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2003-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
- ISBN:978710016232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7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100162326 ; 978-7-100-16232-6
本书特色
以中国文化基底,细述两岸交流发展;持禅者观照之心,梳理民众复杂心绪。 本书是较早以台湾学者的眼光看待大陆社会及两岸文化交流的图书。林谷芳先生也是《东方之子》栏目较早采访的台湾人士之一。本书通过访谈形式对1988年两岸开放以来林谷芳先生的大陆行做了回顾,谈话涉及文化主体认同、改革大潮中的乡村、民族融合、城市现代化、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宗教等诸多话题,厘清两岸因发展历程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差异,对两岸人民交流时产生的心理误区做了澄清,希冀以中国文化为基底,以文化互通、民众互信为途径,建立两岸共同发展的未来。
内容简介
《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1988-2003)/林谷芳作品·文化》是一位大陆记者对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先生的访谈录,也是透过台湾文化观察者眼光解析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变迁之作。受访者林谷芳先生既是一位音乐学者,又是多年来活跃于台湾文化界的文化评论家,同时兼具禅者色彩。角色的跨界,眼光的多元,使得他的文化观察与言说,涉猎到旅游、民族融合、城市更新、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既对两岸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轨迹进行了比较与梳理,同时也澄清了因为管道有限而映现于两岸民众心理的认识误区。不同于一般将中国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学者,林谷芳先生自认是中国文化的体践者,他以一以贯之标举中国的姿态,以及不下于六十多次的大陆之行,来回报中国文化的滋养与哺育,同时也希望通过《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1988-2003)/林谷芳作品·文化》,促进两岸民心的理解与文化间的互补。 《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1988-2003)/林谷芳作品·文化》以分议题的方式,聚焦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的16个面向,其中包括旅游、民族融合、城市更新、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既对两岸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轨迹进行了比较与梳理,同时也直指两岸文化发展中的误区与盲点。
目录
就让它在那里——关于《十年去来》之再版/孙小宁
从“变”,观照到那“不变”的/林谷芳
**章 十年去来
——缘起
第二章 心不得安
——社会急剧变化的震撼与忧心
第三章 香格里拉之思
——自然人文的希望与落差
第四章 眼球经济
——信息化时代的媒体困惑
第五章 何以谦卑?
——正信的宗教能带来什么
第六章 尊重先于融合
——多民族的相处之道
第七章 传统何在?
——文化的断层与迷失
第八章 苍茫不见
——繁简之间的文化失落
第九章 文化主权
第十章 去特质化
——城市更新中的风格遗失
第十一章 资源互补或生态恶化
——以文化交流为例
第十二章 是遗忘还是调适?
——期待当代的史诗
第十三章 一元多元并举
——两岸社会的良性循环
第十四章 好人碰好人,坏人碰坏人
第十五章 大小之间
——两岸之间的症结与心结
附录我从蒙古音乐听到的
谛观有情——生命因缘中的偶然与必然
节选
《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1988-2003)/林谷芳作品·文化》: 一、50年代:中国文化氛围中的台湾人 孙:林先生,从您的生平简介中,知道您是地道的台湾新竹人。在我们一般的理解中,您是*应该讲“本土”的人,但接触您,总听您在谈中国,而且来来去去大陆六十多趟。这种中国情结是怎样形成的? 林:我生于1950年。在台湾,5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都活在一个中国文化氛围相当浓厚的环境里。这背景大陆人未必真熟悉。某种角度讲,那是一个比大陆当时更具中国文化氛围的环境。 孙:为什么这样讲? 林:那时的台湾就像一个“小中国”。因为国民党刚来台湾,还有反攻大陆的决心,而在政治的“正统”外,它更强调自己是“文化道统的继承者”,传统儒释道三家尤其是儒家思想那时很被强调。而台湾社会的文化形貌,原也一直是以汉文化形态为基底的,因此50年代的台湾人,不会因为谁在台湾本土出生,就好像不中国。在当时的文化氛围里,中国这个议题,是个非常自然在我们生命中生根的东西。 而那些在“五四”中论辩的种种问题,像新与旧、中与西等,也都还继续被知识分子讨论着。是坚守中国文化本位,或一定程度乃至全盘西化,都有人在说。不像大陆,1949年后,问题便像有了解决似的,知识分子很长一段时间不再触及这些。可以说,那种“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化氛围,在我成长初期,就已沁入生命里了。加之我7岁又到了台北…… 孙:台北的文化氛围是不是加深了这一层? 林:对。我是7岁时随父亲的工作变动到台北,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城市里。台北是台湾*大的城市,在当时看来蛮大、蛮特别的。现在我在台湾各处演讲,还常提到它与其他城市的不同。我对它的概括是:具体而微。从地理讲,很少有城市像它,盆地范围仅三四百平方公里,行政区域更只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却容纳了高山、大河、平原和盆地等地形。这样多元的山水,自然蕴含多元的人文。更何况五六十年代的台北还是个政治移民的城市:全中国的口音,都可在此听到:各地的小吃也随处可见。而当局为了显示自己回大陆的决心,更将所有街道都按大陆地名来排,于是就出现了南京东路、北平东路、长春路、哈密街等路名。再加上,许多人来台湾后不忘家乡,经常用极致的语言描述家乡的至美。这种种结合起来,你可以想见,那是多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 孙:但是当局也在做反共宣传啊!他可不希望你们就这样心向祖国。 林:所以会形成反差:一个至美的文化中国与一个不堪的现实中国形成对比,成长中的知识分子常在此遭遇两极的拉扯。也就在这两极拉扯中形构与中国的关联,而一些不堪此境的知识分子便选择了远离中国,走了一条“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的移民之路。 孙:因为不忍看见现实中国的破碎? 林:对,有些人到西方后,用西方文化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为中国当时的某些现象做注脚,更加强了知识分子远离中国的趋势。因为他们觉得是这个文化出了问题。当然也仍有许多人留在台湾,继续在其中摆荡。 ……
作者简介
林谷芳,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北书院山长、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教授。六岁,有感于死生。高一见书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有省,遂习禅。同时间,亦因一段因缘入中国音乐。四十年间,于音乐,始终观照道艺一体:在修行,则“出入禅、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无可救药的禅子”,遂对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剑刃上事砥砺学人,标举宗门不共,所作恰可治时人“以禅为生命妆点”之病。在禅与艺术外,1988年后又以海峡开放恰可印证生命所学之真实与虚妄,频仍来往两岸,从事文化观察与评论。 孙小宁,媒体人,书评人。现供职于《北京晚报》。读书、阅人、阅世。曾出版有电影随笔集《看得见风景望不见爱情》(2013)、《印心》(2016)。散文《滇西笔记》曾获第六届(2014)在场主义散文奖。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