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54761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67547612 ; 978-7-5675-4761-2
本书特色
莫水田首部漫谈英语语言文学的随笔集,语言可以被解释,美也可以被解释;一本关于英语的微型百科全书,不教条,不枯燥;纸书 二维码,一键扫描,随时阅读海量文章和书单;金宇澄、张定浩、但汉松诚挚推荐。
金雯(莫水田)编舟渡海之作,致敬语言,致敬巴别塔。
未被解释的美在我心里激起一阵烦躁。——威廉·燕卜逊
1、豆瓣、微博、微信公号上备受关注的英语达人莫水田首次出书漫谈英语学习观。七年来,莫水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英语知识贴,统统收录在书中,一本在手,英语不愁。
2、一本关于英语的微型百科全书,不教条,不枯燥。为你解答听力、口语、语法、阅读、写作上的困惑,教你领略小说、诗歌、随笔、音乐、广播、电影背后的文学、文化奥秘和趣味。语言可以被解释,美也可以被解释。
3、一本可以生长的书。除了纸质内容,书中还列有22个二维码,每个二维码都是宝藏:有趣好玩的视频、寓意深刻的文章、精心收集的英语学习网站、丰富多样的延伸阅读书单,内容罕见,形式多样,便于读者一键扫描,随时随地阅读。
4、开本和用纸考究,装帧清新雅致,版式赏心悦目,方便阅读和随身携带。
内容简介
《被解释的美:英语的方法和趣味》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金雯关于语言和文学的感悟之作,分为“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方法”、“让英语生动起来”、“英语学习与人文素养”、“实用英文写作”四部分。作者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复旦大学,并以网名“莫水田”在微博、微信公号、豆瓣等平台与英语爱好者分享语言学习心得。在书中,作者亦师亦友,谆谆善诱,倾囊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及在文学、文化层面上的深度思考;此外,书中也有涉及英语论文、申请海外研究生、推荐信、求职信等实用写作内容,可谓囊括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前言
说在前面的话
金雯(莫水田)
我是一名语言和文学的研究者和热爱者,以文字为工作和乐趣。我也是一名教师,喜欢与人交流,喜欢表达和创造。我是以文字为进出世界和心灵的口令,越过经验边界的一枚竹筏。
我为什么会学习语言文学,这是我在美国西北大学开始读博士的时候一个教授让我们回答的问题。我说,因为文学是感性和理性能同时得以伸展的领域。回头想来,当时随口说的话或许是很有道理的。唯有感性,才能在文字中寻到声色形神,会因字的瘦削凄清而冷,或因字的丰腴浓艳而热,读字如真实生命般有所拓展。与文字相处日久,便可从中悟出生命质材不唯草木,更有无所不在的文字。而唯有理性,才能在文字中找到深刻的思辨。分析和思辨并非人脑强加于文字的枷锁,更是语言自身的结构特征,是语言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语言观照着这个世界,将同时发生的一千件事情用线性排列的字符来表示,就必须一件件事说,什么说什么不说,怎么说,都大具奥妙,可见语言本身就是哲学,也需要用哲学家的头脑来进行解读。
我对语言文学的爱是无止境、不断延展的,包括了文化和人类的许多支流,也包括不以字符为基础的形象和声音的语言。无限延展是知识人的*高乐趣之一。
但我还有一个同样悠远的乐趣,那就是与生活中和网上许许多多同学、朋友们在智识上和情感上进行互动交流。我自从2011年左右在豆瓣和新浪微博上建立账户以来,就经常发表点滴感想和知识,居然聚集起了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同道中人。
一开始只是因为觉得网上言论混杂,想要就有些问题做出独特的解释。后来个人账户人气增加,就收到不少问题,逐渐开始回复。教学相长,回答别人的问题也推动自己的研究思考。我在美国读书和教学期间,独自一人思考比较多,而社交面突然开阔后发现学问没有受损,反而进步更快。
这本书就是由此而来,是我本人对于语言和文学的感悟,也是与各路读者朋友交流的成果。包含我对语言学习方法和文学与文化关联的思考,也包括实用语言技巧和英语写作训练等内容。在对书中收录文章进行修改的时候,我比往日更为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平日里小文的价值。
我的求学和任教经历让我非常坚定地相信语言学习是困扰许多学生的一个问题。我大学毕业后出国,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英文博士学位,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任教至2012年年底。2013年回国后,我先在复旦的英文系任职,后来去了华东师大的中文系比较文学教研室。在英文系和中文系的教学经历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中文系同学对语言不是那么喜欢和重视,研究外国文学的时候习惯读译文。而外语学院同学因为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外语阅读和写作,在文学和文化上就容易兴致阑珊,涉猎肤浅。
这就造成一种两难。我觉得长时间投入语言学习是很有用的,但也因此不能限制自己的文化视野。反过来,在驰骋学海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到两门精通的外语,达到能写能说的熟练程度。语言学习中对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也是可以不断总结琢磨的。
当然,我平日里交流的大多数人并不在学院里,将来也不准备在学院工作,但这样的朋友也有很多会被语言和文学所吸引和感召,也希望读到有深度有趣味独出机杼的文章。
各路朋友的需求都是我平日写作和修改的动力。我目前将大部分精力献给学术写作,尽量求精求新,但总有写闲散时间可以用来满足其他兴趣,而且还有许多学生同行和朋友需要我写些非学术的小文。
当然,我*高的动力还是把文字写好,把文字讲好。每天见证和拓展包括文字在内的人类能力之美,让这个世界为美叫好。语言事大,必以虔心和素心待之。
用我*喜欢的一句话来说明我的*高愿望,那就是巴赫对自己艺术创作动力的概括:为了上帝的荣耀,也同时取悦我的邻居。上帝的荣耀就是见证世界的奇迹,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来给世界增色的,不论有多么艰难,还是要留下点什么。中国人说“筚门闺窬之人,敢晞天望之冀”,当然也是争取*高荣耀的意思,这里的“天”不一定要代表等级之高,也可以代表造诣之深,穷尽自然之潜能。我们生来是为了扩宽世界维度的,我们都想知道天空是什么颜色的。
但话说回来,我还是很希望读者——我在世间的友邻们——可以喜爱书里的小文章,并觉得它们有价值。请把收录在这里的文章看成是从过来人那里得来的建议,不要全盘接受,也不要全然漠视,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每个人要依据自己的习惯和条件制定学习方案,但有人指点和交流总是有益的事。我在这里也要谢谢友邻们,即使是我发的*晦涩艰深的微博和文章,也会收到不少有见地有信息量的回复。微博和微信成为我思想的演练场,这本书里的许多内容都经由这个演练场,重新斟酌修改后写成。
*后,要特别感激我的学生们,复旦英文系2011级和2012级的同学们,他们至今还与我有联系。还有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同学们与校内外许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另外,要感谢网上经常提供建议和分享资源的同道们,如月弓城和译鸣Babel等朋友。挚友范若恩和董伯韬对本书的文字和思路提过许多珍贵的建议。也要特别提及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社长黄昌朝,华师大出版社的编辑许静、陈斌和乔健,他们都是好朋友好战友,谢谢。
我对英语学习、语言文化的想法也随时在改变和丰富,欢迎大家关注新浪微博“莫水田”账号与微信公众号及APP“池馆燕语”,多提建议。
目录
**辑 低头便见水中天: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方法
如果不在英语环境中长大,如何学好英语
英语专业的良夜
如何跨越英语听力障碍
英语阅读的道与术
跟着影评练阅读
来自陌生世界的你,请和我讲话
英语口语的操练
中国学生和英语写作——不要让英语写作使你变笨
写作指导书整理
浅谈翻译原则:翻译不好是因为母语不好吗?
谷歌中译英新版到底好用到什么程度
被分析的美或许更美:文学研究的旨归
文学研习入门的基本方法
第二辑 为人性僻耽佳句:让英语生动起来
轻便才能运动: 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
出人意料的介词
诡异的THE
噼里啪啦、窸窸窣窣、滴滴答答:用语言表达声音效果
看图说话
说笑话需要天赋,但也可以训练
如何写好英文句子(一)
如何写好英语句子(二)
在句子中如何安排主语
段落是如何构成的:以论述为中心
描写的艺术:神奇动物、人脸和建筑
第三辑 风流五百年:英语学习与人文素养
况味、情怀和留白——翻译、思维和文化
金句:也论协商与独立
我爱英语词
从词语看世界
细节与灵感:文学是如何发生的
诗歌的放纵和规矩
狄伦获诺奖,文学死了吗?
第四辑 辨才须满七年期:实用英文写作
如何申请海外博士项目
写电邮的常用表达
推荐信怎么写
怎么写英文的论文摘要
文学类英文论文的写作要义和思路
文学类英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序言格式
情感与形式:论小说阅读训练
附录 求教职如何应对面试
尾声
节选
如果不在英语环境中长大,如何学好英语
金雯(莫水田)
经常有人问,学英语是否要从听力开始?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侄子侄女从小就练习英语,都能说几句简单的英语。他们定期去上由外教主讲的幼儿英语教学班,也借助电脑光盘和网上的视频作为练习工具。事实证明,他们的听力的确在阅读能力之前就培养起来了。不过,他们听英语的时间毕竟是太少了,一周几小时完全不足以让他们能流利地说英语。以后如果要进阶,肯定还是要在字母和单词之外,理顺语法,加强阅读和写作。换作成人,或许从听入门可能会更困难。听力的确非常重要,英语必须要多听,对口语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基于中国一般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以及我本人的经历——我在这里还是提出了以阅读为核心,以阅读来带动写、听和说的学习模式。当然,这个论点不排除可能出现的很多例外,有很多人吸收信息的主要模式是听,即使在中文语境中也是如此,对这部分人来说,大概应该以听为英语学习的核心环节。
与读与听哪种学习方法为主相关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在学英语的时候完全跳入英语世界,尽量用双语或英英词典,多读多看英文文章和著作,尽量说英语?总之,是否该与中文保持距离?一方面来说,这对十二三岁之前没有机会在外国长期居住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一旦成年,中文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工具,即使这时候进入英语国家学习或工作,也已经走不出心中的中文世界了。母语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对我们大脑的构造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理解另一种语言很难完全脱离中文基础,翻译式理解是必经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能具备“英语思维”了。很多人推崇的英语思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无外乎是对大脑的一种重塑,使我们可以用英语句式和习惯语来形成和表达想法,并且在大脑里开始将客观事物直接与另外一种语言对应,形成独立于母语的另一套词与物的回路。英文思维有时候很自然,比如看别人打喷嚏,不少人马上会反应说“bless you” (保佑你),这种表达中文里没有,我们当然不会受中文干扰。用英语思维还有更复杂的例子,有些思想和思维方式我们先从外语中获得,比如“identity is fluid”(身份是流动的),这个想法不是中文原生的,我们一般是在学英语时学到的,这样的念头也一定不需要从中文翻译英文(反而是翻译成中文比较难),由此构成典型的英语思维。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大量事物和想法是有中文表达的,也是先通过中文被我们所认识的,表达这些事物和想法的时候,中文肯定会干扰英文,比如你见到名人,首先会想到“久仰大名”,然后再翻译成“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这时候,翻译思维和训练就很必要了,不训练就会出现中式英语或结巴的英语。所以,我以为学英语只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量阅读英文,吸收英文中独特的思想和表达,一方面好好学习操练翻译,让你表达惯常事物的时候能飞快将其从翻译成英文,快到看不出痕迹,就好像英语思维一样。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们不能在年幼时期去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居住几年,以至于成年后要花这么多时间弥补,不是很可惜吗?或许吧,但福祸相依,小时候出国学习英语有可能因此会对母语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而在国内或国外出现不适应环境的情况。我也看到过一些事例,说明青少年时期的双语生活和教育可能会使两种语言都无法完全扎根,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总之,无论什么背景,对学外语来说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小时候跟着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节目学习,1980年代有不少好节目,音标和拼写都从头开始学,一边学一边念诵,听和读都接触得比较多。高中时期发现自己对语法特别热爱,自己也能总结出很多语法规律。大学毕业出国以后,长期进行英语学术写作,这方面进步比较快,写作训练是英语学习中*为艰难的时期,在压力和兴趣的推动下根据范文不断操练是必经之路。博士毕业后长期在美国授课,口语方面自然也大有提高。2013年回国后通过在公共平台上发布各类短文,终于可以对过去的一些经验做出总结,也有空仔细思索英语作为技能和艺术的各种特点和规律。
如果问我学习外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觉得*根本的当然是兴趣,自己想学的时候,或者因为迫切的需要动力增强的时候才可能学好。也需要一定的智能条件,基本的记忆能力,对语法规律的分析力和领悟力,对不同词汇语义差别的理解力,对语言天然节奏和形式变化的敏感,大致就够了。发音能力因人而异,但语音不准影响并不大,表达熟练地道要重要得多。
但列举这些能力并不足以说明外语学习的根本前提。很多人汉语能力很强,就是不愿意学外语,这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模仿和重复的拒斥。学外语必然需要模仿,语音语调的模仿,遣词造句习惯的模仿,都不可避免,且要反复操练。擅长外语的人不一定在大脑构造上有何特殊之处,更可能是心性上比较擅于认同、模仿他人。这没有什么不好,模仿不等于迎合,也不是墨守成规,模仿恰恰可以是创新的前提,*好的语言学习或许就是以创新为目的的带有敬意而又叛逆的模仿。陆谷孙老师曾经很喜欢荀子所说的“坚疆而不暴,柔从而不流”,这种个性不是依靠学习外语的过程才能形成,但外语爱好者很可能具备这样外柔内刚的个性。
当然,本文的重心不是心性,而是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一、以输出为核心的语言学习
判断英语是否学得精深,核心标准是写作能力,为了写好必须多读多听,写作好了,然后再多说,口语也能跟着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互相牵制,但还是可以理出个先后次序的,简单来说,在每一个学习层级上都是读、听、写、说这个顺序。过了一个层级再上一个新的,如此反复循环。当然,假如你只想能读懂听懂英语,事情就简单多了。
学语言,一开始慢一点不要紧,贵在基础牢固。阅读的时候对语法和句式要花充分的时间琢磨,把英语学“正”,一知半解的话会很快遇到瓶颈。一时求快,却可能阻断未来提升的可能。
打基础的过程其实不苦也不枯燥,语言的有趣自在喜欢语言的人心里,而喜欢是没有条件的。
接下来,我逐一解释我认为的应该如何提高英语的基本技能。本文只是综述,关于阅读、听力、写作的方法还会在**辑随后的文章中详细论述。
1. 发音
喜欢英语的人一般都喜欢大声朗诵或小声吟诵英语作品,这就要求首先熟悉掌握英语的基本声音元素。每个字都有重音,重音搞清楚了,说出来别人就懂,再把基本的元音辅音发清楚就好。遇到一个生词不知道怎么念?现在很多电子词典(欧陆、有道、必应等)都配有单词发音功能,点击播放就好了。朋友和学生还推荐了forvo.com和howjsay.com,都是在线的有声词库。
其实网上有很多资源。希腊名字在英语里怎么念?古英语怎么发音?爱尔兰英语怎么念?相关的音频和视频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很多。遇到好的英文音频可以跟着大声朗诵,多重复几次。语音语调方面女生掌握起来一般比较轻松,但这并无定论,因人而异。
在美剧和英剧当然也有助于提高语音,不过效率比较低,不如看剧的时候多注重影视艺术,另外专门找语音教学音频去练发音。美音、英音或其他英语口音都可以通过模仿学会,不过初学的时候*好先选定一种,坚持学一段时间,以后有机会再尝试操练其他英语语音。
2. 词汇
我初中的时候喜欢听英语广播,当时还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初级英语、中级英语这些教学节目,也会看看《新概念英语》的课本,还有经典英文小说的删节版。现在可以练习英语阅读和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更多了,很多人总结了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不过这么多网络资源容易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按照平时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每天锁定几个网站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欢看新闻文化类文章,就去aldaily.com, The Guardian, Economist, New Yorker等网站;喜欢体育新闻或者外国明星八卦,那么就去slate.com, salon.com, buzzfeed这些门户网站的娱乐体育版;或者也可以上ao3网站看同人小说。不论什么题材的文章,能吸引你阅读就好。阅读的时候一般不要查阅太多生词,能读懂就好。每天查阅10来个生词或短语就已经很多了,能记住1~5个就不错了。查阅到的新词汇、新短语*好记录一下,以便回头多多复习。现在的大多数电子词典都有生词本功能,可以随时记录你查阅过的生词。遇到难点词,可以停下来稍作研究。
不过增加词汇量也不能只靠阅读(除非你从小就在读),要背专门的词汇书(托福、GRE词汇等),或者找特殊的分类词典来帮助记忆。《韦氏词根字典》(Merriam-Webster Vocabulay Builder)、World Power MadeEasy、Verbal Advantage —10 Easy Steps to a Powerful Vocabulary,都是很好的较为初级的词汇书或词典,外研社也已经引进。
偶尔遇到有些难度、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的词可以停下来看完整的词典释义,多找几个例句,以加深理解。记得以前有人问过engage这个词的用法,如果查阅词典并整理例句,你会发现engage with 表示探讨一个问题或与他人探讨,engage in表示从事、进行某一行为,engage单独用作及物动词表示与比较被动的受众进行互动。
研究单词用法的时候,有时可以借助比较好的语料库,比如说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当代美式英语语料库(Corpus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COCA )、时代语料库(Times corpus)。在语料库中输入某词,可以查到原汁原味的当代例句。
阅读水平尚在提高的同学可以看看少儿读物,虽然语言简单,内容常常比较深邃,比如《夏洛的网》(Charlotte’s Web)、《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绿野仙踪》(Wonderful Wizard of Oz)、《爱丽丝漫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尤其是后两本不可貌相,简单而不平凡。关于经典文学作品,市场上有不少英语分级进阶读物,适合不同词汇量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有许多专门设计给少年儿童的分级读物,如“企鹅英语分级阅读”(Penguin Readers)和“培生英语分级阅读”(Pearson English Graded Readers);成人学习者可以自己给文学经典原版图书分级,循序渐进地阅读。Wordsworth, Signet, Bantam等原版书系都包含大多数重要的英语文学经典,也经常有网友为这些经典分级,并将结果公布在网上,很容易查询。水平高的同学也可以跟着比较靠谱的书单来通读西方文学和思想史上的经典。书单很容易找,可以去美国著名高校网站找他们公开的通识课书单,哥伦比亚大学的Literature Humanities 和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课的书单就可以在网上下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这些书单阅读。补充一句,到了大学阶段,如果英语阅读能力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那就不必要在接触原文为英语的作品时都读原版,读英语毕竟会大大减慢阅读速度,限制阅读量,为了兼顾阅读量和英语阅读能力的训练,可以有选择地读原版书,也可以以中译本为主,同时阅读相对应的原版书中的重要篇章。
3. 语法
语法是一件优美的事,它不是强制性的规则,而是关于用词和句型规律的理论。和所有理论一样,以简洁和与经验相符为美,一般喜欢总结规律的人都喜欢语法。语言有着可以察觉和归纳的规律,有的相当微妙,需要比较高的天赋才能领会,但大多数语法规则一般学生都可以掌握,做到基本不犯语法错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以前有友邻推荐旋元佑的《语法俱乐部》,的确是一部生动简明的语法入门书。比较经典的语法书包括《朗曼英语语法》(L.G.亚历山大著)和《牛津实用英语语法》(约翰·伊斯特伍德著)等。语法书种类繁多,只要是清晰简明、口碑较好的都可以用。但学习语法的关键不在于挑选语法书,而在于理解语法作为语言“身份”的重要地位。
所谓学习英语语法,搞清楚动词怎么用*重要。美国诗人庞德说过英语讲究动词,中文讲究名词,他的说法并不严谨,不过可以聊备一说。不同于中文,英语中同样的动词在表示过去的事、将来的事和已经完成的事时,字形会有所变化。动词还有个语态问题,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态也需要动词进行变化,或者和助动词进行搭配。另外,动词可以加ing变成动名词(就是说动词也可以变成名词),加ed变成过去分词,它们各有什么用途要弄明白。名词要搞清楚什么时候加冠词a/an/the, 什么时候不加冠词。基本明白就好。
当然,*重要的语法问题是英语句子的结构,尤其是复杂的长句子。很多人阅读缓慢就是因为对句型不熟悉,单词看得懂,但不知道句子的意思。所谓长句,就是复合句,句子里面套句子,里面套着的句子就是从句,即从属句。从句是英语不同于中文的一个核心之处,英语和许多其他欧洲语言都有拉丁语语法的痕迹,所以一个句子不能随便写。
中文可以说:“我觉得你应该告诉他,对你有好处。”英文不可以这么松散,“对你有好处”这句话缺乏一个名词做主语,改成英语就必须说“I think you should tell him, which can do you good.” Which所引导的就是从句(即结构上次要的句子),which在这个从句里面担任主语的角色,也代表前面“you should tell him”这个概念。
英文严格的语法(比如说每个从句都要用一个词来引导)与中文的自由随性之间反差明显。英文写多了,再写中文也会变得僵硬,有翻译腔。中文是可以随时创造句型的,它绵延柔软的特性会让学英语时间长的人很不习惯。这里我们举一个中文句子的例子,来自张治老师的《蜗耕集》——我刚好在看的一本书。其中有一句(属于书中较短的句子):
基督教信灵魂不灭,肉身在死后消亡,但丁所见乃是幻影,然而一连三次,则体现出情感的激动热烈,又显示出这种热烈的徒然。(187-188)
这就是中文,虽为白话,古风不减。一连串短句组成一个长句,不需要专门的引导词来引出各短句,只用逗号分隔,也不需要明确表达各短句关系的语言元素。万能而泛滥的逗号就是白话文的可爱之处。如果把这句翻译成英文,是不好办的,必须按照主次因果关系等重新组织,可能还要分成两三个句子。首先,要想清楚前面三个短句表达什么关系,姑且算是弱因果的话,那么可以这样翻译:In light of the Christian belief in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ndthe inevitable decay of the physical body upon death, what Dante sees isnothing but a shadow.
接下来的内容只好另起一句,另起的时候要加个主语, 补充“幻影”一词,“则体现出”开始的这段正好可以翻译成从句。因此可以如是翻译:And yet the shadow comes up thrice, which shows the intensity ofDante’s ardor and its futility.
总之,要真正掌握英文语法,得从根子上去理解。语法二字体现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为何中文没有独立发展出成文的语法,没人说得清楚,但我们知道的是中国人对英语语法一下子就能理解,而且学多了连中文都看不顺眼了,可见中国人的头脑和英语语法是很兼容的。而且正因为有中文的背景,我们对英语语法会有更多跨文化的深刻见解。
所以,我以为精读一篇英文文章的时候,可以想想里面的每一句英文句子如何翻译成中文,在中文里该怎么表达,这样学习效果会比较好。我上课的时候也会让学生自己找阅读材料里的重要句型(我们上中、高级英语课有份固定的教材,各位老师自己也会补充课外读物),尽量它们在表达上和中文的差别。
不过有一点必须申明,语法是语言中散见的规律,并不是铁律,也并不完全支配语句的形成,语言习惯也很重要。很多句子和短语符合语法,但不是从语法中推演出来的,符合语法的句子不一定符合语言习惯。所以切忌将学语言看成编程,觉得了解了语法就可以自己造句子,必须要大量阅读英语文章或著作,潜移默化,才能写出符合习惯又符合语法的好句子。
4. 听力
等我们对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都掌握得比较好的时候,就可以多练听力了。如果需要参加什么考试,可以进行专门的培训与复习,掌握考试技巧,不需要参加考试的学员可以去网上找有意思的英语视频,一边听英语一边了解外国历史文化时事,比如可以用“VOA慢速英语”、“VOA常速英语”、“BBC英语教学频道”和“BBC纪录片”等关键词搜索视频。“每日英语听力”、“可可英语”和“朗易思听”等练听力的手机App应用也比较有用,另外还有很多播客(Podcast)值得一听,比如New Yorker: Fiction, World Book Club,A Good Read, Open Book, The Essay(BBC Radio)等。
二、读了一百篇文章,还是不会写
正当你觉得英语还蛮好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即使你坚持阅读聆听很长时间,到了一个时刻还是会痛苦不堪,觉得遇到了瓶颈。我高中的时候也特别苦恼,觉得英语这个东西再也无法继续提高,阅读没问题,听力还可以,但要写出说出丰富的英语很难。
我这个痛苦多年以后才得以解决,英语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自我训练。不管你是否出国留学,整体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断观察思考母语人士的书面和口头语言习惯,不断操练,举一反三。人在国内也可以慢慢提高,*后突破瓶颈。
没有什么专攻英语写作或口语技能并在此语言输出能力上获得突破的可能。如果阅读能力一般,写作自然无法优秀,写作一般,口语也会比较平庸,即便说话流利,其实也不过是说熟了几句在特定场景内使用的话,不能推广到其他场景。
推荐一个英语学者突破写作能力瓶颈的方法:做长篇中译英练习,以翻译养写作。具体来说,就是找一本优秀英语读物(或短篇英文文章)的优秀中译本,然后把译本回翻成英文,译完后与母语原版对照,寻找差距,思考不同点。
比如一开始可以使用《格林童话》英文版和中文版做翻译练习。
我在复旦外文学院任教的时候曾让班上学生用桑塔格的On Photographer和中译本《论摄影》做这个练习,桑塔格的好处在于文字兼具学术深度和动人文采。也可以用门罗的小说作为练习,适合想学习文学性散文或故事写作的同学。翻译《逃离》和原文对照就可以。
对文学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使用亚伯拉姆斯的《文学术语词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做回译练习。这本书是中英对照版,用起来很方便。回译几个词条之后就可以对文学术语和文学研究及评论的常用表达和句式有所了解。
根据自己的兴趣,你还可以选择任何中英对照的读物来做这个练习,但要搞清楚你想锻炼的文体,是论述文、随笔、叙事文、还是小说,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
除了回译之外,还可以借用富兰克林曾介绍过的办法。那就是看到一篇好文章后,做笔记整理文章的主要脉络和情绪转折,过几天根据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重新撑开。写完后与原文对照,分析自己在词汇句型表达上的缺陷。没人帮着改英文写作的时候,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也是不错的。
这样的练习会让你感受到切实的提高,若只是自己写,进步不明显,也不可能经常有名师来给我们反馈或指导。当然,在做回译和重写练习的同时也应该多写英文习作,写几篇散文,写几篇论述文,写作文前先找几篇相关体裁和主题的范文来研习。范文找什么,多问问人,不要病急乱投医。
三、口语和写作都是输出
写作加强后,口语也会得益。英语口语就是即兴版写作,口语*好的人大概也只能发挥出写作水平的六七分。一般刚开始讲英语的时候,只能发挥出自己英语水平的二三分。这是因为把英语技能变成可以瞬间调用的语言习惯需要反复操练。
大多数时候,日常英语会话学起来相对容易,多记忆就可以。如果到了英语环境,浅层交流的话语也能较快掌握。(深层交流那就不只是语言问题了,而是文化储备和文化心态的问题。)
更难也更重要的实际上是演说类的口语,也就是在公众面前发言。这样的口语必须在写作提高的基础上才会提高。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个人见解:没有单独提高口语的方法,英语能力总体一般,写不好英语的人单独练英语口语也没用。
公共演说如何操练?不能随便想个题目然后开始说,没用。还是要从写作入手,给自己一个题目,经过思考后写一个比较详细的演说大纲,并利用平时课余时间在脑海里丰富大纲的内容。接下来还有一个步骤很重要,那就是模拟演说(mock presentation)。模拟演说前可以把大纲做成PPT,也可以写在纸上,说的时候给自己规定好时间,中间即使有磕磕绊绊,也不要长时间停顿。为了提高虚拟演说的效果,也可以请一个温和的朋友扮演听众。模拟演说对于提高正式演说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锻炼口语*好的方法不是即兴发言,也不是照本宣读,而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临场表演。
模拟演说的的时候也可以给自己录音,讲完后给自己回放。觉得什么地方说得不好,就考虑一下如何提高,每次记下笔记,以求长期记忆。比如说你发现你老是说“suffer”这个词,就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词语或短语可以代替。这样长期积累的话,口语中能够快速调用的词汇就会更为丰富,每一次讲演都会有所提高。在复旦上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这样操练口语,即使一个人在家也可以训练自己。
时不时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下经典的公共演说类视频,不是看政治家背诵讲稿,而是要找各类外国人访谈或公开讲座类(很多讲座不是宣读文章,而是借助PPT讲解问题)的视频,很多网上优秀的英语公开课程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老师上课就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发挥的*佳口语范本。
学语言就是学一种新的文化和文化心态,学好的话外语和母语之间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你的整个语言和文化观都会改变。而且具体结果因人而异,无法预测。
以上就是我写给喜欢英语的人们的私房话。阅读、口语、听力等侧面之后还会详细探讨,此处只是“望断前路”而已。
相关资料
这是一本致敬“语感”的书。金雯认为的语感,既是天赋,也是长年潜心研习形成的开悟。中英文如此迥异,常常也存在出乎意料的复杂默契,凭借有关语感的“敏感”,作者洞察这交叉的特性,获得有意味的启迪。
——金宇澄
我读金雯这本书稿有一种震动,因为从中见到一位作者倾囊相赠、直见性命的热诚,可能是属于这个知识共享时代所特有的。而知识共享并非知识喂养,她在这本书里力图激发起的,是每个读者自我教育的渴望和信心,如同美可以被解释,也在解释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张定浩
中国的英语教育培训行业从来不缺所谓的“明星”,而金雯老师的这本书算是一次良币驱逐劣币的尝试。作为她的同行和多年挚友,我深知她在外国文学研究上的超高水准,也佩服她在中英文上的深厚造诣。但更让我五体投地的,是业已成为学术明星的她对外语教育不变的赤子之心,是她对素昧平生的青年学生倾囊相授时的那份谦逊、耐心与真诚。
——但汉松
作者简介
金雯,美国西北大学英文系博士,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复旦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以网名“莫水田”在微博、微信公号、豆瓣等平台与英语爱好者分享语言学习心得,深受好评。
-
地心游记(纯英文)/床头灯英语.3000词读物
¥5.7¥15.8 -
Sons and Lovers
¥8.1¥26.0 -
你往何处去
¥11.2¥33.0 -
小妇人(纯英文)/床头灯英语.3000词读物
¥4.7¥15.8 -
流浪地球刘慈欣
¥16.7¥62.0 -
了不起的盖茨比(纯英文)/床头灯英语.3000词读物
¥4.2¥12.8 -
茶花女
¥3.7¥12.0 -
方法论
¥3.3¥9.5 -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4.2¥13.5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城堡
¥12.0¥26.0 -
命案目睹记
¥14.5¥33.8 -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
¥5.0¥16.8 -
巴黎圣母院
¥4.7¥15.5 -
最新英汉百科图解词典-升级版
¥131.0¥168.0 -
沉思录
¥9.7¥21.0 -
英诗选译-孙大雨译文集-(英汉对照)
¥14.0¥36.0 -
考研英语背单词20个词根词缀
¥1.2¥3.2 -
英文疑难详解续篇
¥30.6¥45.0 -
查拉图斯特拉加是说
¥10.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