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0348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3,100页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19034801 ; 978-7-5190-3480-1

本书特色

  柳子戏很古老,远涉元明清的六百支音乐曲子与二百多个传统剧目,折射着柳子戏古老的背影。柳子戏在历史的颠簸中培育了自我形象的大家风范。既不为曾有的“东柳”之桂冠而倨傲,也不为几度沉潜的波折而气短。柳子戏艺术家用坚毅与朴厚,心血与汗水,矢志不渝地守望着舞台。  这是一套总结柳子戏艺术家艺术人生的书。它融普读性与专业性为一体。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全面展现李艳珍从艺经历, 以期为传承、发展、繁荣戏曲艺术贡献微薄之力。李艳珍少入梨园几多艰辛, 虚心学习勤奋努力, 巧学尚派艺坛扬名, 特殊年代受尽折辱, 坎坷艰辛传戏育人。在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 她演出过的剧目有《玩会跳船》《孙安动本》《春草闯堂》《抱妆盒》《琵琶遗恨》《江姐》等几十出, 扮演了几十个不同的艺术形象, 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目录

总序
前言
致辞
一、致东柳人
二、致柳子戏表演艺术家李艳珍

**章 李艳珍的艺术人生
一、少人梨园几多艰辛
二、虚心学习大器早成
三、勤奋努力巧学尚派
四、心系群众用心演戏
五、坚持不懈艺坛扬名
六、特殊年代受尽折辱
七、坎坷艰辛苦尽甘来
八、心系后辈传戏育人

第二章 李艳珍代表剧目及其人物塑造
一、清丽典雅饶有情趣
二、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三、雍容大方秉正贤淑
四、轻盈洒脱轻松活泼
五、豪爽泼辣正直善良
六、真实自然外柔内刚
七、朴实无华天真纯善
八、爽朗明快身段优美

第三章 李艳珍谈柳子戏艺术
一、谈如何塑造舞台角色
二、谈戏曲人才培养
三、谈戏曲危机与出路
四、讲学任教培养新人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李艳珍传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承人传记丛书》:  事后想想,难得遇到了个好心人,也不知道请人家到家里来歇歇脚、喝口水,说句客气话。几十年后。李艳珍提起这段往事,仍很后悔自己当时年纪小、不懂事。  在家里又待了一年,李艳珍眼巴巴地看着同龄的朋友都去上学了,自己却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伤心不已。自己无所事事,没有生存技能,觉得唯一会做,适合自己的就是演戏这条路。1956年,郓城县工农剧团(山东省柳子剧团前身)招收学员,会唱梆子、四平调的李艳珍一到考场,就引起了团长黄育才的注意。领导慧眼识才,发现了气质不俗的她,未经考试,他们毫不犹豫地破格吸收李艳珍参加了工农剧团。李艳珍如鱼得水,喜不自禁。由于她天资聪颖、招人喜爱,老师都愿意给她传授技艺。她自幼酷爱表演艺术,对戏曲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将戏曲表演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和奋斗目标。从此李艳珍真正开始了戏曲表演艺术生涯。  当年,郓城县城有梆子、柳子、枣梆、评剧四个剧团,都是流动的艺术团体。李艳珍入剧团后,团里有十几个小女孩儿,由李冠德管理并教授基本功,她们随学随演,经常是还未完全学会就上台演出,演出质量难免粗糙稚嫩。但因是小演员扮演不起眼的小角色,有些动作、唱腔不到位,观众也就不在乎了。自从李艳珍这批女演员人社后,郓城工农剧团就结束了男旦的现象,旦行逐渐由她们来担当。建国后这批柳子戏女旦的出现,为柳子戏风格中婉约的一面找到了*重要的载体。  二、虚心学习大器早成  学戏不容易,尤其是柳子戏,不同的曲牌形成了不同的腔格,相同的曲牌又有不同的调式、板式和旋律的变化,初学入门更是不易。初学柳子戏时,李艳珍时常被这繁杂刻板的曲牌调式所困扰。有一次,学【耍孩儿】曲牌的戏,她学了很长时间也没弄懂,学不会更记不住,她急哭了,真想放弃不学了。但是,不学戏、唱戏,能干什么呢?家中太穷,她只有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下去。直到学的戏多了,她才逐渐地掌握了一些技巧。由于李艳珍有梆子剧团的功底,她学表演比较快。入社十几天后,她就学会了《北国赴宴》并随即上台演出了。在戏中,她扮演一个小丫鬟。当时,学戏的时间很短,*短的一次排戏仅用3天时间。有时,演唱中忘了词,李艳珍能现编词糊弄过去。想起这些,李艳珍说:“当时胆子太大了!”入社半年后,有一次剧社排演《凤凰山》,其他的角色都定了,还缺少一个主要角色红金定。剧社领导问李艳珍:“你演行吗?”“行!”这是李艳珍**次当主演。  李艳珍能得到戏曲界行家的称赞并非偶然,她把功夫用在了平时,从年轻时就特别珍惜练功的时间。开会时,她一边听别人发言,一边练习转扇子;吃饭时,她一边吃,一边压腿;有时候,走在路上,她会想着某个剧中人物的举止,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李艳珍说,正是因为少年时期自己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在学艺期间,她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规范进行形体训练,一投足,一举手,唱念做打等样样不马虎。因为有戏曲功底,加上天资聪颖,李艳珍在短时间内就把唱、念繁重的柳子戏学得有模有样,几个月就能登台,一年后就扛大梁演出了。  李艳珍主工闺门旦,兼扮花旦、花衫、青衣等,由于嗓音纤柔委婉,做戏细腻逼真,再加学戏刻苦,早期就成为女演员中的佼佼者。1957年,年仅15岁的她以《小借年》获得了郓城县戏曲会演“青年奖”。1958年,以《除四害》获得菏泽地区戏曲会演一等奖。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