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暴力沟通的技巧:高效沟通的技巧与情绪掌控的手段
- ISBN:9787516820513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6页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16820513 ; 978-7-5168-2051-3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充分分析了暴力沟通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同时着重介绍了反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本书选用了大量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暴力沟通事例,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为读者展现出在不同沟通情境中的反暴力沟通技巧。 ◆相比于纯理论性著作,本书更加注重于实用性。即使是此前没有接触过沟通方面书籍的读者,在拿到这本书时可以迅速理解,对反暴力沟通的6个原则能够了然于心,能够分辨出在何种情境下应该使用何种技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与爱的修行之书,书中将教会你如何摒弃精神暴力、语言暴力,打开爱与和谐的钥匙,学会与爱人、父母、孩子、朋友,甚至与陌生人沟通,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获得美满人生。
目录
**章 你是在沟通,还在发泄表达欲
请停止你的暴力沟通 / 002
暴力的沟通,必然面对粗暴的拒绝 / 007
言语的暴力,会让人联想到你的人品 / 013
沟通不是独唱,你要尊重对方的表达欲 / 019
如果说话大声就有理,驴早就占领地球了 / 025
口服的人,心里一般都不服气 / 030
大部分的沟通障碍,都出在态度上 / 035
第二章 暴力沟通的表现
彪悍的人生也需要解释 / 042
“您说得都对”,潜台词是“你说得都不对” / 046
“批评者”的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摘下来 / 052
你的“我以为”是愚蠢的代名词 / 058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你的“垃圾桶” / 064
喜欢插话的人,一般都没什么脑子 / 070
不走心的赞美,听起来怎么都像骂人 / 076
别争了,沟通中没有“金话筒” / 082
第三章 非暴力沟通的6原则
内心温暖,语言自然动听 / 090
你要给别人理解你的时间 / 095
直白的实话永远胜过刻意的谎言 / 099
非暴力沟通,听往往比说更重要 / 104
非暴力沟通,要用好你的眼睛 / 109
你的善意,应该用身体表达出来 / 115
把你的情感在脸上“写”出来 / 120
第四章 如何控制沟通中的暴力事件
你的拒绝,必须带点“同意” / 126
有分歧,也不一定要死磕到底 / 131
好好说话,别动不动就谈道德 / 136
冷酷地要求,只会遭到更多人的白眼 / 141
“豆腐心”很好,但要谨防成为“刀子嘴” / 146
药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 152
沟通是场戏,但绝不是独角戏 / 158
出错不是错,抱怨才是错 / 164
第五章 实践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对,你说的我听懂了!” / 172
“你说得对,我们应该这样去做!” / 178
只要能把话说清楚,让对方一步也无妨 / 185
“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你再进一步讲讲!” / 190
嘴上抹点蜜,对方没脾气 / 196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202
让人发笑,沟通就成功了一半 / 207
第六章 怎样化解他人的语言暴力
以暴制暴,只能助长暴力 / 216
时机对了,不用跳进黄河也能洗清 / 221
沉默不尴尬,没话找话才可怕 / 226
当你面对唠叨的“祥林嫂” / 232
不用你取笑我,我先取笑我自己 / 237
非暴力沟通,就是要找准“兴趣点” / 243
节选
彪悍的人生也需要解释 ——沉默更多时候会让人理解为傲慢 反暴力沟通箴言 沉默是金,但在沟通过程中,在很多时候沉默却会让人理解为傲慢。对方正在针对一个话题侃侃而谈,我们却以沉默应对,这会让沟通陷入一种冷场的境况。在很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暴力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沉默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沟通工具,但在很多沟通情境之中,沉默却也是一把无锋的剑,看上去不会伤人,却很容易隔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沉默需要选对场合,更需要选对时机。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讲到沟通的形式分类,沉默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不仅体现在语言沟通方面,同时也体现在非语言沟通方面上。沉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闭口不言,这时我们中断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在闭口不言的同时,沉默还表现为一定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也就是非语言沟通发生了变化。 在沟通中,沉默可以表现出多重意义,这往往是由沉默的时间和沉默时的表现所决定的。当然,这也是决定沉默在沟通中究竟是好还是坏的关键。如果对方正在你的面前陈述自己的观点,正讲到兴头上的时候,你选择闭上嘴,认真倾听对方说话,这时的沉默就是一种好的沉默。但如果对方已经陈述完自己的观点,等待着你给出回应的时候,你却紧闭住嘴,眼睛四处环视,这时的沉默就是一种坏的沉默。 好的沉默能够让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坏的沉默则会让沟通戛然而止。很多时候,在不合时宜的时机选择沉默往往会让人产生误解,同时,你的沉默也可能被对方理解为一种不耐烦和傲慢。 故事1: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E小姐和男朋友就将走入婚姻的殿堂。*近一段时间,E小姐在家忙着婚礼的事情,无论是置办婚礼用品,还是选择外拍场地,E小姐都亲力亲为。相反,E小姐的男朋友却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从来不过问婚礼的事情,似乎这场婚礼与自己无关一样。 *开始E小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很快,但事情越来越多时,E小姐爆发了。她找到男朋友诉说着自己的辛苦和无助,但E小姐的男朋友却仍然在玩手机游戏。当E小姐扔掉了男朋友的手机之后,两个人才正式面对面地沟通起来。E小姐依然在诉说自己的忙碌,E小姐的男朋友却始终保持沉默,即使当E小姐讲完自己的话之后,E小姐的男友依然保持着面无表情的沉默。E小姐嚎啕大哭起来。 在情侣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容易出现沟通中的沉默,这种沉默往往是一种冷暴力,虽然没有过激的言语,却能够对双方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这种冷暴力沉默是一种对沟通行为十分有害的暴利行为,这种沉默并不是为了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也不是为了给予对方更多的表达机会。这种沉默是一种消极的沟通举动,更多是在表达自己的不耐烦情绪。 这种情况下的沟通,与其说是沟通,倒不如说是拒绝沟通。一方在兴致盎然的大谈特淡,另一方却对此充耳不闻,单向的沟通是没有办法走向终点的,只会在半途之中停止。很多时候,我们很想就一个观点与对方展开沟通,但对方却对此毫无兴趣,也不明确拒绝,只以沉默来应对。这样的沟通只会让一方变得更加着急,另一方却依然对此无动于衷。 不仅在情侣关系中容易出现这种坏的沉默,在职场环境中也会出现这种坏的沉默。 故事2: F 先生已经在这家国企干了15 年,也算是一个老资历了。但与那些新员工相比,F 先生只是在工资上稍微高了一些,在地位上完全和新员工一样。15 年时间,F 先生的工资随着工龄在上涨,职位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许多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要么跳槽到新的企业做了高管,要么升到了管理者的位置,只有F 先生依然在原地踏步。 F 先生也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很多时候却没有办法让自己改变。F 先生有一个毛病,他这个人属于内热外冷型性格,平时在工作时沉默寡言, 日常在生活环境中却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在职场中,很多时候F 先生会采用一种沉默的方式来与他人进行沟通,但领导问工作完成情况时,F 先生两句话交代完结果就什么也不说了。在日常工作间隙, 面对同事的调侃,F 先生也是以沉默应对,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不想说,而只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正因为如此,F 先生被认为是一个沉闷、傲慢的人,不仅没法融入到同事的圈子之中,也没法得到领导的喜爱。职场之路自然就走的坎坎坷坷。 F先生的经历并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会发生在很多人身上,不仅会发生在内向的人身上,很多看似外向的人也会存在这种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沟通情境都可以用沉默来面对,沉默在很多时候是像金子一般,但并不是每一个沟通对象都喜欢这种“金子”,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能够和自己相互攀谈、互相探讨的活的人,即使这个人很普通,他的价值也要超过那个不回应答的“金子”。 这种不好的沉默式沟通会让我们的人际沟通陷入困境之中,人人都喜欢倾听者,却很少有人喜欢沉默者。倾听者会善用沉默,在合适的时机、适当的场合中使用自己的“沉默权”。而沉默者则不会区分场合,不会选择时机,在任何情境中都会用沉默来应对对方的沟通,这种冰冷暴力的沟通方式很容易浇熄对方的热情。 沉默式沟通打断的不仅仅是一次两次的沟通行为,很多时候,它打断的是人与人之间维系情感的纽带。这是一种对沟通的深层次的伤害,很多人往往都只看到了沟通行为的中断,却并没有意识到沟通双方情感的断裂。沉默者会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让别人觉得无法亲近,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产生疏离感,久而久之,沉默者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疏离自己。 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中,沉默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时机,不在适当的场合,沉默就是有害的。沉默是一把双刃的剑,用好用坏完全看个人的取舍,善用沉默为自己的沟通添彩,不要成为沟通中的“独行侠”,那其实一点也不酷。 “您说得都对”,潜台词是“你说得都不对” ——敷衍的首肯内在其实是不屑 反暴力沟通箴言 在沟通过程中,认可对方的观点是让沟通有效延续的一个重要技巧。这种认可生效的前提是我们内心的真诚,出于敷衍目的表达出的肯定实际上是一种对对方观点的不屑。 在面对沟通时,人们往往根据音调的高低和动作的大小来判断沟通的性质。在沟通过程中大喊大叫,手舞足蹈,甚至想要动手打人的情况就会被认为暴力沟通。而温文尔雅,少言寡语,直立端坐的情况就会被人为是非暴力沟通。事实上,这种评判沟通的标准是并不准确的。 非暴力沟通一定是不会发起动手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暴力沟通也不仅仅只有动手这一种表现,当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话里带刺,挖苦别人或敷衍塞责别人的时候,不论我们是否内心真的存在恶意,这种交流方式都是暴力沟通。很多时候,这种言语上的暴力要远比身体上的暴力要更具危害性。 以肯定的态度敷衍塞责别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暴力沟通行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这种沟通方式都会对沟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故事1: 在一期《焦点访谈》栏目中,不少观众发现在采访民政部门的一位领导时,采访对象的手腕处被打上了马赛克。一时间围绕马赛克遮挡住了什么的问题,群众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名表还是珍贵收拾,这位领导的手上到底带的是什么?”观众们向《焦点访谈》栏目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很快,栏目组给出回应:“采访对象手腕被遮挡处并未佩戴东西,遮挡的只是胸前的衣服商标,防止出现广告植入嫌疑。”栏目组的解释看上去可以理解,但仍然有不少群众并不信服这种说法。 几个小时之后,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微博上给出了一个更加详细的回复:“由于被采访者是近景镜头,衣服上面的商标非常明显,编辑担心会存在打广告的嫌疑,所以就用马赛克遮挡住了衣服上的商标。”随后,敬一丹还贴出了采访记者的采访素材截图,证实了自己的说法。 相比于栏目组给出的回应,主持人敬一丹给出的回答更加完善,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在沟通中,这种回答要远胜于敷衍式回答。当然,我们并不能说栏目组的解释是一种敷衍式回答,只是栏目组的解释过于简单,并不足以让人信服。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暴力沟通,敷衍式沟通要更好辨别,无论是在何种沟通情境中,其表现形式都是大体一致的。一般来说,敷衍式沟通主要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 (1)不看对方的眼睛 在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说话的眼神*能够反映这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当一个人在和我们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游离,或者是不敢直视我们, 逃避我们的眼神对视,这种表现都是说明他正在敷衍我们。我们甚至可以不去分析他话语的内容,单纯从眼神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对方是否在敷衍我们,因为一个人的眼神连接着他的内心,内心是否真诚可以从眼神中反映出来。 (2)总是坐立不安的样子 当我们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对方表现出一种坐立不安的样子, 或者是表现出我们好像在耽误他的时间的样子时,对方的内心可能已经对这场沟通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这说明这个人现在并不想和我们说话、沟通,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对方很可能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之所以坐在这里听我们说下去,只是在敷衍我们而已。 (3)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是简单的肯定 当我们正在针对一个问题发表意见,或者想要针对一些小的事情询问对方的意见的时候。他总是不加思考的给出肯定的回答,“嗯”“好的”“你说的都对”“就听你的”,这种表达有一种肯定的语气,但实际上这种表达就是一种明显的敷衍。虽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他根本就没有用心思考。 (4)拨弄手指或摆弄手中的玩物 在现在的社交方式中,手机成为了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手机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并不是说手机在促进沟通方面的作用,而是在说手机影响沟通时起到的作用。当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 对方如果在不停地摆弄手机,这就表明他是在敷衍我们,他的注意力根本没有在沟通上。 有些时候,对方可能会在沟通中用手机处理一些事情,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敷衍沟通的正当理由。真正在乎这场沟通的人会和我们说明情况,让我们先暂停一下叙述,等他用手机 处理完其他工作之后,再放下手机,认真倾听我们的诉说。而不是等着我们的话已经说完之后,他再放下手机,然后顺口一句“好的,我明白了”来结束这场对话。 (5)回答问题的时候文不对题 *为明显的敷衍式沟通就是对方在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时“驴唇不对马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当我们在叙述的时候,对方的心思并不在我们的表达上,他的心可能早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而当我们叙述完成之后,对方的心思依然在九霄云外没有办法赶回到“沟通现场”,所以才会出现回答我们的问题时文不对题的现象。 当然,在沟通过程中,敷衍式沟通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种原因因人而异也因沟通情境、沟通内容而异,所以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在关注对方是否在敷衍我们的同时,也要去关注我们和对方的谈话是否会引起对方用敷衍的方式来应对我们。具体来说,在沟通时,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认真考虑。 (1)对方的时间是否允许 现在我们想要和对方沟通,对方是否有兴趣、有时间在现在这个时间和我们沟通呢?这是我们在进行沟通前就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如果对方正在忙其他的事情,我们突然将对方拉过来谈话,显然会让对方对我们的表达心不在焉。 (2)对方是否对话题感兴趣 在沟通之前,我们想要聊的话题对方是否感兴趣,和一个从来不看武侠小说的人来聊《天龙八部》,那可能对方只能用敷衍的方式来应答了。这种敷衍式沟通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发起沟通的人。 (3)沟通的方式对方是否习惯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的语气是否过于强硬,语言技巧是否有些不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得问题,同时也是容易造成敷衍式沟通的原因。对方如果既有时间,又对谈论的话题感兴趣,但依然使用敷衍的方式和我们进行沟通,很大的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是否一味在使用疑问句, 让对方只能用“嗯”“对”“是”这样的答案来进行回答?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是否语气过于强硬,用词欠缺考虑,让对方产生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这些都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我们可以将对方更好地引入到自己的沟通情境之中,同时也降低了对方在沟通过程中敷衍塞责的可能性。在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尽力避免自己成为那个在沟通过程中敷衍塞责的人。这一问题在亲子沟通中十分常见,我们就以此来进行说明。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往往会因为一些原因敷衍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这不仅会让亲子间的沟通产生问题,同时也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 伤害。 故事2: 小Y 刚满7 岁,但绘画的手艺却已经炉火纯青,这完全得益于父母的悉心栽培。小Y 在刚满4 岁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了绘画班,可能是先天原因,小Y 在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一次周末,小Y 拿着一幅自己画了一个上午的绘画作品给母亲看。小Y 的母亲正在洗衣服,简单看了一眼小Y 的画,说道:“嗯,挺好的。”小Y 想让母亲再仔细看看画中的内容,母亲却以自己正忙为由让小Y 拿着画去找爸爸。 小Y拿着画找到爸爸,爸爸正在用手机玩游戏,小Y将画举到爸爸眼前,却被爸爸用手拨开。当小Y询问时,爸爸看都没看地答道:“嗯,不错。”说完就让小Y自己去一边玩耍。小Y伤心的来到洗手间,将自己画了一上午的“全家福”全部撕碎,冲入了马桶之中。 小Y的经历相信也并不是个例,大多数孩子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在意这种情况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在孩子心中,这种坏的影响却已经深深扎根,在此后父母的每一次敷衍中逐渐发芽、壮大,这也是很多亲子关系呈现出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成年人之间的敷衍式沟通,发生在亲子关系中的敷衍是沟通在危害性上显然要更大。亲子之间的沟通可能不会像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因为一方的敷衍而发展成为暴力沟通行为,但却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一种比暴力沟通行为危害更加深远的不良影响,威胁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在亲子关系的沟通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尽量避免敷衍式沟通。即使自己当时确实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也要耐心进行解释,不能以一两句话来敷衍了事。孩子的内心往往是脆弱的,由于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很容易因为父母的敷衍式沟通产生错误的心理反应,更严重的甚至会采取一些错误的举动。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敷衍式沟通的产生并不能仅仅从沟通中的一方身上去寻找原因,其他暴力沟通现象的产生也需要从沟通中的双方身上去寻找原因。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想要掌握好沟通技巧,减少暴力沟通却并不困难。
作者简介
陈玉新,作家,著名图书策划人,自由撰稿人。大学毕业之后长期从事文字工作,致力于对个人成长、社会经济、大众心理、社会心理的研究,对沟通在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有深入的了解。
-
有时真的很绝望
¥16.5¥55.0 -
厚黑学
¥13.3¥38.0 -
超越自卑-我们时刻需要合作
¥13.3¥38.0 -
人性的弱点
¥13.9¥39.8 -
北大心理课
¥14.4¥45.0 -
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35.2¥55.0 -
人性的弱点(人类出版史上继《圣经》之后的第二大畅销书)(卡耐基成功学奠基之作)
¥9.0¥36.0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32.9¥59.8 -
厚黑学全集
¥10.4¥29.8 -
锻炼思维的侦探推理游戏
¥13.3¥38.0 -
还烦恼吗/樊登
¥19.1¥59.8 -
哈佛情商智商财商课(超值典藏白金版)
¥20.9¥59.8 -
高效阅读(32开平装)
¥12.3¥35.0 -
让幸福来敲门
¥15.4¥48.0 -
素书:感悟传世奇书中的成功智慧
¥14.4¥45.0 -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
¥14.9¥55.0 -
把自己当回事儿
¥17.9¥56.0 -
怪诞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
¥12.6¥36.0 -
人性的弱点
¥10.5¥32.8 -
定位-细节决定你3年后的成败
¥10.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