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1星价 ¥36.5 (7.6折)
2星价¥36.5 定价¥48.0
商品评论(1条)
gao***(三星用户)

很专业,值得阅读

很专业,值得阅读

2021-02-25 15:02:2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700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301170069 ; 978-7-301-17006-9

本书特色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是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深入浅出地系统评介叙事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评介叙事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叙事学的目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学科定位,较为准确地把握有关概念和方法,注重介绍切实可行的叙事学研究方法,以及与叙事学方法构成互补关系的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将对中国叙事作品的分析和对西方叙事作品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中外叙事作品的结构技巧均能有较好的了解。

内容简介

"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是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深入浅出地系统评介叙事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评介叙事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叙事学的目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学科定位,较为准确地把握有关概念和方法,注重介绍切实可行的叙事学研究方法,以及与叙事学方法构成互补关系的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将对中国叙事作品的分析和对西方叙事作品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中外叙事作品的结构技巧均能有较好的了解。 "

目录

绪论
上篇
**章 故事与话语
**节 故事与话语之分的优势
第二节 何时需要三分法?
第三节 故事与话语是否总是可以区分?
思考题和练习

第二章 情节结构
**节 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观
第二节 传统情节观
第三节 经典叙事学的情节观
思考题和练习

第三章 人物性质和塑造手法
**节 “功能型”人物观
第二节 “心理型”人物观
第三节 直接塑造法与间接塑造法
思考题和练习

第四章 叙事交流
**节 叙事交流模式
第二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第三节 叙述者与受述者
第四节 不可靠叙述
思考题和练习

第五章 叙述视角
**节 视角研究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叙述者与感知者
第三节 不同的视角模式
第四节 不同视角的实例分析
思考题和练习

第六章 叙事时间
**节 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
第二节 时序
第三节 时距
第四节 频率
思考题和练习

第七章 叙事空间
**节 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第二节 故事空间与视角
第三节 故事空间与情节
第四节 故事空间的阐释
思考题和练习

第八章 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功能
**节 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分类
第二节 不同形式的不同审美功能
第三节 自由间接引语面面观
思考题和练习
下篇

第九章 修辞性叙事学
**节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第二节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
第三节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章 女性主义叙事学
**节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与女性主义文评的差异
第三节 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
第四节 “话语”研究模式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一章 认知叙事学
**节 规约性语境与读者
第二节 普适认知模式
第三节 作为认知风格的叙事
第四节 认知地图与叙事空间的建构
第五节 三种方法并用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二章 非文字媒介叙事
**节 电影叙事
第二节 绘画叙事
第三节 戏剧叙事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三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的互补性
**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
第二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之源
第三节 跨越“话语”与“文体”的界限
第四节 跨学科实例分析
思考题和练习
引用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申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英美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顾问编委等。出版四部专著,在北美、欧洲,以及国内CSSCI源刊发表论文一百来篇(在欧美发表的论文有20多篇被A&HCI收录),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
王丽亚,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讲授美国文学史、19世纪美国小说、小说叙事学。出版专著两部(一部为合著),译著7部,在国内CSSCI源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