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印证心灵.传承不朽:现代文学的诗.史.哲学品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

印证心灵.传承不朽:现代文学的诗.史.哲学品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

1星价 ¥33.6 (5.8折)
2星价¥33.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89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2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010198972 ; 978-7-01-019897-2

本书特色

本书借鉴人文学科前沿理论资源,主要从文、史、哲等多维视野,探索与阐发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文学史观建构、文学史现象缘起与生成、作家精神与艺术世界构造、文本创造机制的奥秘等重要学术命题。主要内容如下: (1)以准确、明晰、凝练的笔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诗、史、哲学品质,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中寻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支点。(2)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识,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史重要现象的内在生成机制与复杂展现,发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生长点。(3)以点与面的融会贯通,反思既有文学史写作与编撰的利弊得失;探究文学史写作和编撰何以实现自身的学术经典化;重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固有知识谱系、价值理念与意义系统,立足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与编撰,探究中国文学一体化和内生型学术研究范式;重新追索并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深层价值内涵与人文诉求。(4)探索现代中国经典作家的自我完型与创造源的生成,发掘“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的东西。(5)在现代经典作品的“诗与真”中,发掘历史本事、价值取向与艺术虚构等维度的氤氲互生,在历史、文本、观念的多维视野中提炼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品的创造内涵、复杂底蕴与经典品质。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人文学科前沿理论资源,主要从文、史、哲等多维视野,探索与阐发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文学史观建构、文学史现象缘起与生成、作家精神与艺术世界构造、文本创造机制的奥秘等重要学术命题。主要内容如下: (1)以准确、明晰、凝练的笔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诗、史、哲学品质,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中寻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支点。(2)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识,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史重要现象的内在生成机制与复杂展现,发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生长点。(3)以点与面的融会贯通,反思既有文学史写作与编撰的利弊得失;探究文学史写作和编撰何以实现自身的学术经典化;重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固有知识谱系、价值理念与意义系统,立足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与编撰,探究中国文学一体化和内生型学术研究范式;重新追索并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深层价值内涵与人文诉求。(4)探索现代中国经典作家的自我完型与创造源的生成,发掘“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的东西。(5)在现代经典作品的“诗与真”中,发掘历史本事、价值取向与艺术虚构等维度的氤氲互生,在历史、文本、观念的多维视野中提炼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品的创造内涵、复杂底蕴与经典品质。

目录

前言 上篇 在观念世界探索奇点 **章 文学史的限度、挑战与理想 一、文学史,及其不满 二、写什么,怎么写 三、“重写文学史”的二次革命 四、印证心灵,传承不朽 第二章 民国文学史:新的研究范式在崛起 一、既有研究范式创新乏力 二、历史观的改造与文学观的整合 三、中国文学一体化与内生型研究范式 第三章 中西“会通”机制与现代文学的“半殖民性” 一、从常识中来,到历史深处去 二、民族自卑感、历史悲情叙事与文化矛盾心理 三、在“会通”视野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可能 第四章 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一、从“初始经验”到“实质部分” 二、五四:反对专制的、异化的“父亲” 三、“天性的爱”:鲁迅的独特眼光 四、情感与理智:现代文学家们的敬与畏、爱与恨 第五章 捕捉诗性地理的光与影 一、区域文学理论建构的可能与限度 二、理论与实践:在文化的单元中探寻、在比较的平台上发掘 三、常与变:一切坚固的东西终将烟消云散 第六章 理性越位与中国左翼文学的观念建构 一、文艺的自律性与意识形态的总体性 二、实用主义姿态与“乌托邦”想象 三、理性的僭妄与期待 四、战胜精神专制的,正是精神的革命 中篇 在作家领地寻找奇迹 第七章 从虚妄返归真实:鲁迅生命尽处的“梦与怒” 一、再谈鲁迅的“转变” 二、“懂世故而不世故” 三、“一生不曾屈服,临死还要战斗” 四、“在梦与怒之间是他文字*美满的境界” 第八章 诗与真:20世纪40年代的郭沫若及其抗战历史剧 一、“愤怒出诗人”:政治遇挫与艺术移情 二、“政治檄文中的一个高峰”:审美对黑暗政治的抗议 三、“把人当作人”:人文颂诗与乌托邦想象 第九章 创伤体验与茅盾早期小说 一、“矛盾”起源于童年 二、政治创伤与文学想象力的解放 三、创伤疗救与理性复苏 四、理性律令与审美想象的吊诡 五、观念枷锁与创造力的衰退 第十章 寻找真正的萧红:创伤·幻想·诗性智慧 一、萧红研究的难题与不确定性 二、创伤与退行 三、“只有不确定和未知的世界里才有天才的位置” 第十一章 文学史·杨逵形象·述史肌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贾振勇(1970—),男,山东滨州人,本硕博均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伤体验与中国现代作家独创性关系研究”等8项科研课题。主持并主讲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郭沫若的与》。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海内外知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郭沫若的*后29年》、《诗与史的共鸣》等专著11部。 入选山东省第四批“齐鲁文化英才”,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国际郭沫若研究会优秀青年论文奖、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共计1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