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懿/少年读三国

司马懿/少年读三国

1星价 ¥9.6 (3.2折)
2星价¥9.3 定价¥3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816397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58163975 ; 978-7-5581-6397-5

本书特色

  少必读《三国》——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窥见王朝的兴衰更迭;可以知晓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仰慕历史人物的风采神韵。  少必读《三国》——能让我们学习古人的处世方式,例如刘备,论文韬武略不如曹操、孙权,但他却善于知人、用人,他对孔明三顾茅庐,对投奔他的赵云和归顺的黄忠大加重用……也正是“五虎上将”的拥戴,才使他称雄一方成了可能。  少必读《三国》——让我们成为光明磊落的君子,《三国》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貌不惊人却有济世之才,有的胸无点墨却自作聪明……对照他们,反观自己,就可以知道怎样来充实自己。  《少年读三国 司马懿》主人公是司马懿。

内容简介

《少年读三国 ? 司马懿》主要讲述了司马懿的功业人生,展现其精准不凡的智慧才干。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本书故事内容包括归顺曹操、辅佐曹丕、妙计连篇、两代托孤、中计遭贬、临危受命、智除孟达、勇夺街亭、空城中计、留计退蜀、赌胜曹真、计退孔明、平定辽东、司马装病、计除曹爽、废除曹芳、废杀曹髦、三国归晋等。?

目录

多次相请,司马终出山归顺曹操

情同手足,深得曹丕倌任

胸有韬略,当世奇才

中流砥柱,两代托孤重臣

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临危受命,平生之志终可展

处事果断,为国立功

断蜀军咽喉,显示非凡军事才能

神机妙算,连破数城

老谋深算,无奈诸葛更胜一筹

远见卓识,深知诸葛用兵之法

拜受大都督,蜀军无功而返

大局为重,不以赌赛为念

斗阵受辱,坚守不出

蜀主信谗言,蜀军半途而废

误中疑兵之计,深以为耻

首战破蜀,挫动蜀军锐气

死里逃生,诸葛亮功亏一篑

坚守不战,以拖垮蜀军

兵不在多,在于调遣

三朝元老,一代重臣

装病装聋,致使曹爽无顾虑

处斩曹爽,军政大权尽属司马

废掉曹芳,以绝后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炎称帝,天下归司马

风云三国进阶攻略
展开全部

节选

  《少年读三国 司马懿》:  多次相请,司马终出山归顺曹操  东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灾祸不断。手中握有军权的军阀们各自割据一方,都自称是真心保护汉朝皇帝的;实际上,却各自怀有野心,都想称王称霸。要想达到称霸的目的,光拥有一点军事实力当然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占有人才,只有把天下的文臣武将都收拢到自己的帐下,才有获胜的可能。于是,在争权夺利、互相攻击的战争中,又多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夺人才的战争。  当时,在众多割据势力中,曹操的势力很大。曹操当时是汉朝皇帝正式任命的大司空,掌握着天下兵马大权,他坐镇许都,皇帝也惧怕他的实力,对他言听计从。曹操所喜欢的人,一夜之间就能从一个穷人变成耀武扬威的大人物。所以,一些想求得功名富贵的文武人才纷纷投靠曹操,对曹操拼命效忠;加上曹操确实有雄才大略,能够识人、用人,一时间网罗了许多杰出的文臣武将。  当时,在京城有一名青年叫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出生在贵族家庭,祖上几代都是汉朝的大官,直到东汉末年,他的父亲、哥哥都还是朝廷重要官员。司马懿从小便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又常和朝廷的一些大官来往,经常听他们谈论国家大事,对国家的政治、军事情况很有自己的主见。到他家来的人,都非常器重司马懿。尚书崔琰(yan)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关系很好,也很佩服司马朗的学识。自从见了司马懿之后,崔琰大为惊讶,对司马朗说:“您的弟弟司马懿将来一定是个杰出的人才!您虽然很了不起,但和您的弟弟比起来,只怕要差得太远太远!”南阳太守杨俊,是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他见了司马懿,也认为这个年轻人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是一般的王公大臣所能比得上的。  大家对司马懿的评价,很快传到曹操耳中。曹操想:有这么一个杰出的年轻人,一定要收归自己的帐下,让他为自己服务。于是,曹操便写了一封长信,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信中写道:当前,天下不安定,许多军阀割据一方,我们身为汉朝大臣的后代,要当一名忠臣,这时候应该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做出贡献。信中还对司马懿的才能大加赞赏,并说自己如何如何想见见司马懿,只要司马懿答应与自己共同为朝廷效力,他就会向朝廷保奏,让司马懿在重要岗位上为国家建功立业。  使者将曹操的信送到司马懿家中。司马懿看信后想:当前,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都在拼命扩充实力,没有哪一个是真心保护皇帝的,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野心,曹操自己恐怕也是个大野心家,汉朝江山眼看就要不保,我去保他干什么?而且曹操手下有那么多能干的文武人才,要我去干什么?无非是想把我控制起来。再说,不用多久,曹操就有可能称王称霸,我何必去帮他打天下?弄不好,自己还要在历史上落个不好的名声。司马懿又想:男子汉大丈夫生在这样的乱世中,正是时势造英雄,我要干就自己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为什么要去替曹操卖命?不去!不去!  司马懿考虑妥当后,决定给曹操写一封信,告诉他,自己不想当官,只想一辈子读书写作,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信中,他将曹操的雄才大略大大赞扬了一番;对曹操聘请自己感到非常荣幸,申明自己一没武艺,二没天才,干不了什么大事,还是任着自己的性子过闲散的生活好。信写得很客气,但却硬邦邦地回绝了曹操。  曹操接到司马懿的信后,对司马懿拒绝合作有点生气。本来,如果司马懿一下就同意的话,可能曹操并不一定重视他;可这么一拒绝后,曹操反而重视起来,一定要把司马懿争取过来。  但是,曹操也很明白,如果再写信去邀请,司马懿还是会拒绝的,不如过一段时间再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暗中派人察看司马懿在干什么,是不是真的在读书逍遥。派出去察看的人不久便向曹操回报:“司马懿读书倒是真的,但读的都是治理天下的书和行军打仗的兵书,日常往来的都是当朝有名的能人,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往往一谈就是几天。”曹操听了,心中冷笑:“你司马懿胸有大志,却不愿为国家出力,想干什么?”便又写了一封信,这一次可不像**次那么客气了,已经带有命令和责备的口气,批评司马懿不愿为国家尽忠,想用大道理来逼迫司马懿。  司马懿看了曹操的第二封信后,心中连连叫苦:想不到自己被曹操盯上了,这回再拒绝,恐怕就不好办了,只好来个缓兵之计。司马懿打定主意就是不想去,便回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己从小身体很弱,得了一种腿脚麻痹的病,没有治彻底,经常发作,*近又发作起来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厉害,成天睡在床上,不能行动。他说等自己病好了以后,立即去报到。  ……

作者简介

汪鹏生,1956年10月生,安徽人,编审,曾任安徽人民出版社社长,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孙中山全传》《中国国粹精华系列·庄子》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