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拾典藏-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采风实录

履拾典藏-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采风实录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53025
  • 装帧:10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3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18053025 ; 978-7-5180-5302-5

本书特色

郭友南编著的《履拾典藏(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采风实录)》是一次完全自发地收集、整理、思考、撰写的记录经历。参与的同学,从2009级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到2015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共计15位同学、18篇采风记录以及不可详记的摄影图片与关联作业和教师作品。

内容简介

  2018年,作为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艺术采风10周年的时间节点,也源自在服装与服饰设计系工作多年的自觉使然,成为编撰本部特色教材的初衷。《履拾典藏 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采风实录》共收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07级至2015级同学文章18篇,摄影图片386张,以及相关作业和教师作品。以本人和经历过的学生为撰写主体,以采集祖国文化经典的视角,用照片与随笔的方式,回顾黔东南、北京、西安、洛阳、皖南等地的履拾文化典藏的经过和体验。鉴此,通过对多年艺术采风的梳理与省思,为以后本专业艺术采风教学工作与设置,提供依托与支撑。  《履拾典藏 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采风实录》适合艺术设计爱好者、服装设计师学习,也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艺术采风参考教材、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采风参考教材使用。

目录

1 关于艺术设计采风实践
1.1 设计师之需
1.2 人才培养之需
1.3 文化传统之需
1.4 使命感之需
1.5 民族精神之需
1.6 中国信仰之需

2 黔东南履拾
2.1 追溯
2.2 华夏*早原居民
2.3 世界性民族
2.4 苗人特性
2.5 巫文化
2.6 “牛”文化
2.7 梦开始的地方
【山路十八弯】
【上山】
【侗族大歌】
【刺绣】
【姊妹节】
2.8 感受苗寨服饰
2.9 有效的实践
2.10 频回首,难忘怀

3 北京履拾
3.1 从妙应寺到雄安新区
3.2 我将在更大的沉默中归来
3.3 四月走过一个北方城市
【胡同】
【圆明园】
【故宫】
3.4 在北京的那些天
3.5 爱上这座城
3.6 收获之行
3.7 北京纪事
躬行

4 皖南履拾
4.1 国人的文化情结
【墙】
【门】
【巷】
【雕】
4.2 安徽写生
4.3 忆皖南设计采风——走出去,发现美

5 西安履拾
5.1 *古老的中国
【汉字与河南】
【原生文明】
【伟大使者】
【伟大学者】
5.2 那年正青春
5.3 收获
5.4 北忆采风,南望空城
龙门石窟
西安博物馆
洛阳老街

6 结语
展开全部

节选

  《履拾典藏 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采风实录》:  1关于艺术设计采风实践  1.1设计师之需  从艺术设计的大背景来看,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自日常生活和亲身经历,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经常被我们忽视,亲身实践经历反而会让我们牢记。从现代艺术设计经典案例中,我们可以嗅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可以体验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中国著名服装设计马可到贵州不下几十次,其中多为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她感悟:“传承不是原封不动的复制以前的服饰和手工技术,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去创新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眼界、创新、审美,把传统手工艺加以活化,赋予新的生命力,让其真正走向大众的日常生活。”2006年马可成立了“无用”工作室,在那里,几十个工人(包括来自贵州偏远地区的手工艺人),每天从事纺纱、织布、蜡染、刺绣等工作,一个月只能生产工00多件衣服。同时,马可还外出记录了全国近100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这些看似式微的传统手T艺却被马可视为宝贝,我相信马可在编制着将传统、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剧本。如图1-1所示,为摆贝苗寨服饰中局部。  日本时装大师三宅一生利用日本5世纪时期对布料处理的传统工艺,使服装的外观有非常特别的效果,且具有神秘的东方性格。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油布、聚酯纤维的针织面料,结合独特的裁剪方式,形成了被他称为“第二层皮肤”的着装特征和风格。三宅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东方与西方进行了恰到料理。  1.2人才培养之需  当下中国社会呼吁匠人精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下,人们往往以结果来衡量其是否成功,而衡量的标准往往是金钱、地位、权利。往往忽略了经历这个过程,忽略了认认真真做事、极度投入、认死理儿、死心眼儿、有韧性,这些现在吃不开或行不通的行为模式,或许就是中国人目前的通病。巧取和敷衍倒是当下的惯性技法。民族服饰采风其本身行程辛苦受累,很多同学表示不解,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  艺术设计采风是设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次具体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当你履拾典藏后才会意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有弘扬文化的时代使命感;也只有你品读华夏文化精神,才会有效塑造起强大的意志力;只有你完全被祖国文化所征服,才会有真正的中国信仰。  人才培养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然而,在大学阶段的培育与导向是至关重要的,其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  1.2.1祖国文化情结  在采风的过程中,笔者经常给同学们提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是庆幸和自豪。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之一,有世界上*早的农业、酿酒、造船、哲学论著、军事论著等记录。正是由于文化的传承与积累才使得中华民族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长时间处于主导和领先地位。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南此,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关键。假设,如果一个民族文化上出现了断裂或者被外来文化所替代,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件不幸的事情。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应该感到骄傲和庆幸。很难想象如果出生在瑙鲁(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一个曾经的繁荣要归功于鸟粪的国家,虽然一度成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人均*富有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文化,虽然一时暴富,却无法掩盖精神上的苍白,如果给你一个选择呢  1.2.2采集文化典藏  大学期间的采风经历往往让人难以释怀。因为艺术设计采风的经历对大家来说几乎都是**次,艰辛、快乐与收获并存,这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回忆。笔者与同学们一起完成采风工作已经持续八个年头了,真心羡慕他们的年龄、精力、体力,不管在什么时候、地点和环境下总是那么透明与灿烂,他们有能力和经历来对祖国文化进行采摘。  1.3文化传统之需  随着国家城镇化策略的实施,今天的黔东南地区已经县县通高速。城镇化的脚步渐渐开始打破这一地区原有的封闭生态环境,一些偏远山寨中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这一封闭生态的社会环境终将会发生变化。这些华丽的民族服饰里有的精美刺绣、独特蜡染工艺和华美的配饰艺术,将会以什么形式进行传承,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现代性表述,却是我们这代人所面对的时代课题。若干年后,这些民族服饰开始式微,人们真的会怀念她往日的盛况。然而今天,她就在那里。如图1—2所示为服饰2014级周晓敏同学拍摄的苗寨的水上粮仓。  1.4使命感之需  黔东南苗族文化传统是来自中国社会内部,是完全不同与西方社会的东方文明,是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且极具智慧的文化积淀,是华夏民族不能丢弃的。这就意味着文化传统仍赋予我们特定的生活内涵与人生价值,为人类发展和追求现代化提供意义基础,也为现代人提供开掘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寻宝图。如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缺乏信仰、价值单一、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可以在苗族文化传统体系中寻求天然的批评空间。保护较为完好的少数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家族伦理、隐逸思维等所对应现代人舒缓精神紧张、追求清新自然、强化伦理道德约束,均可获得积极的支撑。当务之急的就是如何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产品和形态进行现代化表述。  1.5民族精神之需  华夏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神品质,是几千年来各民族文化中流传和积淀下来的,不是已经逝去的文化。这种文化传统既然能够流传下来,是不可抛弃的文化。在这里我们强调的其自身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进一步认证该文化传统的价值所在。现代化潮流无法阻挡的今天,华夏文化传统将为创造更加具有精神品质的现代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1.6中国信仰之需  艺术设计采风,以调研文化传统、文化典藏为主线,是一次对中国文化以及各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巡礼,从而感受其传承千百年来自身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思考精神品质作为脉络的延展,以及文化传统现代性表述迫切使命感。耳读目染的亲身经历会带来与学校课堂截然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会给同学带来某些文化传统上的思考,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以及与自身专业相关联的思考。建立在文化上的自豪感,逐步塑造中国信仰。或许,这场亲身经历才是艺术采风真正意义与价值。  ……

作者简介

  郭友南,1974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1995年毕业于开封大学社科系  2006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006年至今任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主要讲授:美学、设计原理、服装设计、材料造型设计等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