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

¥12.6 (2.8折) ?
1星价 ¥25.2
2星价¥25.2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8989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1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38898958 ; 978-7-5388-9895-8

本书特色

◆带孩子本来就这么辛苦吗?——小立妈妈的疑问 孩子还是太小了,又比较懒,以后多教导教导就好了。——蓓蓓爸妈的误解 对于照顾孩子,照理说我们应该做得不少,但他怎么还是这么怕接触新环境啊?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这样呀!——凯凯爸爸的疑惑 我听到老师夸奖小禹时吓了一跳,想说这真的是我的孩子吗?他在家里可是个呼风唤雨的小霸王,在外面竟然还能得到称赞……——小禹妈妈的不解 教养知识越来越普及,为什么还是没有解决爸妈的这些问题呢? 这本帮家长们抓住孩子教养的黄金期! ◆孩子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遇事紧张、爱吃手、爱惹人、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长时间看动画片,却不能流利表达看过的内容怎么办?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在因为这些问题而纠结? 在你们犹豫的过程中,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可能就被错过了! ◆本书不是凭空说教,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和家长们一起分析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反常行为,避免家长过早为自己的孩子贴上“发育迟缓”或“多动”的标签。 ◆全书的纠正方法也不是枯燥知识罗列,而是根据不同状况的孩子设计了各种简单、有效的亲子互动游戏,让家长们在玩乐中帮助孩子,除了无压力地促进孩子的各种感知发展外,更能增进亲子情感! ◆本书作者不仅是电视台固定嘉宾,还曾到多地小学、医院进行演讲、开设培训课程,并与热门公众号合作,为家长们线上答疑。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专业治疗师的角度,通过一个个临床案例,帮家长分析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黄老师还根据不同状况的孩子设计了各种简单、有效的亲子互动小游戏,让爸妈们可以在玩乐中帮助孩子,提倡无压力的教养方式。

目录

我也曾无法理解自己 / 1

爸妈先知道 / 4

第1部分 感觉调节

◆触觉篇◆

案例分享一 / 10

为什么孩子这个怕,那个不能忍?孩子讨厌碰触各种物体,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16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早干预处理,孩子就越能快速改善,

他们的挫折忍受度就能随之提高,从而度过更愉快、更开阔的成长历程。

案例分享二 / 18

孩子有时拖拖拉拉,有时又迟钝地不会避开危险,爸妈怎么办?

案例分享三 / 22

为什么孩子看到什么都想摸摸看?孩子总喜欢咬指甲,怎么办?

爸妈请注意 / 26

比起反应过度、一心想改变孩子的家长,一味鼓励孩子多接触的家长也是不完全正确的。

爸妈一起来 / 27

促进触觉发展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32

别先急着教孩子,要让日常环境成为孩子感觉刺激的好教室。

特别收录 / 33

游戏模拟现场:刺激触觉发展的黏土游戏

◆前庭觉篇◆

案例分享一 / 38

孩子时常逃避新事物,爱哭、爱闹,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43

孩子的表现未必是天生注定的,很多情形是可以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整改变的。

案例分享二 / 46

为什么孩子不是多动症,却总是静不下来?

爸妈请注意 / 50

所有的感觉刺激都不要勉强,过犹不及。

爸妈一起来 / 50

促进前庭觉发展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55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必须先确认原因,之后再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这样教养会更加轻松。

◆本体觉篇◆

案例分享一 / 60

孩子常常肢体不协调,主动参与活动的意愿低,爸妈该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64

我曾经也是个不擅长运动及游戏的男孩。

案例分享二 / 66

为什么孩子爱打闹?为什么孩子精细动作做不好?

爸妈请注意 / 70

除了先天因素造成本体觉的调节、区辨能力不佳之外,不少孩子是后天刺激不足导致的。

爸妈一起来 / 71

促进本体觉发展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76

现在常见的情况是照顾者让孩子参与、锻炼的机会太少,孩子该做的,家长都帮孩子做了。

小补充 / 78

爸妈们还要警惕什么?

小补充 / 87

何为挫折忍受度?

◆姿势篇◆

案例分享一 / 92

为什么孩子讲话不清楚,整张脸常是垮下来的?

第2部分运用能力

爸妈请注意 / 95

该如何加强脸部肌肉的锻炼?

案例分享二 /96

为什么孩子排斥投球动作,还常驼背、站不直?

案例分享三 / 100

为什么孩子作业没写多久,就喊手酸、手腕累,手指还常受伤?

爸妈请注意 / 103

该如何加强上肢肌肉的锻炼?

特别收录 / 105

游戏模拟现场:训练手部力量的黏土游戏

案例分享四 / 108

为什么孩子总是像趴趴熊一样坐着,站着时好像没骨头一样?

案例分享五 / 112

为什么孩子会驼背、挺肚子,没办法从躺姿直接起身?

爸妈请注意 / 115

该如何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

案例分享六 / 116

为什么孩子不擅长站立,常重心不稳难以久坐?

案例分享七 / 120

为什么孩子站没站相,走路会内八字?

案例分享八 / 124

为什么孩子时常脚酸、脚痛,甚至都讨厌走路了?

爸妈请注意 / 127

该如何加强下肢肌力的锻炼?

案例分享九 / 130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玩,且容易一失败就翻脸?这么难服侍,爸妈该怎么办?

黄老师有话说 / 134

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分享,爸妈在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后,让家可以成为孩子充电、避风的港湾。

爸妈请注意 / 138

该如何改善全身肌肉低张的状况?爸妈请放心 / 139

肌肉低张的孩子,只要慢慢引导并给予耐心的锻炼,还是能够改变的!

◆感觉区辨篇◆

案例分享一 / 144

为什么孩子喜欢到处摸来摸去,玩玩具又太用力?

爸妈请注意 / 148

如何促进触觉区辨能力的提升?

爸妈一起来 / 148

促进触觉区辨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案例分享二 / 150

为什么孩子时常跌倒,讨厌尝试新事物?

爸妈请注意 / 156

如何促进前庭-本体觉区辨能力的提升?

爸妈一起来 / 157

促进前庭觉区辨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爸妈一起来 / 160

促进本体觉区辨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164

你以为孩子发展迟缓或多动,但可能这只是感觉区辨不佳在作祟,影响他的生活及学习!

◆动作协调篇◆

案例分享一 / 170

为什么孩子像没看见前方的人或物似的,

总是直接冲撞过去?

黄老师有话说 / 174

克服家庭固有教养观念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案例分享二 / 176

为什么孩子动作不太协调,面对新事物又懒得思考?

爸妈请注意 / 182

该如何促进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的提升?

爸妈一起来 / 184

促进动作协调能力的参考小游戏

黄老师有话说 / 188

通过不断累积经验及接收足够的环境刺激,孩子才能够“随遇而安”!

小补充 / 190

“正常”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展开全部

节选

为什么我总是怕别人碰触我? 为什么我不愿到新的环境去? 为什么我不喜欢团体生活、不喜欢出去玩? 为什么我的协调能力这么不好,反应这么慢? 为什么我的球类运动能力这么差? 为什么有些食物别人都觉得很好吃,我却不敢吃? 为什么我学习时的体力这么差? 为什么我要休息这么久才有力气? 为什么我很想改变,但却这么困难? 为什么我明明努力了,情况却还是没有改变? 这些疑问,都是我在进入医学院之后,才慢慢解开的。我曾被认为是个不乖、别扭、难沟通的孩子,如今,我成为了一名职能治疗师。我想以我的专业与经验,帮助无助的爸妈学习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用爱陪伴他们一起长大。 与其说小儿职能治疗是我的职业,不如说职能治疗让我更了解自己,让我对来治疗室的孩子们更能感同身受。当我在描述孩子们的状况、感受与想法时,爸妈们总是很惊讶——为什么我连他们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都能娓娓道来?为什么我常常能知道他们下一个反应是什么?这不单是靠我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医学知识,或是我的临床观察与推理能力很好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因为我真的经历过这些孩子正在经历的感受。在成长的这条路上,因为有太多的“为什么”总是无解,使得我在适应团体生活时备感辛苦。我拥有家人的爱与支持,但却无法清晰地向他们表达我的感受,或者说我试图表达出来的部分,也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以至于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让我痛苦并自卑。 举个例子来说,无论我怎么努力还是不擅长球类运动,这就很难打入部分男孩的社交圈,从同学那里不断传来的有形或无形压力、耳语甚至戏谑,成为我求学阶段不可承受之重。但我不愿在爸妈面前自我揭露,因为那需要一点儿勇气,需要再次面对自己的弱点。 不过,我想告诉正在为孩子教养问题困扰的爸妈们:“我虽然是治疗师,但我也曾是一个个案,像我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一种病,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环境的刺激,同时该加强的部分没有适当适时适量地被补足。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爸妈更早一点儿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多一点儿了解他们的感受,更快一点儿在黄金期帮助他们。” 所谓的黄金期,就是学龄前这个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脑与身体都在快速成长,很容易被塑造及改变,也因为如此,家长在黄金期观察到孩子的各种状况都尚未定型,未必是孩子天生的个性或优缺点,也未必是孩子的真正喜好,很多只是反映孩子“当下”的状态,而我们专业人士就是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此刻”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刺激是否有需要加强或改进的地方。 学龄前也是早期疗育的黄金期,搭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黄金期当中所做的努力可以事半功倍,就像黏土尚未干掉之前,只要适时、适度地加水就容易塑型,过了黄金期就像逐渐干掉变硬的黏土,若希望黏土能按照我们心想的样子成型,越晚就越困难,有些硬掉的地方甚至再怎么加水也无法软化了,因此孩子的疗育建议从学龄前就开始。就像黏土的材质因为组成物以及各部分的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质地一样,孩子本身的特性也各不相同。但在黏土制成器皿的过程中,捏土的环境(比如不同的温度、湿度等)、捏土者的做法(比如不同的力度等)都会对器皿的*终定型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同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天性是一部分影响源,但后期教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对孩子未来能否依据天性成为发光发热体来说至关重要。 这本书以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感觉统合及肌肉张力出现问题的小故事为例,给出其对应的原因与处理方式,目的不是要阐述感觉统合理论,而是要用临床实例让爸妈快速地观察并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行为问题判断并不是单一、容易的,需要多数案例综合评估。治疗师也不能单单以感觉统合理论来评估治疗个案,还要考虑其他的参考架构,且需要因不同状况做出不同的对应方式——孩子的状况总是充满变化和多种可能性的,每个“当下”都有可能不同。所以为人父母,没有公式可以套,只有看懂孩子教养这个题目,做出对应的详解之后才有意义。否则,只是知道解决方法,却把对的答案抄在非对应的题目下,问题还是依然会存在的。 不过,爸妈们请放心,解题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我们要多方面地弹性思考、仔细观察,这也是身为医师的我和爸妈们要一起共勉的。

作者简介

黄彦钧,著名职能治疗师,从事儿童职能治疗近十年,对儿童发育迟缓、自闭、多动、专注力下降、学习障碍、行为社交情绪异常、亲子教养等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给上海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杭州咚塔塔王国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培训,擅长设计中小学生职能治疗方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