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人文地理服务区域发展系列丛书近300年中国农林地空间格局重建及其碳核算
1星价
¥23.5
(4.9折)
2星价¥23.5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19952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305199523 ; 978-7-305-19952-3
内容简介
本书综述了靠前外历史土地利用空间重建思路、基本假设、研究方法和验证体系,以及碳排放估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收集了近300年以来中国分省耕地、林地和人口数据,利用分区约束性CA和行为主体选择模型分别重建了1661—1952年分省1km×1km网格分辨率下的耕地和林地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簿记模型分省估算了近300年来我国耕地开垦和森林收获导致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效应评估模式的关键输入参数,其数据精度直接影响到模式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1.1.3 近300年来中国土地覆被变化显著,农林地历史资料较为丰富,成为开展历史土地利用格局重建和效应研究的优良实验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1.4 组织框架
第2章 研究进展评述
2.1 历史土地利用重建研究进展
2.1.1 国内外研究基本思路
2.1.2 重建基本假设
2.1.3 重建基本方法
2.1.4 覆盖中国区域的历史土地覆被数据集典型成果
2.1.5 结果验证与精度评价
2.1.6 重建研究趋势
2.2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2.2.1 土地利用碳排放作用机理
2.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
2.2.3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模型
2.2.4 碳核算的不确定
2.2.5 碳排放核算趋势
2.3 进展评述与启发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3.1 研究区
3.2 研究时点选取
3.2.1 人口增长序列
3.2.2 重大历史事件
3.2.3 数据可获取性
3.3 历史农林地变化趋势
3.3.1 历史耕地变化趋势
3.3.2 历史林地变化趋势
3.4 数据来源
3.4.1 历史人口数据源
3.4.2 历史耕地数据源
3.4.3 历史林地数据源
3.4.4 其他空间数据
第4章 近300年来中国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4.1 历史耕地重建模型总体思路
4.2 历史耕地空间格局重建模型
4.2.1 模型概述
4.2.2 模型决策准则
4.2.3 模型修正
4.2.4 模型实现
4.3 模型参数制备
4.3.1 宜垦因子量化与参数识别
4.3.2 模型参数调试
4.4 历史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4.4.1 模型精度评估
4.4.2 重建结果
4.5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近300年来中国林地空间格局重建
5.1 历史林地重建模型总体思路
5.2 历史林地空间格局重建模型
5.2.1 历史林地潜在分布优选范围
5.2.2 潜在林地转化模型
5.3 历史林地空间格局重建
5.3.1 模型校验
5.3.2 重建结果
5.4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近300年中国农林地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6.1 碳效应核算总体思路
6.2 碳排放核算模型
6.2.1 模型概述
6.2.2 模型构建
6.3 模型参数制备
6.3.1 历史自然植被重建
6.3.2 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率
6.3.3 土地利用碳密度
6.3.4 干扰响应曲线
6.4 碳排放核算结果
6.4.1 土地开垦引起的碳排放量
6.4.2 森林收获引起的碳排放量
6.4.3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
6.5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后记
附表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效应评估模式的关键输入参数,其数据精度直接影响到模式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1.1.3 近300年来中国土地覆被变化显著,农林地历史资料较为丰富,成为开展历史土地利用格局重建和效应研究的优良实验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1.4 组织框架
第2章 研究进展评述
2.1 历史土地利用重建研究进展
2.1.1 国内外研究基本思路
2.1.2 重建基本假设
2.1.3 重建基本方法
2.1.4 覆盖中国区域的历史土地覆被数据集典型成果
2.1.5 结果验证与精度评价
2.1.6 重建研究趋势
2.2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2.2.1 土地利用碳排放作用机理
2.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
2.2.3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模型
2.2.4 碳核算的不确定
2.2.5 碳排放核算趋势
2.3 进展评述与启发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3.1 研究区
3.2 研究时点选取
3.2.1 人口增长序列
3.2.2 重大历史事件
3.2.3 数据可获取性
3.3 历史农林地变化趋势
3.3.1 历史耕地变化趋势
3.3.2 历史林地变化趋势
3.4 数据来源
3.4.1 历史人口数据源
3.4.2 历史耕地数据源
3.4.3 历史林地数据源
3.4.4 其他空间数据
第4章 近300年来中国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4.1 历史耕地重建模型总体思路
4.2 历史耕地空间格局重建模型
4.2.1 模型概述
4.2.2 模型决策准则
4.2.3 模型修正
4.2.4 模型实现
4.3 模型参数制备
4.3.1 宜垦因子量化与参数识别
4.3.2 模型参数调试
4.4 历史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4.4.1 模型精度评估
4.4.2 重建结果
4.5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近300年来中国林地空间格局重建
5.1 历史林地重建模型总体思路
5.2 历史林地空间格局重建模型
5.2.1 历史林地潜在分布优选范围
5.2.2 潜在林地转化模型
5.3 历史林地空间格局重建
5.3.1 模型校验
5.3.2 重建结果
5.4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近300年中国农林地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6.1 碳效应核算总体思路
6.2 碳排放核算模型
6.2.1 模型概述
6.2.2 模型构建
6.3 模型参数制备
6.3.1 历史自然植被重建
6.3.2 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率
6.3.3 土地利用碳密度
6.3.4 干扰响应曲线
6.4 碳排放核算结果
6.4.1 土地开垦引起的碳排放量
6.4.2 森林收获引起的碳排放量
6.4.3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
6.5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后记
附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绪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规划、空间建模和土地利用重建,在GlobalandPlanetaryChange、AppliedGeography、《地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6.5¥68.0 -
国富论
¥8.8¥35.0 -
博弈论
¥10.0¥38.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5.7¥58.0 -
斯密评传
¥14.4¥45.0 -
图解资本论
¥12.2¥46.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6¥3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1.9¥55.0 -
资本论
¥27.5¥59.8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9.9¥30.0 -
财富从哪来
¥23.4¥65.0 -
博弈论
¥25.9¥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5¥35.0 -
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
¥12.6¥35.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20.0¥49.8 -
英国的经济组织
¥16.9¥18.0 -
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
¥10.6¥23.0 -
盐铁论
¥2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