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人民司法中的乡村社会纠纷裁断-以太行地区为中心

包邮早期人民司法中的乡村社会纠纷裁断-以太行地区为中心

¥45.2 (7.7折) ?
1星价 ¥45.2
2星价¥45.2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224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20122405 ; 978-7-5201-2240-5

本书特色

李文军等著的《早期人民司法中的乡村社会纠纷裁断(以太行地区为中心)》以笔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近世中国的社会本位司法理念及其历史文化基础》为基础形成,又适逢笔者申请的教育部2016年度研究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下我国司法运行模式变迁研究(1949-2014)》获得批准,遂将研究视角集中于共产党的“人民司法路线”之形成、发展及独特逻辑。笔者以晋察冀边区太行地区的近百个案例作为素材,既分析了婚姻、土地、百姓财产等当时主要纠纷的实体内容,也分析了纠纷解决的主要形式,各方主体对诉讼结果的影响力,诉讼中的证据形态等程序法问题,更采用量化、社会学、经济学等分析视角,解读了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制约,乡民的预期和行为偏好与共产党司法路线的内在逻辑联系等。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以笔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近世中国的社会本位司法理念及其历史文化基础》为基础形成,又适逢笔者申请的教育部2016年度研究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下我国司法运行模式变迁研究(1949-2014)》获得批准,遂将研究视角集中于共产党的“人民司法路线”之形成、发展及独特逻辑。笔者以晋察冀边区太行地区的近百个案例作为素材,既分析了婚姻、土地、百姓财产等当时主要纠纷的实体内容,也分析了纠纷解决的主要形式,各方主体对诉讼结果的影响力,诉讼中的证据形态等程序法问题,更采用量化、社会学、经济学等分析视角,解读了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制约,乡民的预期和行为偏好与共产党司法路线的内在逻辑联系等。

目录

绪论 **章 早期人民司法与社会纠纷解决 **节 早期人民司法的方法论与运行特质 第二节 人民司法与太行地区纠纷解决方式 第二章 各类型纠纷及其裁断 **节 离婚财产纠纷 第二节 土地纠纷 第三节 其他财产权纠纷 第三章 纠纷裁断的程序性实践 **节 纠纷解决的裁断依据 第二节 诉讼中的证据问题 第四章 政治、道德与纠纷解决 **节 成分划分在裁断中的作用 第二节 诉讼中的道德话语 第五章 人民司法模式的历史文化基础 **节 中国司法传统的实质正义追求 第二节 实质正义观与社会文化土壤 第三节 历史文化传统的承续与嬗变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案件信息汇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文军,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牛甜 拉姆措 刘晓玉 杨栋 张超宇 郑伶俐 于孟嘉等均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