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270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02页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300270555 ; 978-7-300-27055-5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和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新闻精神论为内在红线,建构了比较完整的新闻理论体系。教材写作上,注重普遍与特殊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协调。
第四版在保持前三版基本结构、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补充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新内容,更新了一些必读与选读文献,增加了导读论文目录,并对整部教材的叙述文字做了进一步规范订正。
第四版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进入智能媒介时代,人类新闻活动在生产、传播、收受、管理等方面进入前所未有的新状态,新闻学研究必须从传统时代重点关注职业新闻活动转向同时关注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并将二者统一起来作为新闻学特别是新闻理论的整体对象展开研究。新版尽可能体现*的实际变化与知识更新。其二,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新的整体发展情况,重点修订、充实了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和第七章“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的内容,加入“新闻真实的新表现”“对话、透明观念与方法”“人民中心原则”“舆论指导原则”等内容,几乎重写了第八章第四节“新闻业的发展运行特征”的内容,以反映我国新闻舆论领域的时代特点与*变化。其三,依据*研究成果,对第九章“新闻规律”的结构与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近乎进行了重写。本书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和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新闻精神论为内在红线,建构了比较完整的新闻理论体系。教材写作上,注重普遍与特殊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协调。
第四版在保持前三版基本结构、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补充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新内容,更新了一些必读与选读文献,增加了导读论文目录,并对整部教材的叙述文字做了进一步规范订正。
第四版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进入智能媒介时代,人类新闻活动在生产、传播、收受、管理等方面进入前所未有的新状态,新闻学研究必须从传统时代重点关注职业新闻活动转向同时关注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并将二者统一起来作为新闻学特别是新闻理论的整体对象展开研究。新版尽可能体现*的实际变化与知识更新。其二,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新的整体发展情况,重点修订、充实了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和第七章“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的内容,加入“新闻真实的新表现”“对话、透明观念与方法”“人民中心原则”“舆论指导原则”等内容,几乎重写了第八章第四节“新闻业的发展运行特征”的内容,以反映我国新闻舆论领域的时代特点与*变化。其三,依据*研究成果,对第九章“新闻规律”的结构与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近乎进行了重写。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研究者、爱好者的参考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和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新闻精神论为内在红线,建构了比较完整的新闻理论体系。教材写作上,注重普遍与特殊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协调。 第四版在保持前三版基本结构、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补充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新内容,更新了一些必读与选读文献,增加了导读论文目录,并对整部教材的叙述文字做了进一步规范订正。 第四版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进入智能媒介时代,人类新闻活动在生产、传播、收受、管理等方面进入前所未有的新状态,新闻学研究必须从传统时代重点关注职业新闻活动转向同时关注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并将二者统一起来作为新闻学特别是新闻理论的整体对象展开研究。新版尽可能体现*新的实际变化与知识更新。其二,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新的整体发展情况,重点修订、充实了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和第七章“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的内容,加入“新闻真实的新表现”“对话、透明观念与方法”“人民中心原则”“舆论指导原则”等内容,几乎重写了第八章第四节“新闻业的发展运行特征”的内容,以反映我国新闻舆论领域的时代特点与*新变化。其三,依据*新研究成果,对第九章“新闻规律”的结构与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近乎进行了重写。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研究者、爱好者的参考著作。
目录
**节 新闻学科的性质与基本结构
第二节 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目的
第三节 新闻理论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章 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
**节 新闻活动的产生
第二节 新闻活动的本质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 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节 新闻传播的类型与要素构成
第二节 新闻传收的环节构成
第三节 新闻传收的基本矛盾构成
第四节 新闻传收模式的构成
第三章 新闻活动者
**节 新闻活动者的一般构成及总体关系
第二节 新闻传播者
第三节 新闻收受者
第四节 新闻传收主体间的关系
第五节 新闻源主体、控制主体与影响主体
第四章 新闻传收内容
**节 新闻的形态
第二节 新闻的界定
第三节 新闻的功能
第五章 新闻选择标准
**节 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
第二节 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范性标准
第三节 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其他标准
第四节 收受者选择新闻的标准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价值原则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方法原则
第七章 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
**节 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原则
第八章 新闻传媒
**节 新闻传媒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新闻业的本质与特性
第三节 新闻体制
第四节 新闻业的发展运行特征
第五节 新闻业的功能
第九章 新闻规律
**节 新闻规律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新闻规律的生成与构成
第三节 新闻规律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新闻规律的作用方式与机制
第十章 新闻自由
**节 新闻自由的实质与内容
第二节 新闻自由的来源与发展
第三节 新闻自由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新闻自由的实现
第十一章 新闻道德
**节 新闻道德的含义、结构与意义
第二节 新闻道德规范
第三节 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品质
第四节 新闻道德评价
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环境
**节 新闻传播的内外环境
第二节 新闻传播环境的特征
第三节 内外环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
**节 新闻与政治
第二节 新闻与经济
第三节 新闻与文化
第四节 新闻与技术
第十四章 新闻符号世界
**节 事实世界与符号世界
第二节 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
第三节 新闻符号世界与新闻事实世界的关系
选读书目
15篇导读论文目录
经常应读刊物
作者简介
杨保军,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A岗);《国际新闻界》副主编;马克思主义理 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次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主要学术著作有“新闻十论”,其中“九论”《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真实论》《新闻活动论》《新闻精神论》《新闻本体论》《新闻道德论》《新闻观念论》《新闻主体论》已经出版。另出版本科教材《新闻理论教程》(2004、2009、2014)、研究生教材《新闻理论研究引论》(2009)。中国知网收入论文200多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获得者,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0.2¥48.0 -
财务大数据分析——基于PYTHON(第二版)
¥39.2¥49.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7.5¥25.0 -
2012年版英语(二)自学教程含大纲(00015)
¥29.9¥46.0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微观+宏观(赠导读手册)
¥168.3¥198.0 -
高频电子线路
¥27.7¥39.0 -
中医基础理论
¥50.7¥59.0 -
胶黏剂与粘接技术基础(第二版)
¥73.5¥98.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
¥7.4¥23.0 -
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工程电磁场基础及应用(第2版)/刘淑琴
¥33.4¥39.8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4.8¥45.0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Proteus和Keil C-(第4版)
¥20.7¥45.0 -
断代(八品)
¥15.5¥42.0 -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
¥73.5¥98.0 -
伽罗瓦理论
¥32.4¥39.0 -
深度学习与网络威胁智能检测
¥31.1¥42.0 -
批判性思维与科研
¥50.2¥59.0 -
试验设计 PLANNING OF EXPERIMENTS
¥36.8¥49.0 -
基础数学讲义:走向真正的数学
¥72.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