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66263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1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100166263 ; 978-7-100-16626-3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格言体片段总集,由二百多条片段组成。但是作者自己交代,这里边有着严密的逻辑和思想追求。作者看到,完整性的确是指导人类生活的教条,但是未完结性、无序、混沌、无法被理性预先设定的目标、充满着矛盾的思维等等,要比那些伟大的体系更加贴近我们的心灵。理智地理解世界的确是人们的诉求,但这不等于是说我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荒谬。无论你怎样规范人类的理性,理性总归会以这样活那样的借口,偷偷钻到一个“保护伞”之下。也就是说,理性的生活有着一个非理性的依托与根基。“你毕竟是一块坚实的土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格言体片段总集,由二百多条片段组成。但是作者自己交代,这里边有着严密的逻辑和思想追求。作者看到,完整性的确是指导人类生活的教条,但是未完结性、无序、混沌、无法被理性预先设定的目标、充满着矛盾的思维等等,要比那些伟大的体系更加贴近我们的心灵。理智地理解世界的确是人们的诉求,但这不等于是说我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荒谬。无论你怎样规范人类的理性,理性总归会以这样活那样的借口,偷偷钻到一个“保护伞”之下。也就是说,理性的生活有着一个非理性的依托与根基。“你毕竟是一块坚实的土地。”

作者简介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1866-1938),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著名的存在主义宗教哲学家,其毕生的学术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西方哲学理性传统,致力于重新开启和彰显非理性的信仰传统与启示传统。在舍斯托夫看来,理性传统完全误解了人的生存的基本性质,把人引导到了追问自然必然性的道路上,因而背弃了人的自由,背弃了人凭借信仰而展开的生存活动。十月革命后,舍斯托夫流亡巴黎,并于1938年在那里去世。 译者简介:张冰,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莫斯科大学,长期从事俄国文论研究,曾翻译大批俄国文论尤其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