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文化名著译丛: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
读者评分
5分

数学文化名著译丛: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

1星价 ¥21.0 (7.0折)
2星价¥21.0 定价¥30.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906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67590670 ; 978-7-5675-9067-0

本书特色

《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站在文化人类学的立场,描述了数学的性质以及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数学是一般文化的子文化,它的现状和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把文化系统的各个成分当成一种向量,这在文化人类学当中是一种创新, 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分析和理解支配数学学科发展的力量。在关于数学的人类学方面,怀尔德一共写了两部著作,*部著作是《数学概念的演变》,本书是第二部。《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是对《数学概念的演变》所涉及内容的进一步精致处理,作者明确提出数学是一个文化体系,他充分借助数学史研究的已有成果,同时又运用文化学的视角和方法审视一些重要的数学历史现象, 获得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结论。把数学视为一个文化体系,不仅有助于理解现代人文数学哲学观,而且能较好地解释至今为止哲学或心理学无法解释的数学历史现象。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由八个章节组成,讨论的主题支持数学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的概念。**章论述了文化和文化体系的本质,第二章提供了在数学演化过程中可观察到的文化模式的实例。第三章把历史事件作为一个实验室,用来说明在文化变革中起作用的模式和力量。第四章论述了遗传的力量。第五章讨论了结合作为一种力量和进程。第六章论述了数学进化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第七章论述了数学进化的规律。第八章论述21世纪数学的意义和前景。

目录

**章 文化与文化体系的性质 1.文化产物的演变 2.文化的构成 3.文化是交流体系中各成分的集合 4.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 5.文化和概念的演变 第二章 数学的演变中可观察到的文化模式的实例 1.多重发明 2.“天才的聚集” 3.“超前”现象 4.数学的文化滞后 5.思维方式、数学实在与数学存在 6.数学概念不断抽象化 7.新概念产生的必然性 8.数学中的选择 9.悖论和矛盾的作用 10.数学严密的相对性 11.数学学科的发展模式 12.一个问题 第三章 历史的插曲:一个研究文化变迁的实验室 1.伟大的渗透(diffusions) 2.符号成就 3.环境张力 4.多复发明的起因:规则的例外 5.伟大的结合 6.抽象的飞跃 7.伟大的概括 第四章 一种理论或一门学科的潜能:遗传张力 1.遗传张力(hereditary stress) 2.遗传张力的组成 3.结论 第五章 结合:力量与过程 **部分 一般理论 Ⅰd.作为社会或文化现象的结合 Ⅰb.渗透的作用 第二部分 数学中的结合过程 Ⅱa.例子 Ⅱb.结合过程中的文化滞后与文化抵抗 Ⅱc.分析 第三部分 总结性结论 第六章 意外的个例:数学演变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1.总论 2.笛沙格研究的历史背景 2a.笛沙格与17世纪的射影几何 3.为什么17世纪的射影几何没有发展成一门学科 3a.17世纪的数学环境 3b.17世纪射影几何自身的性质 4.可能生存的途径 5.19世纪射影几何的成功 6.“超前现象”的一般特征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怀尔德(R.L. Wilder,1896—1982),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当代著名数学家,研究领域为拓扑学,对流形拓扑学、拓扑不变量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1955—1956年担任美国数学会(AMS)主席,1965—1966年担任美国数学学会(MAA)主席,1973年被美国数学协会授予杰出数学服务奖章。后来怀尔德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接纳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会员。他把人类学应用到数学领域,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观点。在关于数学的人类学方面,怀尔德一共写了两部著作:《数学概念的演变》、《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迄今为止,其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的数学文化专著。译者谢明初,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系副主任、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担任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审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初等数学学会数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数学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致力于数学教育哲学、认知与数学教育等领域的探讨与研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