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经典孙子兵法/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经典

包邮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经典孙子兵法/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经典

¥20.2 (4.2折) ?
1星价 ¥20.2
2星价¥20.2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925050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69925050 ; 978-7-5699-2505-0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里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与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力量。 1. 内容上,本丛书采用“原典+注释+译文”的形式,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不仅让读者更好领会经典的内涵,这样的架构方式也更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既立足经典,又兼顾了历史传承与当代人的需求。 2.无障碍阅读。丛书将原典中生僻的字词都进行了拼音标注,同时重点字词、句子、人物等重点详细解释,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非常顺畅。 3. 每册图书配以精美插图,排版简约精致,简体横排,稀疏有秩,读起来非常轻松。 4.装帧典雅,双封裸脊,具有古典韵味;书名字体来自清光绪年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秀润华美,正雅圆融。封面装饰图案是从书籍对应年代中寻找铜器、壁画、玉器、家具中的纹饰图案 。特殊工艺,考究用纸,简约大气,封面图片烫彩色漆片,书名烫黑色漆片,封面用深黄大地纸,富有肌理感,内封用牛皮纸,具有历史感。 5.《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内容涉及小到修身、养性,大到用兵、治国等各个方面,不仅蕴含着至淳至真的处世哲学,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具有**时空的永恒价值。千人千解,越是聪慧之人,越觉其深不可测。是人生哲学,也是政治理想;是兵法,也是辩证法。是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之美誉。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很好成果,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注译,每篇逐一题解,资料丰富,解说详尽,尤其是将孙子思想放在先秦诸子、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阐发,颇多新论。

目录

**章 计篇……………………………………………… 001 一 兵者,国之大事……………………………………… 006 二 经之以五事…………………………………………… 008 三 主孰有道……………………………………………… 011 四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014 五 兵者,诡道也………………………………………… 017 六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021 七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025 第二章 作战篇…………………………………………… 029 一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 034 二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037 三 智将务食于敌………………………………………… 040 四 杀敌者,怒也………………………………………… 042 五 兵贵胜,不贵久……………………………………… 045 第三章 谋攻篇…………………………………………… 049 一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54 二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057 三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060 四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063 五 夫将者,国之辅也…………………………………… 066 六 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068 七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071 第四章 形篇……………………………………………… 075 一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079 二 不可胜者,守也……………………………………… 082 三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085 四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087 五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090 六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 092 七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094 第五章 势篇……………………………………………… 097 一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101 二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105 三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108 四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110 五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112 六 形之,敌必从之……………………………………… 114 七 择人而任势…………………………………………… 117 八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 119 第六章 虚实篇…………………………………………… 123 一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129 二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132 三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135 四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138 五 攻其所必救…………………………………………… 141 六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144 七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146 八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149 九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152 十 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155 十一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158 第七章 军争篇…………………………………………… 161 一 后人发,先人至……………………………………… 166 二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169 三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171 四 兵以诈立,以利动…………………………………… 174 五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177 六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179 七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182 八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185 九 用兵之法,穷寇勿迫………………………………… 188 第八章 九变篇…………………………………………… 191 一 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195 二 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198 三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200 四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 202 五 将有五危……………………………………………… 204 第九章 行军篇…………………………………………… 207 一 半济而击之…………………………………………… 213 二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215 三 谨复索之……………………………………………… 217 四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219 五 兵非益多也…………………………………………… 222 六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224 七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 227 第十章 地形篇…………………………………………… 231 一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236 二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 238 三 支形者,令敌半出而击之…………………………… 240 四 此六者,败之道也…………………………………… 242 五 地形者,兵之助也…………………………………… 245 六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247 七 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250 八 知地知天,胜乃不穷………………………………… 252 第十一章 九地篇………………………………………… 255 一 衢地则合交…………………………………………… 263 二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266 三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268 四 深入则专……………………………………………… 271 五 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273 六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275 七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277 八 登高而去其梯………………………………………… 280 九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82 十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284 十一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286 第十二章 火攻篇………………………………………… 289 一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293 二 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295 三 不修其攻者凶………………………………………… 297 四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299 第十三章 用间篇………………………………………… 303 一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 308 二 用间有五……………………………………………… 311 三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 314 四 反间可得而用也……………………………………… 31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红丹: 曾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对国学经典解读有较为深刻的研究。 现主要从事青年国学课堂国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授课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