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田野·社会丛书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田野·社会丛书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1星价 ¥36.4 (7.0折)
2星价¥36.4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6083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100160834 ; 978-7-100-16083-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校社会史学专业师生、民俗研究者、山西地方研究者 1、本书以微观史学视角再现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以此进一步探究多维视野中农村历史的时代性与地方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借鉴意义。 2、本书从“技术”与农村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历程进行了总结,从历史研究的视角来讲,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不失为探讨区域社会变迁的良好路径。

内容简介

“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描绘晋祠稻田生产的诗句。晋祠稻米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被称作“北米之很”。本书主要是研究集体化时期晋祠稻米耕作技术与社会变迁问题。为将这一问题论述得更加明细准确,作者用长时段的历史视角,研究了晋祠水稻的种植历史、传统稻田耕作技术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着力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晋祠水稻生产实现了由传统"依水而作"到"技术种田"方式的转变。在新农业技术实施的过程中,乡村社会也被纳入到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围绕传统技术改造、新农业技术推广,晋祠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乃至农民的生活、行为、思想都发产了重大变化。

目录

绪论

**章 沧海桑田与晋稻发展
一、历史时期山西的“水环境”
二、因水资利与禾稻之美

第二章 水到渠成:晋水与灌溉体系
一、“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二、“四河分水以周灌溉”

第三章 晋水源流稻花香
一、晋水流域的农业生态
二、传统水稻耕作
三、晋祠稻米品质

第四章 传统稻作下的社会与文化
一、传统稻作与乡村组织
二、晋水与社会阶层
三、晋水与民间信仰文化

第五章 制度、技术与晋祠稻作发展
一、晋水灌溉新制度构建
二、“组织与技术相结合”:乡村集体化制度的确立
三、肥料、农具、种植方法与精耕稻作
四、稻作改良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一、晋水资源变化与水稻生产机械化条件
二、典型示范:农业机械化的乡村实践
三、水稻生产机械化与农业生产技术变革

第七章 稻作技术与国家乡村政治
一、稻作技术发展与社会阶层变动
二、稻作技术与乡村权力
三、技术变革与社会控制
四、“科学种田”与“农业机械化”的政治功用

第八章 稻米丰产与乡村经济重构
一、新技术应用与水稻产量
二、“农、林、畜、副”经济结构新变化
三、技术要素与农民收益

第九章 稻作社会三十年变迁
一、“新黄历”与农民社会生活
二、“一大二公”的社会空间
三、技术变革对妇女、婚姻的影响

余论 在中国改造传统农业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田野·社会丛书》:  晋水《河册》既是渠域用水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秩序的管理与维护。如《晋祠总河河册》‘规定:“南河自郭家磨后(磨之北也)分为上下二渠,十三日一轮,周而复始。自惊蛰日起上渠分水四程,索村使水两程。下渠分水九程、王郭村使水五程半,张村使水三程半。下渠水从总河渠长所管之地界经过,因此先灌。是以有例无程,既不出夫,亦不纳粮。同引河水灌田,靛地时时用水,稻田长流细水,惟白地用水开一口,以闭众口,自奉圣寺前口南至遨河子,皆晋祠镇所管之田,总河地挨南则人王郭村界矣,再南则为张村。每年挑河在官公桥(即翠波桥)用木板闸首堰,不动斗口。南在祠垣外掩二堰挑浚,七日放水。七日之中昼则决水挑河,哺时放二堰水以灌稻田,名日游程。”②  《河册》是渠长水甲处理晋水日常水利事务的主要依据,但其作用的发挥则依赖于渠长的个人品质。“地多者充渠长;次者充水甲”的规定,使晋水水权长期被有权有势的渠长、水甲所把持。渠甲恃强凌弱、“贿以金钱酒食者予灌,否辄率众凶殴,人莫敢争”③等卖水渔利的现象屡屡发生。加之传统灌渠渠系紊乱,土渠渗水严重,使泉水利用率低,甚至给下游造成水患。孙家沟是北河水流必经之地,“其处西昂东低,水至而为渊,深阔皆四五丈。西岸为土岩,东则沙土为堤,延袤数十丈,高可五六丈,自东视之,俨若悬壁。堤厚根可三四丈,梢河j三四尺,宽处不过一庹,*易溃决。”凡是北河村庄,莫不受其害。为此,每年夏秋两季“北河之人昼夜看守不敢少离堤旁,修建茅庵,守堤数人终岁在内,严加提防。其经费皆出于农。若在夏秋天或霖雨,南北大寺、东庄等村恐有水患,遂起夫百十余名至堤看守,光绪二十三年,如是者一月”④。  1949年4月,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晋水流域也随之废除了当地世袭的渠长、水甲把头制,由当地政府推荐灌区范围内精明强干的村干部18名,成立晋祠水利管理小组。以18村代表轮流监督的制度替代旧时的“竖放水巡牌制”,彻底改变“村本位主义、个人自私以邻为壑、嫁祸于人、大村欺压小村、上村卡制下村的把持作风”①,建立合理用水、水尽其用的民主管理制度。晋祠水利管理小组成立后,一方面通过疏浚水渠、整修渠道等措施逐步修复损坏的水利设施,恢复其灌溉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挖新渠,安装新水车,提高晋水的灌溉能力,如在古城营建三道支渠,推广新式水车49架②。在对晋祠泉水的分配使用上,水利管理小组基本上是照旧例执行,沿用按村死程期轮灌制,每个程期12天左右,周而复始进行灌溉。在土地用水方面,仍沿用村村拦河打堰、逼水行浇的取水方式。由于土地畦块分散,田面不平整,缺畦少堰以及大水漫灌,亩次灌溉用水量高达112rr13③,这样既浪费水量,又加重了土地盐碱化。加之受旧习惯势力的影响,各村庄中仍坚守“水从村前过,不浇意不过”的旧传统,不按照作物需水量进行灌溉,不遵守用水秩序、不按时接放水、浇多报少、偷水抢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产量没有保证,而村与村之间也互相猜疑提防,难以团结用水,限制了灌溉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工作方针,其宏观层面展开的任务是:防治水害,兴修水利。重点是防洪排涝,整治河道,恢复灌区。1950年3月,政务院在颁布的《一九五零年水利春修工程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所有地区的领导机关,必须把水利建设视为中心工作之一。”④具体在微观的乡村层面,乡村水利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影响到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地方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水流域“四河”灌溉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对于稳定当地社会秩序和地方工农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简介

苏泽龙 ,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先后在《中国地方志》、《社会科学战线》、《当代中国史研究》、《河北学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有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有专著《沁河老宅院》、参编《回望集体化》等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关于山西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曾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