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交往心理学-会识人,懂社交,情商高

人际交往心理学-会识人,懂社交,情商高

1星价 ¥18.1 (4.3折)
2星价¥17.6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0897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15408972 ; 978-7-5154-0897-2

本书特色

  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人性,指导我们读懂并把握他人心理,对他人的所思所想、情绪情感、心理需求、行为意图有一个准确的预判,能够让我们抓住人心去交朋友,把话说得暖人心,把事做得合心意,从而赢得人心,成为大家喜欢并重视的人,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  《人际交往心理学》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为一体,尽力为大家面面俱到地讲解人际交往中的策略技巧,提供具实战效用的思路与方法。

内容简介

  你有心交朋友,却被忽视;  你有心做大事,却被轻视;  你费尽心思结交,别人却对你熟视无睹。  你的价值,别人总是看不见,因而你怀才不遇;  你的优点,别人一直不认同,因而你无所作为;  你就像个无声无息的影子,在人群中没有存在感。  如果你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经常性地被人忽视,存在感缺失,在当前这个社交红利时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人际交往,通俗一点说就是——我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如何回应我;复杂的场面如何应付:什么样的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事情该使用什么样的策略。  《人际交往心理学》讲解人际交往中的策略技巧。

目录

第1辑 治愈力驱除社交恐惧,告别人际孤寂
怕生是天性,但别让它变成病
那些你所怯的场,都会变成生命的伤
陌生人不是凶神,打开你的心门
世界本可以很温暖,也可以更温暖

第2辑 省察力内检社交顽疾:你为什么会被孤立
你要活出自我,但不能活得自私
人若“独”,走到哪里都孤独
太在意自己的人,往往不被在意
逞一时嘴快,*后自己不自在
小心一言不慎,一身负面标签
如果你想四面树敌,那就尽情表现自己
社交没有死规范,全靠随机应变

第3辑 读心力巧用心理透视,看破社交百相
唯有知心,然后才能交心
读懂别人心里话,才能完美对话
与他“相似”,他会对你更有好感
再好的关系,也要把握好社交距离
满足对方心理,就不会心怀芥蒂

第4辑 沟通力所谓人情世故,有—半都在说话里
不懂却装懂,越卖弄越尴尬
顺着声音,潜入他的灵魂
精彩的谈资,来自你的未雨绸缪
爱听好话,是所有人的“不可救药”
说话有趣的人,往往看着很高级
失意人面前,切勿“秀”自己
策略性提问,让对方越说越爱说
好好听话,比滔滔不绝更重要

第5辑 吸引力修炼个人气场,走到哪里都是主场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初次见面,就给人怦然一动的感觉
*吸引人的永远是“未完待续”
热情——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推销自己,从一个独特“标签”开始
所谓一见如故,其实都靠巧妙攀谈
你越爱笑,身边就会越热闹

第6辑 迎合力懂得投其所好,和谁关系都牢靠
从兴趣入手,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没关系不怕,有联系就行
沟通的化境,是将人“催眠”
与不同的人对话,要有不同的套路
自己“黑”自己,别人却更喜欢你
演得好配角,你就是主角

第7辑 圆通力多点处世心眼,就不会屡遭白眼
小事装糊涂,大家都舒服
有些事你懂就好,未必要说破
拒绝,也要会打好“人情牌”
善于打圆场,走到哪儿都不冷场
如果你笨一点,朋友反而多一点
如果你想惹人怒,就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8辑 影响力借助心理投射,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给人真诚之感,他自会诚心以待
让悬念顿生,迫使对方主动提问
循循善诱,设法使谈资落到目的地
让对方感觉;这个观点是他自己的
话题再“热”,不如情绪热烈

第9辑 自卫力人心原本复杂,你可别活得太傻
一直对你笑的人,可能笑里藏刀
说是为你好,可你真的觉得好吗?
熟人*保险?也可能*危险
一口一个称赞,小心糖衣炮弹
展开全部

节选

  《人际交往心理学》:  怕生是天性,但别让它变成病  前几日,课堂上来了一批新学员,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令我印象深刻,他叫浩明。在我的印象中,如今的“90后”朝气蓬勃,个性自我,身上带着满满的正能量,但浩明却是一个例外。他非常腼腆害羞,总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后排,不会主动和人说话,也不会举手回答问题。  “让每一位学员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方向,于是我主动和浩明攀谈起来,但很快就发现,他说话时眼神总是躲闪,不敢和别人对视,经常采用搓手、挠头、抿嘴等小动作掩饰自己的内心。  “你这人很怕生。”我直指问题所在。  浩明的眼睛亮了一下,犹豫了几秒,才小声地说道:“老师,我是一个腼腆害羞的人,很怕生,又敏感,见到不熟悉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相处。就算对方主动和我交往,我也会特意疏远,宁愿自己一个人待着。这让我的生活和社交一团糟,我很苦恼,该怎么办呢?”  其实,有这类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同时这种情况也是一种常态。  怕生的人一般属于内向性格,大多腼腆,不爱说话,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更喜欢独处,看上去会有一种“冷冷的矜持”。而这类人其实在人群中占到1/3~1/2,也就是说,每两三个人中间就会有一个人是腼腆并敏感的。之所以我们平时看不出来,是因为很多人有意装出一副十分健谈的样子。  进一步说,怕生一部分与我们的个性有关,但说到底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天性。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我们的防备心理会明显提高,也不会轻易地表现自己。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或多或少地有些怕生,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有那么多人陪着你“怕生”。可是这仍会让人苦恼,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每个人也需要借助交际的力量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据我观察,有些人的“怕生”已经变成一种病,你有没有听说过“社交恐惧症”?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其实,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也知道害怕是过分、不应该或不合理的,但仍然有一种无法自处的窘迫,极少有战胜胆怯的时候。与这类人交际,常常会陷入沉默和隔阂之中,你能显而易见地感受到他的不自在,浩明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就不能掉以轻心了,有必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治愈”措施。  其实,正值青春期的时候,我一度也很怕生,但凡到了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我的手脚就不知道往哪里放,就连说话都会结结巴巴。结果我发现,别人都不怎么喜欢我,甚至对我不怎么耐烦。是啊,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为什么要和讲话都讲不利索的人一起共事?但现在,我可以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在公众场合进行演讲,还会经常在几千人的会场讲授我的课程。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改变,源自我的高中时期。  我曾经作为赴美高中交换生在美国学习交流过一年。  刚到美国时,我感到非常不适应,因为美国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话题发表演讲,课堂一开始就会请学生上台发言,而其他学生随时准备质疑与发难。小组讨论,轮流发言,这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而习惯了认真听讲、被动记录的我,完全不能适应。  小组讨论时,我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边倾听,从不敢主动举手发言。  生活中,同学们经常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而我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后来,莉娜老师告诉我:“没有人会主动发现你,除非你主动表现自己。”  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改变自己的状态。每天早晨,我都会对着镜子练习说话,把自己当成一个陌生人;要求自己每月参加一次社交聚会,并与陌生人主动攀谈;业余时间,我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班,努力学习并刻意练习社交和沟通技巧。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已经成为小组讨论中*活跃的一员,成为那个在人群中侃侃而谈的人,即便再多陌生人,也不畏惧。  一名高中生的自我拯救,对你是否有触动呢?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像茶包,不在热水里,我们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有能力。”  ……

作者简介

  尹智程,国际执业管理认证中心认证国际高级培训师,中国人力资源岗位职业技能教育管理中心和中国国际化人才资格认证管理中心认证高级演讲培训师、高级企业培训师,全国标准化考试联盟认证合格证(NSAC)认证高级心理咨询师,2018年度“我是演讲家”大赛深圳赛区专家评委,深圳市佰世慈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深圳市佰世慈航演讲口才培训机构联合创始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