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端七情之辨-朝鲜朝前期朱子学研究

包邮四端七情之辨-朝鲜朝前期朱子学研究

1星价 ¥53.7 (8.7折)
2星价¥53.7 定价¥6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30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010193021 ; 978-7-01-019302-1

本书特色

《四端七情之辨:朝鲜朝前期朱子学研究》以“四端七情”论辩为中心,从学术思潮与人物个案研究对朝鲜朝前期性理学(朱子学)展开了系统研究,揭橥朝鲜朝前期性理学(朱子学)的基本内涵、特点和发展取向,具有相当的学术创新性和价值。具体而言,本书通过韩国具代表性的朝鲜朝朱子学双璧——李退溪和李栗谷的四七理论的论述,探讨了四端七情之辨产生、发展及影响;同时,将“四端七情”论辩延伸至“人心道心”之辩,系统全面考察韩国性理学心性情论之特色,探讨了“人心道心”学说在东亚地区的多元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四端七情”论辩为中心,从学术思潮与人物个案研究对朝鲜朝前期性理学(朱子学)展开了系统研究,揭橥朝鲜朝前期性理学(朱子学)的基本内涵、特点和发展取向,具有相当的学术创新性和价值。具体而言,本书通过韩国*具代表性的朝鲜朝朱子学双璧——李退溪和李栗谷的四七理论的论述,探讨了四端七情之辨产生、发展及影响;同时,将“四端七情”论辩延伸至“人心道心”之辩,系统全面考察韩国性理学心性情论之特色,探讨了“人心道心”学说在东亚地区的多元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目录

序 一 序 二 **章 绪论 **节 高丽末期朱子学的传人 一、安垧 二、禹倬 三、权溥 四、白颐正 五、李齐贤 第二节 丽末鲜初的朱子学 一、李穑 二、郑梦周 三、吉再 第三节 郑道传斥佛论与朱子学“官学”地位之确立 一、郑道传的性理说 二、郑道传的斥佛论 第二章 朝鲜朝前期朱子学之发展 **节 金时习的太极论 一、太极说 二、道佛观 第二节 赵光祖的道学论 一、至治主义 二、性理说 第三节 徐敬德的气本论 一、太虚说 二、先天说 三、“二化一妙”论 第四节 李彦迪的理本论——以“无极太极”之辨为中心 一、论辩的发端 二、论辩的主要内容及理论特点 三、论辩在韩国儒学史上的意义 第五节 曹植的性理学 第三章 四端七情论辩之产生与发展 **节 四端七情论辩之发端——以权近、柳崇祖的“四端七情”说为中心 一、权近与其“四端七情”论 二、柳崇祖与其“四端七情”论 第二节 李滉与其“四端七情”论 一、李滉的理气论 二、李滉的“四端七情”论——兼论郑之云的《天命图》与“四端七情”论 三、李滉的主敬论——以《圣学十图》为中心 、 第三节 奇大升与其“四端七情”论 一、奇大升的理气论——兼述《论困知记》 二、奇大升的“四端七情”论——与李滉“四七”论之比较为中心 三、奇大升“四端七情”论的特色 第四节 李珥与其“四七人心道心”论 一、李珥的“理气之妙”论——与罗钦顺“理气一物”论之比较为中心 二、李珥的“四七人心道心”论——与成浑“四七人心道心”之辨为中心 三、李珥“四七人心道心”论的特色 第四章 四端七情论辩之影响 **节 宋浚吉与其“四端七情”论 一、宋浚吉的理气论 二、宋浚吉的“四端七情”论 三、宋浚吉的“人心道心”论 第二节 宋时烈与其“四端七情”论 一、宋时烈的理气论 二、宋时烈的“四端七情”论 第三节 丁时翰与其“四端七情”论 一、丁时翰的理气论 二、丁时翰对李珥“四端七情”说的批判 三、丁时翰的“人心道心”论 第五章 东亚儒学视域中的“四端七情”论及其意义 **节 “四端七情”之辨在韩国儒学史上的意义——以李混与李珥的理论差异为中心 一、四端七情论辩的发生及其理论渊源 二、李滉的“四端七情”论 三、李珥的“四端七情”论 四、李滉与李珥“四端七情”论差异之分析 第二节 “人心道心”之辨在东亚儒学史上的意义——以朱子、罗钦顺、李珥的理论为中心 一、朱子的“人心道心”论及其理论意涵 二、罗钦顺的“人心道心”论 三、李珥的“人心道心”论 四、“人心道心”之辨在16世纪东亚思想界的多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代中国的韩国哲学研究 附录二 晦·忘无极太极论辩——书忘斋忘机堂无极太极说后及答忘机堂书 一 索 引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洪军 吉林省延古市人。1999年7月毕业于复玨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在叫'岡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卜作,并先后赴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进行访学研究。2007年7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东亚哲学比较、、已出版专著、译著及主编著作等近十部、并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学术月刊》等同内外刊物发表沦义、译义等八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