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噶尔盆地勘探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形成与演化

准噶尔盆地勘探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形成与演化

1星价 ¥185.8 (7.2折)
2星价¥185.8 定价¥2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616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030561633 ; 978-7-03-056163-3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古构造、古地貌、物源供给及古气候等沉积背景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属湖侵背景下多级坡折控制的退积型浅水扇三角洲沉积。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岩相沉积模式,分析了研究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以核磁共振测井和成像测井为依据,结合储层岩矿特征、储层成岩演化及储层物性和试油资料的分析,应用量化地质研究方法对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并在对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有利储层分布区带。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古构造、古地貌、物源供给及古气候等沉积背景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属湖侵背景下多级坡折控制的退积型浅水扇三角洲沉积。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岩相沉积模式,分析了研究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以核磁共振测井和成像测井为依据,结合储层岩矿特征、储层成岩演化及储层物性和试油资料的分析,应用量化地质研究方法对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并在对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有利储层分布区带。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玛湖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1.2 玛湖凹陷勘探历程及研究现状 1.2.1 勘探历程 1.2.2 研究现状 1.2.3 他源扇控大面积成藏 第2章 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 2.1 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界面 2.1.1 单井界面特征 2.1.2 地震界面特征 2.2 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 2.3 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第3章 沉积背景及沉积模式 3.1 古地理面貌及沉积背景 3.1.1 古构造分析 3.1.2 古地貌分析 3.1.3 物源分析 3.1.4 古流向分析 3.1.5 古气候分析 3.1.6 扇体分布规律及演化 3.2 大型浅水扇三角洲发育的沉积物理模拟实验 3.2.1 模拟目标与模拟方案 3.2.2 大型浅水扇三角洲模拟结果 3.2.3 结果讨论 3.3 扇三角洲沉积微相一岩相模式 3.3.1 沉积机制及粒度特征 3.3.2 沉积微相和岩性相的划分 3.3.3 扇三角洲沉积微相一岩相模式的建立 3.4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砂砾岩沉积特征 3.4.1 砂砾岩沉积特征 3.4.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 4.1 沉积序列及单井相特征 4.1.1 沉积序列特征 4.1.2 典型单井沉积相特征 4.2 沉积相特征及空问展布 4.2.1 玛北地区剖面沉积相特征 4.2.2 玛北地区平面沉积相特征 4.3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沉积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 4.3.1 玛湖凹陷剖面沉积相特征 4.3.2 玛湖凹陷平面沉积相特征 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5.1 储层岩矿特征 5.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5.2.1 压实作用 5.2.2 胶结作用 5.2.3 长石溶蚀作用模拟实验 5.2.4 溶蚀作用 5.3 成岩阶段及成岩相 5.4 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 5.4.1 高成熟强溶蚀相 5.4.2 高成熟中胶结中溶蚀相 5.4.3 高成熟强压实弱溶蚀相 5.4.4 高成熟强胶结相 5.4.5 低成熟强压实相 5.4.6 低成熟强胶结相 5.4.7 储集岩成岩模式 5.5 成岩相时空分布 5.5.1 成岩相剖面展布特征 5.5.2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第6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评价 6.1 砂砾岩储层物性特征 6.1.1 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储层物性特征 6.1.2 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水下水上环境中各段储层物性特征 6.1.3 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水下水上环境中各段储层岩电关系 6.1.4 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储层物性随深度的变化特征' 6.1.5 玛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物性特征 6.1.6 玛西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物性特征 6.1.7 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物性特征 6.2 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孔喉特征 6.3 储层评价参数连续定量表征 6.3.1 岩性识别 6.3.2 黏土含量 6.3.3 溶蚀强度 6.3.4 储层物性评价参数表征 6.3.5 饱和度计算模型 6.4 砂砾岩储层评价方法 6.4.1 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6.4.2 储集层品质指数(RQI)参数 6.4.3 储层的测井评价参数 6.4.4 砂砾岩储层评价标准 6.4.5 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评价 第7章 储层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分布 7.1 砂砾岩储层的主控因素 7.1.1 岩石学特征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7.1.2 沉积环境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7.1.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7.1.4 优质储层发育区预测 7.2 百口泉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分布 7.2.1 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充注过程 7.2.2 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成藏条件 7.2.3 百口泉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4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有利勘探区预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