化发展“对应”起来是不正确的。例如,18-19世纪的德国,整个社会“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经济“极端凋敝”,然而文化上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气象,文学、艺术、哲学空前繁荣,出现了歌德、贝多芬(Ludwigvan Beethoven)、黑格尔、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等一批世界文化巨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的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经济走向繁荣,而文化上却全面衰落,跌人像中世纪那样的文化黑暗时代。18-19世纪的俄国,经济上更为落后,但在文学上却居于领先地位,出现了罗蒙诺索夫(Mikhil Vasilievich Lomonosov)、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别林斯基、托尔斯泰(Leo Tolstoy)等文化伟人。19世纪的挪威,工商业经济远远落后于当时西欧各国,但文学却走向繁荣,出现了易卜生(HenrikIbsen)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作家,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并不少见。  ……

作者简介

  郑传寅,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曾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湖北省文艺研究重点招标项目;曾获教育部科学研究(社科类)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武汉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在海峡两岸出版专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欧洲戏剧史》(与黄蓓合著),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国戏曲史》;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武汉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