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6850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300268507 ; 978-7-300-26850-7

本书特色

《汉书?艺文志》有言:“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农家以许行为代表,宣扬重农思想,参与百家争鸣。后来经过稷下学派和吕氏门客两个发展阶段,农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农学和农学家中得以复活和延续。重农思想、民本主义、农业管理和生态农学是中国古代农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考察农家的流变沿革、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本书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生态农业模式的贡献和价值,尤其是从天时、地利、人力和御旱济时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农家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历史上农家思想的原貌,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农家的窗口。农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深刻的历史借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的历史资源,有助于我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当然,从“农家”到“农学家”的叙述存在着“观念冒险”,有待时间的检验。

内容简介

《汉书•艺文志》有言:“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农家以许行为代表,宣扬重农思想,参与百家争鸣。后来经过稷下学派和吕氏门客两个发展阶段,农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农学和农学家中得以复活和延续。重农思想、民本主义、农业管理和生态农学是中国古代农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考察农家的流变沿革、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本书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生态农业模式的贡献和价值,尤其是从天时、地利、人力和御旱济时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农家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历目前农家思想的原貌,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农家的窗口。农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深刻的历史借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的历史资源,有助于我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当然,从“农家”到“农学家”的叙述存在着“观念冒险”,有待时间的检验。

目录

目 录

**章?以农立国——中国农家的历史定位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都江堰的建成002
二、井田制的瓦解和商鞅变法的成功007
三、诸子争言农事和重农思想的确立010
四、中国农家的出现及其历史命运020
第二章?神农学派——中国农家的理论内涵
一、重农传统和农业管理033
二、君臣并耕和民本主义039
三、“农本商末”和重农意识047
四、农业技术和生态农学051
第三章?农本商末——中国农家的重农思想
一、“农本商末”的根据和理由062
二、重农的措施和办法072
三、抑商的实施和重商学派的抗争083
四、“农本商末”的社会历史影响089
第四章?顺天之时——中国农家的季节意识
一、“顺天之时”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098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顺天之时”113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顺天之时”123
四、“顺天之时”的价值和意义136
第五章?因地之宜——中国农家的土地意识
一、“因地之宜”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144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因地之宜”156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因地之宜”174
四、“因地之宜”的价值和意义185

第六章?存乎其人——中国农家的主体意识
一、“存乎其人”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192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存乎其人”200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存乎其人”209
四、“存乎其人”的价值和意义228
第七章?御旱济时——中国农家的灾害意识
一、“御旱济时”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234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御旱济时”242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御旱济时”252
四、“御旱济时”的价值和意义265

参考文献?/?268
展开全部

节选

导 言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农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农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思想流派。它以重农思想为理论核心,参与了百家争鸣。许行为其主要代表。他主张“平等劳动说”等进步观念,遭到了孟子等显学人物的反对。在以稷下学派学者和吕氏门客两种面貌示人后,农家人士在社会上又以农学家的面貌示人。重农思想、民本主义、农业管理和生态农学是农家思想的四个基本构成要件。农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深刻的历史借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的历史资源,有助于我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首先,农家要求人们将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将发展农业摆在首要的位置。这就是中国农家的重农思想的基本含义。由此,“农本商末”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国策和重要的价值取向。即使在后工业社会已经来临的今天,中国也必须将发展农业生产摆在首要位置。这一思想还远涉重洋,对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农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农学派的鼻祖魁奈专门撰写了一部名为《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的著作,表达了他对中国重农思想的向往和崇敬。其次,农家要求统治者尊重劳动人民(主要是农民)的物质利益,要顺应民心、爱民、尽民力,运用生态农学的办法来调动民力。这就是中国农家的民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含义。由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贵君轻”成为一种至少是口头上为大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民本主义思想对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农学派也有重大影响。在由魁奈指导撰写的《农业哲学》一书中,赫然印有中国皇帝“耕帝籍田”的形象。皇帝亲自耕种的主旨也就是要体验农民耕稼的艰辛,而“耕帝籍田”是农家的重要主张。再次,农家要求将农业管理作为传统国家行政体制下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求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要抓农业生产,要运用生态学方法来管理农业。这就是中国农家的农业管理思想的基本含义。因此,农业管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充当着农业管理者的角色。*后,农家要求在农业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注重利用事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关联来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农家生态农学思想的基本含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农业模式。这种有机农业已具备了现代生态农业的雏形。许多西方有识之士看到了其生态和科技价值。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就是从一篇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的论文开始的。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对中国古代农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撰写出了《中国古农书考》这样一部专门的农学史专著。1909年春,美国学者富兰克林·H. 金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和出版了《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对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崇备至。今天,研究中国农家的产生、流变、思想和价值,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因此,我们要以中国农家思想为历史资源,为人类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尤其是生态文化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向传统农耕文明和传统乡土文明回归。

作者简介

张云飞,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伦理学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