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下降背景下婚姻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

包邮双重下降背景下婚姻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

¥64.1 (7.2折) ?
1星价 ¥64.1
2星价¥64.1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0713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21807134 ; 978-7-5218-0713-4

本书特色

基于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劳动参与、工资和就业稳定性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婚姻对我国女性就业的影响,发现已婚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存在负向影响,并且对城镇女性的负向影响大于对农村女性的负向影响。婚姻状态对不同出生队列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婚姻溢价在初婚女性和再婚女性中都存在,从出生队列看,婚姻溢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选择性假说和雇主偏好假说揭示了婚姻给女性工资带来的正向影响。就教育匹配而言,向上匹配对女性工资存在正向影响,向下匹配对女性工资存在负向影响。梯度相同时,起点越高,收益越大,中等教育程度女性向上匹配一个梯度的收益显著高于初等教育程度的女性向上匹配一个梯度的收益。高度足够高时,梯度的影响不再显著。对于高等教育程度女性,向下匹配几个梯度对其工资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职业匹配与女性工资的关系是向上匹配对女性工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向下匹配对女性工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婚姻状态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内容简介

基于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劳动参与、工资和就业稳定性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婚姻对我国女性就业的影响,发现已婚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存在负向影响,并且对城镇女性的负向影响大于对农村女性的负向影响。婚姻状态对不同出生队列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婚姻溢价在初婚女性和再婚女性中都存在,从出生队列看,婚姻溢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选择性假说和雇主偏好假说揭示了婚姻给女性工资带来的正向影响。就教育匹配而言,向上匹配对女性工资存在正向影响,向下匹配对女性工资存在负向影响。梯度相同时,起点越高,收益越大,中等教育程度女性向上匹配一个梯度的收益显著高于初等教育程度的女性向上匹配一个梯度的收益。高度足够高时,梯度的影响不再显著。对于高等教育程度女性,向下匹配几个梯度对其工资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职业匹配与女性工资的关系是向上匹配对女性工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向下匹配对女性工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婚姻状态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点、难点及局限

第二章 婚姻与就业的研究回顾
□□节 婚姻与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节 婚姻与就业关系的经验研究成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的婚姻与就业现状
□□节 □□现实背景
第二节 中国的典型事实

第四章 婚姻状态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节 初婚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第二节 再婚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离婚和丧偶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婚姻匹配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节 教育匹配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第二节 户籍匹配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背景匹配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婚姻状态对女性工资的影响
□□节 结婚对女性工资的影响
第二节 婚姻状态对女性工资影响的扩展性分析

第七章 婚姻匹配对女性工资的影响
□□节 教育匹配对女性工资的影响
第二节 职业匹配对女性工资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婚姻状态对女性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节 婚姻状态对工作转换次数的影响
第二节 婚姻状态对职业中断的影响
第三节 婚姻状态对工作任期的影响
第四节 婚姻状态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婚姻匹配对女性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节 教育匹配对女性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节 职业匹配对女性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节 户籍匹配对女性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展望
□□节 主要结论
第三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原始分类下的婚姻匹配情况
附录B:本书中出现的数据库全称
附录C:婚姻对女性劳动参与影响的边际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洁,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目前为湖北经济学院讲师。近5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一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婚姻、教育与就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