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修订版)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修订版)

¥42.8 (7.4折) ?
1星价 ¥42.8
2星价¥42.8 定价¥58.0
商品评论(1条)
我本散***(三星用户)

书是好书,所以没留神卖重了

2021-12-15 16:41:5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6093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55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100160933 ; 978-7-100-16093-3

本书特色

探寻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千年书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承传载体,在道统传承、知识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及社会教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文化、政治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书研究视野独特。作者将书院置于社会文化史的广阔背景之中,考察了书院与儒学学派、书院与教育、书院与社会政治、书院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从文化史、社会史的视角,对书院在社会系统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书院的各种文化活动、规程制度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书院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作者肖永明教授是目前国内研究儒学及书院文化的著名学者之一,本书是其代表作,曾于20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获第七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是书院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此次修订再版,增补了两篇论文作为附录,以求深化对书院功能的认识。 作为长期研究宋明理学的专家,肖教授着眼于书院与儒学学派、书院与社会、书院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具体探讨书院兴起的社会文化环境、书院发展的社会动力、书院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及明代阳明心学之间互相结合与相互促进,书院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书院祭祀的教育功能及文化内涵、书院对地域文化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创获良多,时有思想、哲学的光芒闪耀,让人心明眼亮,豁然开朗。 ——邓洪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内容简介

探寻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千年书院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书院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承传载体,在道统传承、知识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及社会教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史、教育目前具有很好重要的地位。本书将书院置于社会文化史的广阔背景之中,考察了书院与儒学学派、书院与教育、书院与社会政治、书院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从文化史、社会史的视角,对书院在社会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书院的各种文化活动、规程制度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书院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书院的兴起与唐宋之际的社会文化环境 **节 有关书院产生时间的争议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下社会流动的加速及社会成员对文化的崇尚 第三节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文化的下移 第四节 官学教育系统的衰落 第五节 私学教育的盛行 第三章 书院发展的社会动力 **节 历代君主对书院发展的促进及其动机 一、历代君主对书院的种种支持 二、历代君主支持书院的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各级地方官员对书院的支持及其动机 一、各级地方官员对书院的支持 二、历代地方官员支持书院的动机与目的 第三节 家族力量对书院发展的推动 一、家族书院的发展概况 二、家族力量致力于书院教育的动机 第四节 士人对书院事业的推动 一、士人推动书院发展的种种方式 二、儒家士人热心书院事业的动机 第五节 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 一、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 二、商人捐助书院的动机 第四章 书院与宋元时期的理学 **节 宋元时期理学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一、北宋中后期:理学的逐步形成 二、南宋前中期:理学的发展与成熟 三、宋末及元代:理学官学地位的逐步确立 第二节 宋元时期书院与理学的逐渐结合与相互促进 第三节 南宋时期书院与理学结合的内在原因探析 一、从理学家的官学教育实践及其反思看理学的教育 理念与官学教育的不相容性 二、理学理论特点与书院对自主性的强调的内在契合 三、书院可以为理学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第五章 书院与阳明心学 **节 阳明心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阳明心学与书院的结合与相互促进 第三节 阳明心学的兴起对书院讲学的影响 一、书院讲会的兴盛及其制度化 二、书院讲学形式的多样化 三、书院讲学内容的通俗化与对象的大众化 第六章 书院与社会政治 **节 书院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一、儒学的社会控制功能与士人的社会角色- 二、儒学、士人与书院的结合及书院社会控制作用的发挥 第二节 从历代书院政策看王权对书院的控制 第七章 书院祭祀的文化内涵 **节 书院祭祀概况 第二节 书院祭祀的教育与社会教化功能 一、确立、增强士人对儒家伦常道德观念的认同感 二、引发士人对儒学的信仰 三、激发士人的道德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四、书院祭祀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三节 书院祭祀与儒家道统 一、道统说的起源及其本质 二、书院祭祀中的道统意识 第四节 书院祭祀与学术风尚的变迁 第八章 书院与地域文化的发展 **节 书院的学术研究活动对地域儒学学派思想学术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 书院与地域文化的地理格局 第三节 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书院藏书活动 二、书院的刻书活动 第四节 书院与地方的人才培养及民智的开发 第五节 书院对地域间文化交流的促进 主要征引文献及参考著作 附录礼俗融会的书院文化空间 中国古代书院的礼容之学 原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肖永明,1968年生,湖南武冈人,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译著8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