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学科重要理论探索:我的18个思想政治教育见识见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学科重要理论探索:我的18个思想政治教育见识见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1星价 ¥76.7 (7.1折)
2星价¥76.7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460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36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300246055 ; 978-7-300-24605-5

本书特色

本书呈现了作者20余年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所走过的学术历程。作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重新提出和论证了关于立德树人、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人的全面发展、德育规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和建设等问题。
本书围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载体性本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设计基本理论等,阐释了新时期德育思维转换的深层依据,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中国认识”与“认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级学科梦”等重大课题。
本书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流变和客观现实,在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了每一种命题的前沿性及其学科分量,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之历史性、时代性、哲学性娓娓道来,是理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了作者20余年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所走过的学术历程。作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重新提出和论证了关于立德树人、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人的全面发展、德育规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和建设等问题。
本书围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载体性本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设计基本理论等,阐释了新时期德育思维转换的深层依据,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中国认识”与“认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级学科梦”等重大课题。
本书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流变和客观现实,在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了每一种命题的前沿性及其学科分量,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之历史性、时代性、哲学性娓娓道来,是理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

目录

目录 **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见识见解 一、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要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中“政治”概念的含义 三、“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规约作用 四、新时期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第二章关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三重本质的见识见解 一、德育的工具性本质 二、德育的目的性本质 三、德育的载体性本质 第三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认知与构建的见识见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认知与构建的基本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念的认知与界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地位和作用 四、思教载体设计构件研究 第四章关于新时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视角转换的见识见解 一、什么是德育思维 二、现代德育思维的逻辑支点 三、新时期德育思维视角转换及其深层依据 四、新时期德育目标的思维视角转换 五、新时期德育效益的思维视角转换 第五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中国认识与认识中国的见识见解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研究中的几个矛盾性问题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中国认识”与“认识中国”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化把握问题 第六章关于“专业学术槽”与“学科梦”的见识见解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槽”的拓深拓宽问题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价值问题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级学科”梦 四、关于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第七章关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建构的见识见解 一、哲学修养与德性修养 二、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德育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的走势 三、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四、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附:“德育哲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节选) 第八章关于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的见识见解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 二、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关于儒家的“德治德育”理论的几点思考 第九章关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性承诺的见识见解 一、德育何以可能:德育前提性承诺的哲学底蕴 二、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之一:德育真善观的主体性确认的理念 三、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之二:德育需求的客体性确认的理念 四、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之三:德育匡正的指向性确认的理念 五、德育的前提性承诺之四:德育价值的社会性确认的理念 附:王逢贤《德育哲学引论》序 第十章关于社会思潮及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期某些文化氛围的见识见解 一、社会思潮的含义指向 二、社会思潮的一般特点 三、社会思潮的意识本性 四、社会思潮的一般社会倾向 五、社会思潮的发生机制 六、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基本走向探析 七、当代青年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文化氛围与价值观念波动 第十一章关于价值和价值观念及其教育意义的见识见解 一、厘清哲学价值概念必须注入唯物史观精神 二、价值观念生成和运行中的基本矛盾 三、人类全部实践是事物价值的“实际确定者” 四、价值观教育与价值观选择的原则 第十二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当量的见识见解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政治意义及其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二、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观照的辩证思考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实施原则 四、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统一及其政治战略性质 第十三章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见识见解 一、德育的人学承诺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党的思想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 三、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四、真理标准与旗帜文化 第十四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见识见解 一、德育与人类对自身素质发展的探索和追求 二、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性的弱处及其社会矫治 四、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 第十五章关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见识见解 一、论说德育基本规律 二、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规律) 三、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及其效果的辐射性增益规律 第十六章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见识见解 一、关于学校德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 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角色视野问题 三、关于增强理论工作说服力和战斗力的几点思考 第十七章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见识见解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互支撑的实现形式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路 三、论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 四、论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战略蕴涵 第十八章关于唯物史观教育教学的见识见解 一、关于唯物史观原理总体把握的几点认识 二、关于唯物史观若干基本范畴的深度解读 三、关于唯物史观若干基本原理的拓展把握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澍军,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高校德育等研究。曾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7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或**作者的著作16部,主编并出版“德育哲学研究丛书”(10部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系列著作”(9部专著)。曾主持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曾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并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10余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