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
- ISBN:97875201337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20133760 ; 978-7-5201-3376-0
本书特色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书是以牛河梁遗址考古发现为研究对象进行史前社会分析的专著。研究除了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等传统的考古学方法之外,还借鉴了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遗物特征的变化、遗迹的形成和使用过程、遗迹所反映的社会群体的关系及变化、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工的形成和特征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组织、权力来源、社会形态和构成原则等问题。分析显示,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层和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多个小型的社会群体有效整合在同一社会组织中。通过宗教或特殊礼仪行为所形成的统一的意识形态是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来源和社会秩序建立的依据。
内容简介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书是以牛河梁遗址考古发现为研究对象进行史前社会分析的专著。研究除了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等传统的考古学方法之外,还借鉴了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遗物特征的变化、遗迹的形成和使用过程、遗迹所反映的社会群体的关系及变化、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工的形成和特征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组织、权力来源、社会形态和构成原则等问题。分析显示,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层和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多个小型的社会群体有效整合在同一社会组织中。通过宗教或特殊礼仪行为所形成的统一的意识形态是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来源和社会秩序建立的依据。
目录
绪论001
**章 牛河梁遗址的分期与年代028
**节 出土遗物的类型学分析028
第二节 各遗迹地点的相对年代057
第三节 牛河梁遗址年代的初步判断078
小结081
第二章 遗迹的形成和使用过程084
**节 积石冢的建造和使用过程085
第二节 积石冢的特征及分布124
小结137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特征与演变141
**节 第二期的社会分化143
第二节 第四期的人群内部分化147
第三节 第四期的社会群体关系173
第四节 社会分化的加剧与社会凝聚力的增强186
小结209
第四章 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211
**节 玉器生产的专业化213
第二节 陶器生产的专业化236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与复杂社会的形成266
小结273
第五章 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275
**节 牛河梁遗址社会的特征275
第二节 其他遗址所显示的社会特征294
第三节 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325
小结334
第六章 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336
**节 社会公共设施与礼仪活动338
第二节 特殊物品的生产与再分配351
第三节 红山文化晚期的“神权”社会356
小结365
结语367
参考文献378
附表389
附图394
索引395
后记398
作者简介
郭明,1978年生。2000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与研究。发表《崧泽墓地分区研究》《试析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大南沟遗址的社会结构和相关问题探讨》《浅析红山文化玉器的修复与再利用》等学术论文20余篇。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